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興國,從初級工程師開始

第677章 體系不兼容?早有考慮!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雞蛋番茄輪番炒 本章︰第677章 體系不兼容?早有考慮!

    “要啥海軍!接我師父那!”

    江夏頭也不抬,煩躁地揮了揮手,“我說怎麼關鍵點都給出去了,心里頭還一直七上八下,跟揣了只兔子似的!”

    “啊……我還以為你琢磨出那艘怪船為啥長那副模樣了呢……”大老王被噎了一下,有點訕訕地低眉臊眼,趕緊對著話筒好言好語,請話務員小姐姐把通訊目標切換回李長福那邊。

    “這有啥難猜的,”江夏依舊埋首于紙堆,筆尖在紙上飛快地劃拉著,留下一串串復雜的數據和符號,頭也不抬地丟出一句,“那玩意兒就是個水翼設計,想跑快點又怕晃悠唄……小劉兄弟,快!調出大黃的科學計算界面,幫我把這幾個參數算一下!”

    小劉秘書接過,瞬間苦臉。

    過熱蒸汽︰p=f(p,t),飽和蒸汽︰p=1\vg 推算蒸汽密度 38.5 kg\3。

    截面突變損失計算︰

    1、突然擴大損失︰

    Δh=(1?a1\a2)2c12\2 (j\kg),其中a1為小截面,a2為大截面,c1為小截面處流速。

    2.突然縮小損失

    Δh=k?c22\2g, k 0.5(1?a2\a1), 設a1為0.04912,則Δh=?

    <\p?a中=?

    這,這,殺了我吧!

    小劉秘書只覺得眼前發暈。他僵硬地伸出兩根手指,開始在大黃分身的計算界面上施展“二指禪”,艱難地尋找著與江夏手稿上那些鬼畫符一致的符號。

    你妹!

    h是找到了,它前面那個三角標代表了啥?

    <也找到了,就是這個頭頂上怎麼頂了個點?這到底是啥意思?!

    他可憐巴巴地回頭瞥了一眼江夏,眼神里充滿了求救的信號。可看到江夏正全神貫注地在一張新圖紙上飛快地書寫著什麼,眉頭緊鎖,顯然沉浸在另一個關鍵問題的思考中,他愣是沒敢出聲打擾。

    無奈之下,小劉秘書只能認命地彎下腰,打開計算機操作台下方的小格子,從里面摸出那本嶄新的《計算機操作指南》,開始了痛苦的“臨時抱佛腳”。

    電話接通,江夏馬上撲到話筒邊︰“師父!師父!”

    “小江同志,您師父正和幾位設備小組長開現場踫頭會呢,有什麼要緊事?我幫您轉達?”電話那頭傳來一個陌生的的男聲。

    你轉達?

    江夏的思緒從公式中抽離出來一部分,想要問問對方身份。但一轉念,還問個啥啊,能接起這個電話對面的級別肯定是夠了的。

    “體系!體系的問題……誒!前面全考慮設備本身的問題去了,我們好像都忘了這一點!”

    他顧不上問對方是誰,一股腦地把剛剛被大老王無意中提示的擔憂倒了出來︰“我雖然對發電廠的設備不是太熟悉,但,我們電廠管道設計、制造、安裝等標準基本參照甦聯的gost 標準吧!那台汽輪機使用的可能是nf 標準,管道標準不統一,你們千萬不要強行並線!”

    他一口氣說完,感覺心頭的憋悶稍微松快了點,趕緊朝小劉秘書那邊招手,想看看剛才那堆公式算出來沒有。

    有個鬼的數據,現在連第一串公式都沒打完的。

    小劉秘書把頭埋得很深……

    “是的,小江同志,目前我們使用的是聯盟體系的‘小外徑系列’公制管)”,而高盧雞采用的是‘大外徑系列’英制管)。目前測得dn250管道在國內標準內徑為249,而高盧雞那邊的是251,流通截面積相差了1.6!”

    就在江夏糾結計算結果的時候,電話那頭的人很輕柔的說出了一串數據。

    這也讓他听得一愣,對方不僅瞬間理解了他的擔憂,還給出了精確的數據!

    對方的話還在繼續,一副如數家珍的樣子︰

    “同時我方采用平面密封ff)和30°螺栓孔分布,高盧雞采用凸凹面密封f)和22.5°非標螺栓孔角度……”

    “還有一點,我們的主流管道材質為20碳鋼,耐溫極限540c。高盧雞汽輪機設計蒸汽參數為565c\16.6pa,我們管道在長期運行中可能發生蠕變破裂……”

    對方似乎把問題考慮得極其周全呀!

    這一連串信手拈來、精準無比的數據和分析,說得江夏徹底愣住了。這位聲音溫和同志到底是何方神聖?

    不僅瞬間點透了管道標準的差異,連材質耐溫極限、鍋爐出力瓶頸這些深層次、系統性的問題都考慮得如此周全!

    相比之下,江夏剛才那點擔憂,簡直像是小學生水平,顯得有點……班門弄斧了?

    “老師,您貴姓?”一股由衷的敬佩油然而生,江夏下意識地放低了聲音,帶著點小心翼翼。

    “哈哈哈,什麼貴不貴的,太見外了。叫我昌年同志就行……”

    這是哪位?江夏不明覺厲,只不過,現在的大神太多,態度恭敬點那也是應該的。

    江夏還想謙虛幾句,昌年同志卻搶先一步說道︰“前兩天跟我家里那個不成器的小弟通電話,他也把你夸了個天花亂墜。今天這一番交流,我算是眼見為實了。在完全沒有看到現場實物、僅憑邏輯推演的情況下,你就能敏銳地抓住‘體系不兼容’這個最核心、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命門,這份洞察力……實在讓我吃驚啊,小江同志。”

    “嗨,班門弄斧了……瞎貓踫上死耗子,想到哪兒說到哪兒。您和現場的老師傅們才是真厲害,一下子就把所有關節都點透了!”江夏自嘲的笑了笑,心里是真服氣。

    可不是咋得,人家連法蘭接口的密封形式、螺栓角度、材質耐溫極限這些細節都門兒清,考慮得滴水不漏,自己之前那點發現,確實顯得一驚一乍了。

    “既然您這邊考慮的這麼周全,那我就不打擾了。那麼……”江夏覺得問題基本清晰,準備結束通話。

    “等等!”

    “誒?還有什麼事嘛?”

    電話那頭傳來昌年同志溫厚的笑聲︰“呵呵呵,小江啊,有個問題請教下。為了適配參數,彌補流通面積的差異,同時降低對現有鍋爐的依賴壓力,我們考慮在管道系統的變徑處增設導流錐,同時將原來單根dn250的主蒸汽管道改為兩根dn200的管道並聯運行。想用這個法子來增加總的流通截面積,保證蒸汽流量。不知道你對這個工藝改進方案怎麼看?”

    江夏握著話筒,瞬間愣住了,心里只有一個念頭蹦出來︰

    又見邪招!

    對!這絕對是邪招!在管道彎曲變徑的地方塞個導流錐,再用兩根細管子並聯代替一根粗管子,試圖繞過標準不匹配和鍋爐出力不足的問題,保證蒸汽能“喂飽”那台高盧雞的汽輪機——這本質上就是一種犧牲效率換取安全和可行性的妥協方案!

    純粹是暴殄天物,浪費了那台精良汽輪機的性能潛力!

    根據對面那人的思路,江夏又在本子上劃拉了幾下,寫下一串公式遞給小劉秘書。

    等待數字結果出來的同時,也思索著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嘶……這個方案怎麼好像自己曾經接觸過的樣子……

    但江夏也不得不承認,這“邪招”里藏著“奇招”的影子!在彎管變徑處加裝設計得當的導流錐,確實能有效引導氣流,減少因氣流分離產生的渦流損失,這本身是個降低局部阻力的好思路。

    可為什麼江夏還是覺得“邪”?

    問題就出在那導流錐的設計難度上! 這玩意兒可不是隨隨便便往管道里塞個錐體就完事了!

    呵……如果錐角過大,氣流雖然照樣會在錐體表面發生分離,產生強烈的渦旋,但那個局部阻力系數ξd值)能飆升到0.6以上,能量全耗在打轉上了!

    錐長不足? 要是沒覆蓋整個變徑區域,氣流在錐體邊緣就會“脫韁”,形成邊緣脫流,引發可怕的管道振動!

    這種振動有多恐怖?一公里長的大管子跳舞,你見過沒……

    江夏就見過,某條五公里長的尾礦輸送管,就因為類似的振動問題,整條管線像被賦予了生命一樣,在空中瘋狂扭動,扭得比修煉八百年的青蛇還要妖嬈!

    最後,振動中心點那一截管線,直接被甩到了十米的高空。整個管道輸送線全部斷成一節一節……

    另外,管道中心偏移也是讓人鬧心的存在,要是導流錐的中心線和管道中心線偏移超過管徑的3,好家伙,那原始設計的能量損失水頭損失)至少得再往上躥50!

    這還只是保守估計!

    能提出這種“劍走偏鋒”、兼顧了奇思妙想與巨大技術風險的改進方案……這位昌年同志,或者說他背後的技術團隊,指定不是什麼循規蹈矩的尋常之輩!絕對是敢想敢干、經驗老道、甚至有點“瘋狂”的技術大拿!

    只是,這個方案,江夏越尋思越熟悉。

    怎麼那麼像後世和導師喝酒的時候講述的一個,有關電力系統穩定計算法的作者的一個小故事哪……

    江夏繼續小心問道︰“您是不是姓蔡啊……”

    “對呀!”

    “您是不是在石景山發電廠工作過?”

    “哈哈哈,李長福這老東西,沒少跟你罵我吧……”

    “您的小弟,是不是寫了本信息論?”

    “對呀!”

    破案了,原來是您啊,您等會,我讓學電力調度的給您磕一個……

    順便再讓郵電大學的給您弟弟磕一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工業興國,從初級工程師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工業興國,從初級工程師開始第677章 體系不兼容?早有考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工業興國,從初級工程師開始第677章 體系不兼容?早有考慮!並對工業興國,從初級工程師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