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琬看向諸葛亮。
“丞相何意?”
諸葛亮說道。
“我已知司馬懿將軍隊大張旗鼓北調所做何為!”
看著蔣琬還未想清其中關鍵。
諸葛亮走近輿圖用手在在青、徐、揚三州之外的大海之上以羽扇由北向南畫出一條路線。
“司馬懿是想從海路進攻建業。”
“如此以來司馬懿所做一切全都能說通!”
“公琰你剛才所說,司馬懿北調軍隊因路途太遠,無法出其不意對建業進行攻擊。”
諸葛亮在剛才所畫之路線之上再次用羽扇一比。
“可他要走海上將可達到這一目地。”
“戰船每日的行進速度可在百里之上,而且運兵極多!”
“瑯琊等地又有大型出海渡口,可容水師大軍出海,也就是說司馬懿的軍隊可從瑯琊、東海等登船南下,而其他部隊則繼續佯裝北上以迷惑吳軍暗探監視。”
諸葛亮搖頭羽扇走回自己座位慢慢說道。
“不用隱瞞多久,只需十日時間,司馬懿的從海上出發的水軍就可直抵建業城下!”
諸葛亮冷笑一聲。
“我們都將目光放在陸地之上的行軍路線卻忽視了海上,那里行軍雖冒險,可正因如此也是一條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捷徑!”
“先以胡兵五部聯軍牽制住我,而後再以稱吳國梁王之舉示弱孫權讓其大意,接著將所有中原部隊北調青州擺出與我漢軍決一死戰之架勢,讓孫權以為他再也沒有威脅;進而孫權調集兵馬放手進攻我大漢巴蜀之地,這一步步走下來可是不輸當年赤壁之鐵鎖連環計也!”
諸葛亮有些欣賞又有些警惕的說道。
“短短兩年之內布下如此之局,冢虎之名、名不虛傳也!”
“這一次司馬懿技高一等,我軍在永安與吳軍死戰未得到好處,孫權江東亦危矣,只有司馬懿達到自己目地。”
蔣琬說道。
“屬下以為也不盡然,孫權也不是善與之輩,司馬懿未必輕易得手。”
諸葛亮笑著說道。
“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看孫權、司馬懿這一局到底鹿死誰手。”
蔣琬說道。
“我們要怎麼做,是否要讓宛城、弘農的守軍對司馬懿洛陽、和豫州的地盤進攻施壓,看看有何機會?”
諸葛亮搖頭說道。
“我們什麼也不做,司馬懿敢引大軍進攻江東就必在洛陽、豫州留有兵馬防備我軍,以現在宛城、弘農等地的駐軍,防守有余可想奪取洛陽不太可能。”
“而現在我漢軍剛剛經歷數場大戰,已無力再行征戰,兵馬部隊俱是疲憊,現在我們只能休養生息整訓兵馬。”
諸葛亮起身走到窗前說道。
“任他何種計謀,在絕對國力面前也是無計可施。”
“現在我們要保證國力、民力之時休整兵馬、擴充軍備。”
“他們打他的,我們按我們之計策行事,現在當務之急就是李嚴能否守住永安、江州之地。”
蔣琬說道。
“陛下與鄧艾南下按時間來算,現在已經到達荊南、夷陵!”
“而這幾日我們也得到漢中、踏中、南中等地兵馬陸續向永安集結的軍報。”
“現在最近的向寵、吳懿的先頭部隊按時間來算已到達永安,丞相不必過于擔心。”
諸葛亮看著窗外說道。
“不是我擔心,是近幾年我大軍四處征戰從蜀地抽調兵力過多,李正方手中可戰之兵太少、還要分駐兩地。”
“我真的擔心陸遜會攻下三峽口和永安入蜀水陸總口,那樣我漢軍將再次陷入苦戰。”
蔣琬也一時無言。
他知道,永安戰事現在是丞相最為擔憂之事,可前方軍報送不回來之時,誰又敢說如何。
他也只能是以言語安慰丞相。
現在除外地駐軍之外,各部兵馬都已撤回關中各地。
接下來的休整、撫恤、練兵、民政,等等軍政要事都還指著眼前這位大漢丞相,他可不能累倒!
“李正方深懂用兵之道,永安又有兩道天然險關,現在又有郝昭相助,陸遜就就是再有謀略,也不可能短時間內有所突破。”
諸葛亮點點頭隨之坐回座位拿起一封竹簡一邊批閱,一邊說道。
“陣亡將士的撫恤要在一個月內發放到親屬手中,派出御史暗中巡察,只要發現有貪墨之人一經證實從嚴處置。”
“還有!”
“涼州金城、西平、張掖三郡太守先後上報說今年三郡遭受不同旱災蝗災,著免去此三郡兩年糧稅,另著涼州刺史楊儀從速救災,安撫百姓恢復生產。”
“告訴楊儀,讓其不要一味只開粥場,要發展民力在涼州等地開墾荒田、建設屯堡,讓百姓以工代賑,開墾之荒田三年免稅,並歸于百姓自己所有。”
“這樣百姓到了明年就有更多的土地可種,收成也會增加。”
“另外在公文之中提醒楊儀,嚴防再出現地方豪強在百姓開墾出土地之後,以有主之名強佔百姓開墾荒地。”
“地方官署要出面。”
“在百姓開墾之前就要當地官署相關官吏清楚指出荒地是否有主,如有遮掩、匡騙百姓之事發生,我要嚴懲他涼州刺史和治下太守,從嚴從重,到時別想本相會網開一面!”
“另外,不要全部指望地方官吏自查自糾,朝廷中樞要派出官吏至各地方暗中巡察民生。”
“如一地百姓說一方太守、縣令好話、那才算是好官!”
“公琰,你可明白!”
“丞相放心,我馬上命人傳遞公文文書,暗中巡視地方、對陣亡將士撫恤情況的人和巡視地方民生之官吏人選?”
諸葛亮從桌子之上拿過一封名單。
“胡濟、董厥二人為人清正可堪此任,胡濟巡查地方民生一事,董厥暗巡撫恤一事,其他一些人員任職我已寫在上面,公琰看一下再補人品清正之人進入,于兩日後各自出巡!”
諸葛亮一一說著。
蔣琬點點頭一一記下。
如此往來之眾官吏談完政務已是後夜。
蔣琬對著諸葛亮說道。
“丞相該休息了,保重身體啊!”
諸葛亮一看外面,隨之不好意思笑道。
“自回轉長安已來,你在此處置政務已多日,今日由董允接替你在此執守,今日不要再來相府。”
說著諸葛亮走到蔣琬身前一扶其後背將其送出門外。
“回家好好休息一日,明日再來任事!”
蔣琬走出相府,看著東方天邊已經開始泛白的天空,只能無奈的搖搖頭向家中走去。
他早已習慣丞相的處事作風。
知道勸也無用。
丞相如何都好、就是事必躬親;以一人擔起大漢天下,如何長久持此重擔。
讓人心中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