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濟走到大案之前對著呂壹手中輿圖一指說道。
“這里!”
“江夏!”
呂壹看著蔣濟手指地方開口說道。
“江夏本就是我大吳之地,何來閣下再給一說!”
呂壹剛才听到蔣濟所說給給一個大郡,他以為是丹陽或是會稽其中一郡,沒想到對方指的是江夏。
蔣濟看出呂壹心中不滿,隨之說道。
“現在陸遜早已不听孫權調令,吳帝對荊州五郡已失去控制之權。”
“現在吳帝手中所控制的也不過是豫章、廬陵二郡 ,連南下交州七郡的道路都被我家太子切斷,現在白送你一江夏郡,難道呂特使認為吳帝不會要。”
“還有,只要吳帝同意雙方罷兵我可以再去說服太子殿下將切斷他與交州的道路讓出,如何!”
呂壹只一猶豫隨之說道。
“江夏對我主來說不同吳地!”
蔣濟看呂壹有所答應,心中暗喜。
這江夏本就不是他梁軍地盤,他這也只算是借地送人。
如真能勸說孫權不再計較吳地四郡之地,那對他來說也是為梁帝立一大功。
蔣濟立即接著說道。
“之前陸遜趁文聘大軍齊出之際奪了江夏,不久之前陸遜失去江陵退守大江南岸,而現在江夏也成為不與荊南四郡相鄰的飛地,而柴桑卻與江夏、夏口等地只有一江之隔。”
“吳帝得江夏也自是在江北得到一片緩沖之地,就是將來漢軍南下,你們也能背依大江水師對戰漢軍,現在此地對陸遜已是可有可無,可對于你家陛下來說可是憑添一股助力。”
呂壹思索數十息後隨之雙手一緊說道。
“現在江夏仍控制在陸遜手中,你們怎麼將江夏送給我們。”
蔣濟說道。
“現在陸遜主力大軍已撤去大江之南,對江夏已失去撐握能力,柴桑在他與江夏之間,陸遜兵馬無法及時北上,這就是機會。”
“再加上文聘投于我大梁陛下麾下任職,他在江夏經營多年多有暗探和之前降兵在江夏,現在這些人全部由我梁國暗探所掌握。”
“只要我家陛下願意助你家吳帝,奪取江夏不是難事。”
“此功足可讓閣下說服孫權罷兵休戰!”
呂壹思索著。
蔣濟剛才所說不錯,在失掉吳地和陸遜半是獨立之後,現在孫權手中力量卻是太弱。
一個富裕的江夏對于孫權來說不管是兵還是財力,都會大大增加。”
“再加上夏口的重要位置,卻是讓人動心。”
蔣濟看著呂壹說道。
“現在我們一方已經拿出足夠誠意,可呂特使給在下的還只是一個承諾。”
“請勿要錯失良機!”
听到蔣濟所說,呂壹雙手一擊。
“好,就這樣辦!”
送走呂壹。
蔣濟馬上對著僕從說道。
“馬上準備車馬,我要拜宮門!”
“家主,現在已是子時,陛下恐怕已經休息,要不要明日再……!”
“不,就現在馬上進宮!”
隨著蔣濟來到宮中覲見。
司馬懿一身便裝臉帶困意的說道。
“子通有何事如此緊要,不能等到明日再說嗎!”
“陛下喜事!”
“喔,是和談已出結果!”
“是,陛下您不是一直想要與孫權停戰,將各多精兵力用在中原嗎,現在時機已到!”
說著蔣濟就將呂壹深夜拜訪與他所談之事一一告知司馬懿。
司馬懿也慢慢消去困意。
“動用我軍暗探和江夏舊部之力助孫權從陸遜手中奪下江夏控制之權。”
“即近一步離間了孫權與陸遜之間關系,又能轉移孫權的怒氣,是好事。”
“可孫權要是再次壯大之後,要再起兵攻我當如何是好?”
蔣濟說道。
“應該不會,現在說天下三國不如說是三國四家。”
“現在漢軍在北控制著關中、河北、蜀地,對們幾方是三邊壓境!”
“而其次是我軍控制著中原和吳地四郡,再次之是陸遜所控制的荊南四郡和江夏,最後才是孫權控制的豫章、廬陵等地。”
“現在孫權雖頂著吳國皇帝的名號,可其實力已大不如前,不光比不上我們,他甚至不如陸遜地盤更大。”
“現在陸遜撤去大江之南,江夏已成飛地,不如將其送于孫權心平衡兩者之間實力。”
“再加上江夏與漢軍地盤相接,地處漢水之東,到時孫權也可為我軍分得漢軍一部分壓力,如此算來怎麼也要好過讓漢軍得了江夏要好。”
“江夏讓孫權奪去,到時陛下再派出使者暗中交好陸遜,孫權就想再對我軍生事,他也要想想陸遜會不會出手襲其背後,畢竟他奪的江夏現在還是陸遜的地盤!”
“奪了江夏與陸遜再次交惡,孫權還敢如此不管不顧東進,到時他只會先行息事寧人,與我軍停戰以觀後行!”
“如此,我軍不光中原,就是吳地也可安心休整,國力將有會大大恢復!”
“到時我們也能更好對付諸葛亮,現在孫權和陸遜只能算是疥癬之急,北面那位才是陛下的心腹大患!”
“再說!”
蔣濟上前一步說道。
“臣觀這呂壹是個愛財之人,看上去也不是只認一主之人,只我們與其配合讓其在吳國獨寵,以後想得到吳國消息也能快上許多,說不定連孫權的決策我們都知及時知曉,而所付出的代價也只是錢財而已!”
司馬懿思索片刻之後臉上不動聲色,可心中卻是對蔣濟再次高看一分。
此計一一用來不光達到了與孫權停戰目地,還能加重陸遜對孫權離心,而自己一方又無任何損失,並且還能得到一個強力的吳國重臣內援。
這人可比張休職位要高。
再說,只要呂壹敢收他司馬懿的錢財,那到時願不願意為梁國做事,可由不得他呂壹說了算。
真是一石三鳥之計!
司馬懿看著蔣濟隨之雙手連擊三下。
“彩、彩、彩!”
“子通此計真可是環環相扣、疏而不漏!”
“你可依計而行。”
“只要孫權同意休戰,我們可以將軍隊後撤池州一線,反正彭澤一帶也無險可守,至于切斷的廬陵通向交州的道路,我們也可以讓出來還給孫權。”
蔣濟拱手離開。
次日雙方再次開展唇槍舌劍,可這一次與前幾日不同。
雙方在各自和談正使控制局面之下,談判有了實質進展。
在經過半個月的細節商談和雙方快馬來回傳遞消息,最終吳國孫權暫時接受司馬懿梁國一方所提條件。
雙方于睢陽重定盟書,再次結盟以對漢軍!
盟約簽訂之後!
雙方以池州為分界,各守其地,雙方兵馬各退三十里不以駐軍。
隨後司馬師的其他兵馬開始退至原來控制城池,讓出了吳軍南下交州的通道。
做為感謝,吳國一方向梁國支付兩萬金做為撤軍之資
而司馬懿也很是大方的分出一萬金暗中送于呂壹,以示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