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說道。
“當年曹公遷都鄴城將司馬懿頂在豫州前沿之地,就是想要司馬懿來對付我漢軍。”
“你以張合駐軍許昌監視于後。”
“可以張合一人之力不夠制衡司馬懿所部二十萬豫州軍。”
說到此處諸葛亮抬頭看向曹睿。
“所以,你定然還會布置其他後手,而當時魏軍剛逢潼關大敗,軍力不齊,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司馬軍中內部安插人手!”
看著曹睿不說話。
諸葛亮繼續說道。
“曹公既然已同意歸順我大漢,卻又藏私、不以坦誠相見,這很可能讓人懷疑你還有想復位之心。”
“如此對曹公大為不利!”
曹睿直面諸葛亮眼神,幾息之後突然避開其目光。
“丞相所猜不錯,朕……我確是埋有暗子于司馬懿軍中,可時間太短,司馬懿又是老奸巨猾,現在此要還未受其重用,要不然,他休想奪如此奪下我中原四州!”
“此人是誰?”
“郭淮!”
諸葛亮眼神一縮看向曹睿。
“原魏安國將軍郭淮?”
曹睿說道。
“沒錯就是他,現在我布在司馬懿軍中官職最高的就是此人,其他雖然還有幾個,可都職位卑微不堪大用!”
說著曹睿起身一把撕開自己的長袍,從中取出一封帛書放于案幾之上。
“本來最接近司馬懿的是司馬懿的寵妾,只是此人當年被你家陛下給劫去了蜀中!”
“這是名單,丞相說的對,既已歸降就不應藏私,請善待他們!”
諸葛亮有些尷尬的點點頭。
“听說合肥張虎、九江王凌、文欽還未投降司馬懿,本相還需要曹公寫兩封親筆書信與他們!”
曹睿點頭說道。
“丞相深謀遠慮旁人不及也。”
“我也想問一句,丞相你埋在我大魏之內的暗子到底是誰?”
“牽招我已知曉,可他不是那個最大的。”
“當年丞相北伐之時,孫權于南面同時起兵不斷猛攻合肥,其進攻態度比你們漢軍積極性還大,將我中原的十幾萬後備軍都給吸引到了南面,以至于雍涼軍戰敗之時我竟無兵支援關中。”
曹睿眼神死死盯著諸葛亮!
“布下如此大的一張暗網,將我與孫權同時困在其中,丞相自然是那個執棋者,可于我魏地執行之人能有如此大的能力,那人到底是誰?”
諸葛亮說道。
“人心可籠絡、可以真情打動,唯獨不能以人之弱點相威脅,縱使一時得逞也是後患無窮,曹丞相當年種下之因,今時體現在子孫身上!”
“原來是他!”
“不是他,是他們!”
曹睿先是一驚,可隨之又釋然了,隨之苦笑著搖搖頭說道!
“我明白了,呵呵,到頭終是一空!多謝丞相解惑!”
現在的曹睿沒有憤怒、沒有驚訝,有的只是淡淡說此一句,像是所有的事都與他再無關系!
于魏宮之中,兩人交談到深夜!
只到諸葛亮要起身告辭已過三更天。
曹睿起身說道。
“之前有一事對不住丞相,史阿與使團之事還請包函!”
諸葛亮只是以各為其主回應,未說其他!
曹睿走到大殿門口終于咬痛著牙問道。
“不知同去的五位女子之中有一名換貂蟬之女官現在何處?”
諸葛亮一怔。
這時曹睿身為失國帝王卻問起一送出女子,讓諸葛亮心生懷疑。
看著諸葛亮看向自己,曹睿隨之說道。
“丞相別誤會,此女子原是我後宮妃嬪,因犯了大錯這才趕出宮外,要不然也不會送到漢營!”
諸葛亮這才說道。
“當時史阿刺殺一事這五名女子卻不知情,我家陛已特赦她們。”
“其已嫁于我漢軍有功將士!”
“啊……!”
“怎麼,有何不妥之處!”
曹睿說道。
“沒有,五人全都嫁人了嗎!”
諸葛亮說道。
“那倒沒有,曹公所說那位貂蟬女官就因想回家鄉,本相未做阻攔,已放其歸鄉穎川,現在算算時間恐怕已過大河,曹公可是想追回此女子?”
曹睿一听那女子南歸穎川心中立時大定!
“不不不,歸鄉很好,只是故人一場心中有些掛念而已,丞相不要多心,決無追回之意!”
曹睿心中暗自慶幸,劉金這個好色之徒幸好未有踫那女子,真乃萬幸!
尤其是知道劉金就是劉禪之後。
曹睿心中一整日心神不寧。
現在他整個曹氏全族都握在諸葛亮之手,要是因那女子讓劉禪殞命,那諸葛亮豈不要對他曹氏一族大開殺戒。
到時別說保留宗廟,恐怕全族都要被諸葛亮漢軍屠盡!
曹睿心中暗想!
只要劉金沒踫那女人就好,穎川現在是司馬懿的地盤,而那女子之前又是司馬懿所派暗探,這回到司馬懿身邊她愛跟誰睡就跟誰睡,最好給司馬懿或司馬師做個小妾什麼的,那樣就萬事大吉!
曹睿看向快要離去的諸葛亮終于還是說道。
“丞相請留步!”
“在下有一事不明,今日如不問如鯁在喉!”
諸葛亮說道。
“曹公可想問我為何先攻並、幽河北之地,而非傾起漢軍主力攻洛陽入主中原之事呼!”
曹睿點點頭。
“沒錯,當年你以克復中原為己任,即得關中、涼州一下步就應揮軍入豫,奪洛陽一統中原。”
“只要你能奪取豫兗二州要沖之地,北上可攻河北、南下可打孫權,可你為何選擇棄司馬懿之強敵東渡大河冒險攻入並、幽之地!”
“強渡大河實非易事,要不是丞相聲東擊西從北面最不易渡河的離石要塞東渡,你想快速奪下並州也非易事。”
“到時我增兵並州,司馬懿東進潼關,大漢的大好局勢很可能不復存在!”
“我想不通丞相為何突然改變進兵方略!”
諸葛亮說道。
“曹公所說仍是軍事地利之上的事情,而我看到的則是一個潛在強大的魏國會再次崛起,我不可能再給你這個機會!”
“再說豫州軍!”
“自從司馬懿引兵東進擅入豫州之時,你就已不會再容他,這一點我看出來了,我想司馬懿也看出來了。”
“這也是為何之後司馬懿會想盡一切辦法壯大身實力脫離你的掌控。”
“他不如此做整個家族就只有死路一條!”
“我如先傾起兵力進攻豫州與洛陽!”
“司馬懿無路可退,只能依附于你與我漢軍死戰到底。”
“而當時你仍控制著魏國的六州之地,控制著司馬懿的後續錢糧。”
“到時你不會看司馬懿先于我漢軍倒下,戰事一開你會不停支援于他,讓他想辦法頂住我軍,盡可能控制讓我與他打個兩敗俱傷,到時為你爭取三到五年時間,你的大魏依六州之物力將再次強大!”
“司馬懿的領兵本事我不用多說想必你也明白!”
“到時前有司馬懿死戰我漢軍,後有你的錢糧支撐,將豫州、洛陽之戰打成持久消耗之戰;我與司馬懿兩家深陷戰爭泥潭,而你與你身後的六州之地,則作壁上觀。”
“到時你可再領大軍收回中原。”
“驅虎吞狼、一舉兩得;這才是你想要的!”
“你此布局錯就錯在,這一點是我與司馬懿都不想看到的!”
“他不再想做你的馬前卒,而我不想在辛苦滅掉司馬懿之後再面對一個比他更為強大的對手!”
“我由並州入河北直攻鄴城,遠離豫州之地,就是要避開與司馬懿正面對戰;而司馬懿在見到我軍主力北去之後,他也定會抓住這唯一脫離你的機會,放手一搏,全力進攻中原之地以求自立!”
“而我還可趁你未恢復國力、軍力之時吞掉你的河北並、幽、冀三州和半個青州之地,徹底切斷你魏國恢復國力的機會。”
“于此一點之上我與司馬懿暫時達成共識,雙方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