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略記

十六國後趙大臣徐光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緩安甫 本章︰十六國後趙大臣徐光

    徐光,字季武,乃是十六國時期後趙朝堂之上的一名官員。

    話說這徐光,生于頓丘之地送子涉淇,至于頓丘。不知說的是這個地方嗎)。其父憑借著精湛的牛醫之術維持生計。而徐光自小就展現出了對知識的強烈渴求,勤奮好學,令人稱贊不已。

    待到十四五歲之時,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一次偶然的機會,徐光不幸被後趙石勒麾下的將領王陽所劫掠。此後,他便肩負起了養馬的重任。然而,金子總是會發光的。盡管身處困境,但徐光出眾的才華終究還是沒有被埋沒。很快,他便得到了石勒的賞識,並被提拔為記室參軍。可惜好景不長,或許是年少輕狂,又或是其他原因,徐光漸漸變得傲慢不恭起來。這般行徑自然引起了石勒的不滿,于是沒過多久,他就被貶為了牙門。更為糟糕的是,後來徐光甚至還鋃鐺入獄。不過,即便身陷囹圄,徐光也並未就此消沉。相反,他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埋頭專注于注解經史,洋洋灑灑寫下了多達十余萬字的批注。

    時光荏苒,轉眼來到了太和元年。當時,劉曜率軍攻打洛陽,形勢危急萬分。在此關鍵時刻,石勒大赦天下,徐光也得以重獲自由。出獄後的徐光毫不猶豫地投身到這場戰事之中,憑借著自己的聰明

    石勒稱帝之後,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冊立石弘為皇太子,以此來確立皇位的繼承人選。然而,就在此時,大臣徐光卻對這一決策深感憂慮。他深知石弘生性仁慈柔弱,而石虎則勇猛雄壯、殘暴多詐。徐光擔心一旦石勒駕崩,石虎必定會憑借其強大的勢力和陰險狡詐的心機篡奪皇位,從而危及國家的穩定與安寧。

    于是,徐光多次進諫石勒,力勸他逐漸剝奪石虎手中的權力,並盡早安排太子石弘參與朝政,以便積累經驗、樹立威望。然而,石勒對于徐光的建議並未予以重視,或許是因為他過于信任石虎的忠誠,又或許是覺得時機尚未成熟。

    時光荏苒,石勒終究還是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的離世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千層浪。石虎趁機發難,毫不猶豫地劫持了毫無防備的太子石弘。與此同時,石虎還下令收捕一直與自己作對的徐光,並將他移交廷尉審判定罪。

    可憐的徐光,盡管忠心耿耿、智謀過人,最終也未能逃脫石虎的毒手。在獄中,他受盡折磨,但始終堅貞不屈。然而,面對石虎的凶殘與暴虐,一切抗爭都顯得如此無力。最終,徐光被處以極刑,含冤離開了這個世界。

    石勒正欲大興土木,營建鄴宮以彰顯自己的赫赫威勢。然而就在此時,廷尉續咸卻挺身而出,毫不畏懼地上書懇切地規勸石勒此舉之不妥。那奏折中的言辭情真意切,句句皆發自肺腑,一心只為國家社稷著想。

    可石勒看後卻是勃然大怒,他猛地一拍龍案,怒吼道︰“若不殺此不知好歹的老臣,朕這宏偉壯麗的宮殿又如何能夠順利建成!”盛怒之下的石勒當即下令御史速速前去拘捕續咸,勢要嚴懲此人。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中書令徐光趕忙上前勸諫道︰“陛下啊,您天生睿智非凡,其聰穎程度遠超上古時期的唐堯和虞舜。如此英明神武的您,理應廣納忠言才對呀!怎會因一時之氣而不願听從忠臣的規勸呢?倘若執意如此行事,豈不與那昏庸無道的夏桀、暴虐成性的商紂等亡國之君無異了嗎?更何況,續咸所言縱然未必全然可取,但其中亦不乏合理之處。對于這些有益之言,咱們應當虛心采納;即便有些觀點實在難以施行,也該大度包容才是啊!怎能只因人家說了幾句直言不諱的真話,就要痛下殺手,斬殺朝中位列九卿的重臣呢?還望陛下三思而後行啊!”石勒不禁長嘆一聲說道︰“身為一國之君竟然無法隨心所欲地做出決策,竟至如此程度啊!我又怎會不知曉他此番規勸背後所展現出來的耿耿忠心呢?方才我的所作所為,不過是一時興起的玩笑之舉罷了。試想,普通百姓若是擁有多達百匹布帛這般豐厚的資產,尚且心心念念著要另行購置一處更為寬敞舒適的住宅;更何況如我這般坐擁整個天下的無盡財富以及至高無上、萬乘之尊的地位呢!所以呀,還是好好修繕整治一下原本就已存在的宮殿便足矣。我即刻下令停止修建鄴宮這項浩大工程,借此來成就這位勇于直言進諫的大臣剛正不阿的浩然正氣。”言罷,石勒隨即賞賜給續咸整整一百匹潔白如雪的絹帛以及堆積如山的一百斛稻谷作為嘉獎。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石勒大擺筵席,熱情地款待著來自高句麗和宇文屋孤的使者們。宴席之上,美酒佳肴琳瑯滿目,眾人推杯換盞,氣氛熱烈非凡。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石勒已然微醺,興致勃勃地轉頭看向身旁的謀士徐光,高聲問道︰“古往今來那些開創帝業的君主之中,朕可以跟哪位相提並論呢?”徐光聞言,連忙起身拱手作揖,恭恭敬敬地答道︰“陛下啊,您那超凡絕倫的勇猛氣勢以及深謀遠慮的智慧韜略遠超漢高祖劉邦;而您出類拔萃的才華能力更是勝過魏武帝曹操。自從上古三王之後,再也無人能夠與您一較高下,恐怕唯有軒轅黃帝能夠稍稍壓您一頭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石勒听後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他一邊搖頭晃腦,一邊擺手說道︰“哈哈哈,人貴有自知之明吶,愛卿所言未免過于夸張了些。依朕看吶,如果朕有幸踫到漢高祖劉邦,必定會心悅誠服地當面朝北侍奉于他,並奮力揮舞馬鞭,與韓信、彭越等名將一決高下,比比誰更勝一籌;倘若朕有緣遇見漢光武帝劉秀,想必也能與其在廣袤的中原大地之上並駕齊驅,難分勝負。至于最終到底鹿死誰手嘛……那就得看各自的造化嘍!”說罷,石勒又仰頭大笑幾聲,接著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行事就應當坦坦蕩蕩、光明磊落,猶如那高懸天際的日月一般,光芒萬丈且清澈明亮,絕不可學那曹孟德以及司馬仲達父子之流。他們竟然欺凌孤苦無依的孤兒寡母,靠著如同狐狸般諂媚討好的姿態去篡奪天下大權。而我啊,自當以漢高祖劉邦和光武帝劉秀作為楷模,努力效仿他們的雄才大略和仁德風範,但又怎敢與上古時期的軒轅黃帝相提並論呢?此言一出,他身旁的諸位大臣紛紛跪地叩頭,山呼萬歲之聲不絕于耳。

    待到石勒登基稱帝之後,便冊立了自己的兒子石弘為皇太子。這石弘生性謙遜溫和,胸懷寬廣,廣納賢才,尤其喜愛吟詩作賦。而且,他平日里所親近交往之人,皆是些具備儒家高尚品德和操守的雅士名流。有一日,石勒召見了大臣徐光,面帶微笑地說道︰“朕觀吾兒大雅石弘字)性情和悅安靜,毫無將門子弟的驕橫之氣。”言語之間,那溢美之詞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盡皆流露著對這位皇太子的贊賞與欽佩之情。只見徐光面帶微笑,緩聲說道︰“想當年,漢高祖劉邦憑借著在戰場上縱橫馳騁、奮勇殺敵所立下的赫赫戰功,最終成功奪取天下;而漢文帝劉恆則以其清淨無為的治國理念,守住祖宗基業並使之得以發揚光大。古往今來,聖明君主之後,必定會迎來一個凶殘暴戾之人不敢肆意妄為的太平盛世,此乃上蒼冥冥之中的巧妙安排啊!”听到這里,石勒不禁喜笑顏開,連連點頭稱是。

    趁著石勒心情愉悅之際,徐光趁熱打鐵,緊接著說道︰“咱們的皇太子殿下,不僅宅心仁厚、義薄雲天,而且還至孝至親,對待長輩恭謙有禮。然而,反觀那中山王石虎,此人逞強斗狠、暴虐成性,平日里更是狡詐虛偽,令人難以捉摸。倘若陛下您哪天不幸駕鶴西去,微臣實在擔憂我們的國家將會陷入危局之中啊!依臣之見,應當逐步削弱石虎手中的權勢,同時讓皇太子盡早參與到朝廷政務中來,如此方可保江山社稷無虞。”石勒听後深以為然,欣然采納了徐光的諫言。

    就在此時,程遐也走上前來,對著石勒拱手施禮道︰“陛下,那石虎確實勇猛無畏且智謀過人,擅長隨機應變,就連朝中眾大臣也都望塵莫及。不過,通過長期以來對他的觀察,微臣發現他心懷大志,除了陛下您之外,其余人等他根本就不放在眼里,甚至常常表現出輕蔑和不敬之意。再者,他領軍出征多年,戰功卓著,威名遠揚于朝野內外。但其生性不仁不義,凶殘狠毒且毫無廉恥之心。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好幾個兒子如今均已長大成人,並紛紛掌握了一定的兵權。雖說眼下陛下龍體康健,他尚不敢生出異心,但只怕他內心深處未必甘願輔佐幼主,日後恐生禍亂吶!”石勤一臉嚴肅地說道︰“此人留不得,理應盡早將其鏟除,如此一來,我們方能順利成就一番宏偉霸業。”然而,另一個人卻反駁道︰“如今這天下局勢動蕩不安,戰火紛飛,連綿不絕。大雅尚且年幼羸弱,在此關鍵時刻,理當委以強有力之人作為輔相,方可保社稷安穩。那石虎乃是輔佐王上的有功之臣,與咱們親如魯國和衛國之間的同盟關系,正應授予他如同伊尹、霍光一般重要的責任啊,怎會如你所言那般不堪?依我看吶,你之所以這般主張,怕是擔憂日後輔佐幼主之時,自身無法獨自掌控身為帝王舅舅的滔天權勢罷了。不過你大可放心,即便如此,我亦會讓你成為托孤的重臣之一,萬勿過度猜忌惶恐。”听到這里,程遐不禁潸然淚下,悲聲哭訴道︰“我之所言,全然出自一片赤誠公心哪,可陛下您卻以私利為由斷然回絕于我,這難道符合明君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以及忠臣必定竭誠盡忠的大義嗎?且說那石虎,雖說承蒙皇太後的撫育之恩,但終究並非陛下命中注定之子嗣,又豈能奢望他對陛下懷有親生父子般的深厚情義呢?”他憑借著陛下那猶如神明般的謀略和智慧,僅僅只是立下了微不足道、如同鷹犬一般的些許功勞罷了。然而,陛下卻施予他們父子無比豐厚的恩寵與無上的榮耀作為回報,這已經算是非常慷慨和優厚了。想當年,魏國重用了司馬懿父子,最終導致皇權旁落,江山易主。以此類推,難道說石虎就一定是對未來大有益處之人嗎?我因為有幸得到機遇而備受陛下的寵幸,所以才敢斗膽將自己的後輩親戚托付于東宮之中。如果連我都不能向陛下毫無保留地獻出忠心耿耿之言,那麼還有誰敢站出來進諫呢?倘若陛下您不願意鏟除石虎這個隱患,那麼我可以斷言,咱們國家必定難以再像以往那樣歲歲舉行祭祀大典,更無法保證宗廟香火代代相傳、綿延不絕啊!”可惜的是,石勒並沒有听取這番肺腑之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待程遐退朝之後,他憂心忡忡地找到徐光,並對其說道︰“主上剛剛竟然說出那般言語,如此一來,太子必然會身陷險境,這可如何是好啊?”徐光听後眉頭緊皺,神色凝重地回答道︰“石虎此人向來對我們二人心懷怨恨,恨到甚至咬牙切齒的地步。照此情形發展下去,恐怕不僅僅是國家面臨危機,就連我們自家也難逃災禍。因此,我們必須趕緊謀劃出既能保國安邦又能護家安寧的萬全之計策,絕對不能夠坐以待斃,眼睜睜地看著災難降臨啊!”徐光再次恭恭敬敬地向石勒發問︰“陛下您如今已經成功地掃蕩並肅清了八州之地,在四海之內稱皇稱帝,本應意氣風發、志得意滿才對,可為何臉上總是掛著一副郁郁寡歡的神情呢?”石勒微微皺起眉頭,長嘆一聲說道︰“雖然朕已然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但吳蜀兩地至今尚未被徹底平定,這天下依然四分五裂,未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而且司馬家族仍然盤踞在丹楊一帶,並未完全滅絕。朕每每念及此事,心中便不禁擔憂起來,生怕後世之人會因此而指責朕未能順應天命、契合符錄啊。一想到這些,朕就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故而常常面露憂色。”

    徐光听後,略作沉思,然後拱手進言道︰“依臣之見,陛下當前應當憂心的乃是心腹大患,哪還有閑工夫去顧及其他瑣事呢!不知陛下意下如何?想當年,曹魏承接漢室的氣運,乃是改天換地的一代雄主。即便後來劉備在巴蜀之地另立旗號,延續漢祚,也難以改變漢室氣數已盡的事實。吳國縱然能夠橫跨江東,割據一方,但對于強大的魏國來說,又能造成多大的威脅呢?而今陛下您不僅囊括了長安和洛陽這兩座古都,更是稱霸中原地區,榮登皇位。那麼司馬家的那些子孫後代,與昔日的劉備相比又能有何不同之處呢?至于李姓一族,他們與東吳的孫權也不過是半斤八兩罷了。既然如此,這所謂的符錄若不歸屬于陛下您,難道還能另有他屬嗎?”也就是說啊,相較于這些而言,其余的那些憂患都還算是比較輕微的了。那石虎呢,可是仰仗著陛下您親自傳授指點的錦囊妙計和神機妙算吶!所以啊,普天之下眾人皆言其英勇威武之姿僅僅稍遜于陛下您。然而,此人不僅性情殘暴而且陰險狡詐,完全就是個見利就忘恩負義之人,絲毫沒有像伊尹、霍光那般對君主的赤膽忠心。再瞧瞧他們父子倆吧,所封的爵位那叫一個顯貴尊榮,手中掌握的權勢更是力壓整個王室。依我看吶,這人內心定然難以獲得平靜,常常懷有不滿足的心思。就在近日,于東宮舉辦的私人宴席之上,他竟然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對皇太子輕蔑不敬的神態來。盡管陛下您一直秉持著寬宏大量、容忍克制的態度對待他,可我著實擔憂一旦陛下您千秋萬歲之後,咱們的宗廟恐怕會危機四伏、險象環生啊!此乃關乎心腹要害的重大隱疾,懇請陛下務必深思熟慮一番呀!”石勒听後沉默不言,始終未采納這番諫言。

    咸和七年,公元 332 年七月二十一日,那一天注定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一個重要節點。石勒,這位曾經叱 風雲的豪杰,最終也抵不過歲月的侵蝕,與世長辭。

    然而,就在石勒離世之後,一場驚心動魄的權力爭奪大戲隨即拉開帷幕。石虎,這個野心勃勃的人物,毫不猶豫地劫持了太子石弘,並迫使他來到殿前。與此同時,他迅速下令收捕右光祿大夫程遐以及中書令徐光二人,並將他們交付廷尉治罪。緊接著,石虎又緊急征召石邃,命令他率領軍隊進宮宿衛。一時間,宮廷內外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文武官員們驚恐萬分,紛紛作鳥獸散,各自逃命去了。

    面對如此劇變,年輕而懦弱的石弘被嚇得魂飛魄散,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恐懼。他深知自己根本無力掌控局面,于是涕泗橫流地向石虎表示自己生性軟弱無能,實在難以擔當大任,懇請將皇位讓予石虎。然而,石虎對于石弘的苦苦哀求置若罔聞,只是冷冷地回應道︰“君王駕崩,太子繼位,此乃千古不變之禮儀常規。”石弘見石虎心意已決,便流著淚再三堅決推辭。這下可激怒了石虎,只見他怒目圓睜,大聲呵斥道︰“倘若你果真無法承擔起這份重任,那麼天下之人自然會按照大義公理來行事,豈容你在此刻預先妄言退讓!”

    在石虎的威逼之下,石弘無奈只得即位稱帝。隨後,他宣布大赦天下,試圖以此來穩定人心。可惜事與願違,這場風波並未就此平息。很快,程遐和徐光便慘遭殺害,命喪黃泉。更為令人震驚的是,當天夜里,石勒的遺體竟被悄然秘密地埋葬于一處幽深的山谷之中,至于具體位置,則無人知曉。

    時光荏苒,短短兩年之後,石弘迫于石虎強大的壓力,不得不選擇禪位給他。然而,即便如此委曲求全,石弘及其母親、兄弟們最終仍未能逃脫厄運,沒過多久便一同遭逢殺身之禍。想當初,徐光明明早已清醒地洞察到了石虎所帶來的巨大危害,但終究還是回天乏術,不僅沒能扭轉乾坤,反倒賠上了自己的性命。嗚呼哀哉!這真真是一個動蕩不安、紛亂不堪的亂世啊!

    不听忠言引發內亂,何其可悲?

    喜歡徐氏略記請大家收藏︰()徐氏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徐氏略記》,方便以後閱讀徐氏略記十六國後趙大臣徐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徐氏略記十六國後趙大臣徐光並對徐氏略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