七俠情緣

第1章 回憶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第八個俠客 本章︰第1章 回憶

    張畢德將幾日後辦喜事的事情告訴了雪黎,雪黎心中大喜,見其襦裙輕旋,若流雲拂檻;環佩微鳴,似清泉漱石。素手縴縴,忽而撫鬢,如春鶯啄羽,忽而揚袖,若驚鴻掠波。

    她雙頰暈霞,眸含秋水。唇角初綻,似櫻蕊承露;眉梢輕揚,如柳葉舒煙。足尖點地,繡履踏碎滿庭花影;縴腰回雪,羅帶驚起數點流螢。忽而旋身疾轉,俄而緩步徐行,裙裾搖曳似雲錦初開。

    她笑靨如花綻,聲若環佩鳴。忽聞隔牆簫鼓,竟自停舞凝睇,俄頃復展歡顏,更添三分爛漫。但見其繞庭三匝,滿院落紅皆隨裙裾而舞;素手輕揚,拂檻數回,幾枝新桃盡向笑靨而開。

    張畢德在遠處看著雪黎,這女子猶如仙女一般,心中歡喜,若春泉遇暖而潺潺;意馬難羈,似歸鴻逢晴而振翮。他心中暗想,若是我爹早給我尋得這種女子,我豈有不娶之理?只可惜雪黎是我爹在外擄來的小妾,他雖為老不尊,但若我把他的妾私自放走不說,還將她娶為自己的妻,實乃大不孝。

    但張畢德又想“我爹私搶民女,此乃有違天理倫常之事,本為不該,況且我與雪黎相識在前,情愫暗生,娶她有何不可?若我事先稟告父親,他必大發雷霆,我娶此美人亦不過是痴心妄想罷了。但若我先斬後奏,與之成就好事,生米煮成熟飯,縱然我爹盛怒,亦無可奈何,終只能作罷,遂我心願。”

    張畢德將遠處的雪黎叫了過來,對她說“黎兒,你久居深山,清幽自守,不食人間煙火,故于嫁人之禮,你恐未盡知。待大婚之日,新娘當以紅巾蒙首,自尋思堂而出,緩步至葵花閣,拜見我父。行那跪拜大禮之時,須恭謹肅穆,禮畢直至入洞房,其間你萬不可擅自取下頭巾,亦不得發出絲縷聲響。此乃婚儀之重,若稍有違逆,實乃大不孝之舉,你可明白嗎?”

    雪黎眸光靈動,似懂非懂,然仍輕輕頷首。

    張畢德見她的模樣,知其未全然領會,遂又將前番言語一字一句,細細復述了一遍。他又命人喚來莊中丫鬟。丫鬟們聞召而至,斂衽而立。

    畢德吩咐道“大婚之日,你們為雪黎姑娘梳妝打扮,那蓋頭的紅巾,需要選上好厚實的布料,勿要節省,此事萬不可告訴別人。”

    丫鬟們听後皆肅然應諾。

    此時,天色陰翳,雲幕低垂。楚尋被張畢德逐出,她神色黯然,手挎一個木盒,悄然而往莊西憶思堂行去。

    楚尋面若蒙塵,眸無華彩,唇缺嫣紅,故一路行來,躡手躡腳,斂聲屏氣,唯恐被人窺見他的丑態。

    行至半途,忽見遠處一群丫鬟,她們嘰嘰喳喳,相攜而來。楚尋大驚,恐遭其譏笑,忙閃身藏在暗處。

    一個丫鬟道“真是奇怪,少莊主素日眼高于頂,竟然鐘情于那丑女,欲娶其為妻。莊中佳麗他皆視若無睹,原來是有此性癖。”

    又有一個丫鬟接道“張莊主自外擒來諸多丑女,我以為世間無美女,莊主無奈為之。今方知,原是丑女不合少莊主的胃口。思來想去,日後我當扮丑,或有一日,少莊主見我的丑態,心生憐愛,納我為妾,不比在此終日勞作強得多嗎?”

    楚尋藏于暗處,聞此二言,心內波瀾頓起,暗道,少莊主平日對我疏遠冷漠,動輒呵斥,然暗中竟為我提親,欲立我為正室,初時我以為他只是說笑,今日才知道他並未唬我。平日里他以《葵花寶典》之事相搪塞,又將我逐出尋思堂,難道是羞于見我麼?沒想到少莊主如此痴情。想我貌丑,竟得其傾心,實乃意外之喜。

    說著楚尋從暗處走了出來,她滿面羞紅,大步走向憶思堂,不再懼怕別人看到她了。

    到了木屋的地牢中,張蘭德正于室中閑坐,忽聞密室上的甲板開啟,便大吼了起來“老子餓了,怎麼現在才送飯來?”

    楚尋悄聲道“前輩,是我。”

    張蘭德道“我當是誰,原是你這小丫頭!你不乖乖待在張畢德身旁,來我處作甚?莫不是……又想偷我的秘籍嗎?我早已告訴過你,葵花秘籍我僅得第一重,我所會的張全德皆會,他所不知的,我亦不知曉。”

    張蘭德見楚尋把木盒放到自己的身前,剎那間,一股馥郁清香撲鼻而來,直沁心脾。他忙以雙手將額前鬢發捋至兩側,鼻翼翕動,拼命嗅之,口中連聲贊道“好好香!”

    楚尋見狀,嫣然一笑,道“前番張伯曾說不喜粗食,想必此處丫鬟侍奉不周,慢待了您。我見尋思堂藏有上好的女兒紅,便取來些許,以供張伯品酌。又自廚房尋得些牛肉,可做下酒小菜。”

    張蘭德道“你這小丫頭雖貌寢無鹽,然心思靈巧,頗有智謀。不過你對我這般殷勤周至,莫不是心懷叵測,想騙取秘籍嗎?此酒菜之中,定是你暗中下毒,待我飲之食之,便任你擺布了。”

    楚尋神色自若,自木盒中取出兩個酒盅,縴手輕抬,分別斟滿佳釀。張蘭德見狀,目光一閃,陡然伸手,將楚尋面前的酒盅一把奪過,說道“我怕你在杯中下毒,而非酒中,那此杯便由我代飲吧。”說著,他一仰脖,將酒喝盡,酒液入喉,神色間竟無絲毫異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楚尋不慌亂,盈盈一笑,將另一杯酒端起,亦一飲而盡,拭了拭唇角酒漬,道“前輩,您總說無葵花秘籍,然適才卻又怕我騙您的秘籍,您這前後言語,實令晚輩困惑,您究竟有無此秘籍呀?”

    張蘭德不答,伸手抓起一塊牛肉放入嘴中。跟著,他將手中酒杯放下,便抄起一旁的酒壺,仰頭深飲起來,酒水順著嘴角流淌,浸濕了衣襟。而後,他抹了抹嘴,粗聲道“宮莊上下尋覓葵花秘籍數十載皆無所獲,我這里又豈會有?依我看,你莫要在我這里浪費時間,還是速速離去為妙。”

    楚尋神色肅然,說道“前輩之言,我自是深信不疑。前輩德高望重,豈會欺騙我這無名小輩呢?我今日方知,那張畢德口是心非,他命我向您索要秘籍,未必為真。況且,習此等功夫,需自殘身軀,我又豈能嫁給一個閹人?我夫君還是莫要修煉此功為好。”

    張蘭德道“未曾料到你這丫頭竟頗曉事理。若張家後輩皆如你這般,今之宮莊何至于淪為妖人作亂之地?我與你既是有緣,不如我授你功夫,你拜我為師,權當是謝這頓飯恩。”

    楚尋淺笑道“我請張伯用飯,只因張伯是我的長輩,我敬重您,豈敢向您索取好處呢?張伯的功夫冠絕天下,世人皆想學來,晚輩不過一介凡俗,何德何能敢向您請教?”

    張蘭德仰天大笑,道“我看你莫不是怕我教你《葵花寶典》?真是個傻丫頭!此功只適合男子修習,女子若妄圖修練,輕則口干舌燥,周身羸弱,形銷骨立;重則寒氣侵體,血液凝滯,終成一座冰雕。”

    張蘭德神色一黯,長嘆一聲,續道“張家歷代緣何定要生男丁,只因女子無法修習此功,亦無緣繼承宮莊莊主之位。這《葵花寶典》實乃一門邪功,害得張家三代賣妻賣女。那張全德就是個偽君子,立著夫人的牌位,裝作情深義重,實則視女子如草芥,一文不值!”

    楚尋靜立一旁,心內暗道“若我果真嫁與那張畢德,然未能為其誕下兒子,怕是他會和他爹一樣,將我視作貨物賣掉。”思及此,楚尋只覺一股寒意自腳底直沖天靈,全身瑟瑟發顫。

    張蘭德又問道“我見你劍術精妙,身法靈動飄忽,變幻莫測,不知姑娘師承何門何派,竟習得如此高深的武藝?”

    楚尋黛眉微蹙,沉思良久,方緩緩說道“張伯莫要見笑,前幾日,我于睡夢中驀然驚醒,竟被那張莊主擒來,身處此地,行那傳女之事,為張畢德延續香火。至于身世,我竟如霧里看花,全然記不得了,甚至連我本名是什麼也不知道,唯獨記得我姓楚。後來張畢德將我接至尋思堂,才賜我一名。”

    張蘭德大吃一驚,他立刻攥住楚尋的手腕,嚇得她大叫起來。

    只見楚尋滿臉痛楚,失聲叫道“張張伯,您這是做什麼?”

    過了片晌,張蘭德道“你脈象平穩,並非得病之人,難道你是天選之人?”

    听見這話,楚尋捂著頭,似乎回憶起片刻往事,她呻吟不斷,痛哭起來。

    張蘭德忽地從地上站了起來,急切問道“果然是天選之人!快告訴我寶典藏于何處?”

    楚尋嚇得臉色大變,她趕忙以手扶著側鬢,柳眉緊蹙,輕咬下唇,神色淒惻,泣道“張伯,我尚未向您索要寶典,您緣何反來問我呢?”

    她惶恐之至,淚珠將落未落。

    張蘭德見她如此模樣,非但不為所動,反而癲笑。良久之後,他雙手負于身後,立在一旁道“真是上天眷顧我也!我于地宮之中蟄伏二十載,歲月如梭,寒來暑往。本以為此生無望,竟于今日得見天選之人。相傳天選之人臨世,必攜《葵花寶典》。那張全德一生汲汲營營,費盡心機,苦苦尋覓寶典下落,皆無所獲。而今日,我大門不出,寶典竟然戳手可得,真是造化弄人。”

    楚尋如墜五里霧中,茫然無措。那話語壓得她思緒混亂,只覺腦中似有萬千蟲蟻啃噬,疼痛如潮水般一波波襲來,愈演愈烈。未幾,她眼前一黑,身軀軟軟倒下,就此昏厥過去了。

    不知過了幾多時辰,楚尋于昏睡中悠悠轉醒,發現自己正倚靠在石壁上,她心中一凜,雙手不自覺地緊緊捂住胸口。

    不遠處,張蘭德靜靜端坐在地上,神色平靜。他見楚尋這般舉動,說道“雖然老夫心念《葵花寶典》,然尚不至于卑劣齷齪到去搜女娃的身子。你這娃子心倒是純,與宮莊那些道貌岸然、心懷鬼胎之徒截然不同。既然你與老夫曾共享美酒佳肴,老夫便視你為朋友。若你不願交出秘籍,老夫絕不勉強你。”

    楚尋面色蒼白,仿若歷經了一場苦劫,她雙腿綿軟無力,行至張蘭德身前,盈盈下拜,問道“張伯,為何我時常疼痛難忍,似有萬千針刺一般?您適才所言‘天選之人’究竟是什麼?”

    張蘭德撫髯徐言“當年張澄祖師誅殺童貫老賊,葵花寶典被撕的粉碎,又不知從哪里卷來一陣狂風,竟然把童貫連同寶典部分殘頁一起帶入虛空,消失的無影無蹤。祖師心切神功,踏遍嵯峨,遍訪異士,終至五台靈境,求告智凡禪師。智凡禪師佛法通玄,能觀天象,善測陰陽,實為世外高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禪師慧眼獨具,洞悉張澄心術不正,若得寶典,必為禍蒼生。故張澄百般懇求,禪師皆緘口如瓶,未露半點玄機。

    張澄見哀告無果,竟生狂悖之心,遽起殺戮,廟中僧眾數十,盡遭他的毒手,就連當日山上的香客,亦難逃厄運。剎時之間,五台山上血染蒼苔,尸積如丘,哀鴻遍野。

    禪師目睹此景,慈悲之心大慟,為護眾生免遭屠戮,不得已吐露‘天選之人’的秘密。‘手持葵花,奈何橋下,懷藏寶典,陰陽互噬。’此語玄妙,張澄一時難解其意,復又叩問。禪師道出,童貫機緣巧合之下,執寶典殘卷于天狗食日月之際,穿梭日月輪回之間,歷百世滄桑,遍游千載興亡,終降世于大清末年。”

    “大清末年”楚尋問道“此生此世難道是大清末年?”

    張蘭道“智凡禪師慧根深種,智計通玄,他見張澄戾氣盈胸,殺念如熾,便謊稱童貫游方于道光之年。殊不知天命所歸者,其轉世之機,暗合乾坤造化,豈容凡俗窺測?出家人不打誑語,但上天有好生之德,禪師口說妄語實屬無奈之舉,他引張澄投世清末,是為了叫他見一個人,期望此人能化其戾氣,改變歷史。”

    言及此處,張蘭德長嘆,續道“智凡雖具佛心,終為血肉之軀。天道浩渺,豈因一人謀略而改?張澄誤入清末,雖未尋得童貫,亦未覓得葵花秘籍,然其梟雄之性難移,竟于那世建立宮莊,盤踞西北將近百年,作惡多端。我雖與他不同一路,然今我被困在牢中,縱有心濟世,亦是無可奈何。”

    喜歡七俠情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七俠情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七俠情緣》,方便以後閱讀七俠情緣第1章 回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七俠情緣第1章 回憶並對七俠情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