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最了解你的往往是你的對手,而非是你的身邊之人,那兀術的確如趙斌猜測一般,由打外城這一路行到內城門前,在听到那句退一步海闊天空後,面上當下浮現一抹微笑,隨即輕催戰馬迎上前去。
“哦,是你啊,言之有理啊,是啊,宗賢他們方才逼孤讓出外城時,孤還覺得心中不快,可是看著眼前內城的景象,我怎麼又覺得大有作為啊?”
“憑都帥的能為,憑我大金數代的積累,自然是能有作為,還請都帥入城,由都帥統領我五十萬人馬,想來我等定能再建功勛,再揚威名!而且五十萬人里仔細清點選拔,總能出些精銳之士!”
要說兀術如今的情形也是真夠窘迫了,守城的兵卒那是由原本黃龍府各城的留守人馬整合集訓而來,甚至還將原本守衛皇城的御林軍,以及那些平日里身披華麗衣甲,專心負責儀仗的軍士也都調去城頭,才算湊足這十萬之眾。
至于城內的這些民兵成分就更混雜了,百姓、退伍的老卒,宮內的嬤嬤、宮女、宦官、內侍,大戶人家的僕佣、雜役,護院,甚至還有街頭的乞丐,被困住在城內的客棧的過往商旅也都被強征入伍,統一管理起來,如此一來管理這些人的主將可就更讓人撓頭了。
畢竟兀術心里也清楚這五十萬民夫里面趙斌的暗衛不在少數,稍有差池自己就是萬劫不復,所以最後兀術索性用了一位也不親近之人,從而將這五十萬大軍整體隔離在自己的布置之外,而此人正是那撻懶之子完顏烏達補,也正是如今內城門前迎接兀術之人。
說話間,兀術雙腳磕鐙催馬上前,與那烏達補並肩而立,緩步向城內走去,隨即開始傳發一道道號令,調動民兵將外城的糧草具都運入內城之中,而烏達補跟在一旁卻是一言不發。
這下黃龍府城內可算是熱鬧起來了,十萬兵卒,五十萬民夫幾乎全都忙碌起來。
好一派龍爭虎斗、人仰馬翻的喧騰景象!
且往那外城城牆上看,隨著北伐軍一輪輪的沖殺,此時早已成了一片修羅殺場。但見箭矢如飛蝗蔽日,滾木 石似驚雷落地,守城的金兵有那因為來回搬運物資吃力,此時一個個甚至都卸去了衣甲哎,再那里赤膊忙碌,汗珠子砸在青磚上濺起血色的水花。
那邊廂旋風炮依舊輪轉如風,巨石、碎石、魂瓶、鐵蒺藜帶著嘯音砸向城下,城下大軍也隨即發出淒厲慘嚎。尤其是隨著攻勢越來越久,北伐軍越靠近黃龍府城,這真正受傷的軍士也在漸漸增多。
那邊廂一個金人校尉揮刀高聲嘶吼︰“滾油!快添滾油!西垛口這邊要上來了!”——這喊聲未落,早有壯漢扛著油桶踉蹌奔來,熱油澆下時帶起陣陣焦臭的油煙。
城下的軍士又並非真的要攻城沖殺,自然是早早躲去兩邊,可卻也有不少被落地的油滴傷到。
再看城牆內側,簡直是螞蟻搬家般的忙亂!數以萬計的民兵推著獨輪車,扛著麻包,如潮水般涌向內城。新割的糧草捆垛得比房檐還高,壓得車軸\"吱呀\"亂叫。
也不怪這大金有縱橫北地的能為,一個年過五旬之人竟能獨自扛著三袋粟米,汗濕的脊梁在夕陽之下下閃著古銅色的光。
突然\"轟\"的一聲巨響,外城糧囤被城外的一顆投石擊中,金黃的谷粒如瀑布傾瀉,竟有婦人慌忙用衣襟兜搶糧食,畢竟黃龍府外的情形這些人也是心知肚明,多留一顆糧食,沒準就能多挺一日。
正這忙亂關頭,忽見西街口竄出兩隊人馬。左邊是守城戰兵,披甲執銳;右邊是民兵壯丁,只有簡單的護身衣甲,卻並無兵刃在手。
兩撥人同時撲向牆角那堆蒙塵的物件——好家伙!竟是三架嶄新的床弩!
這邊戰兵頭目瞪眼大喝︰“奉宗賢大人帥令,床弩即刻運上城牆!”
那民兵隊正卻梗著脖子︰“都帥有令,所有重器一律轉入內城!以免外城破後,資敵傷民,外城要用需由內城統一調配!”
兩下里各不相讓,竟在街心推搡起來,有個戰兵剛要抽刀恐嚇,卻被老民兵一捆草料砸個趔趄,可那邊民兵一砸之後也是身形栽倒,兩邊人馬好一場混亂,可那些物資卻是半步也沒移動。
不過這也只是城內一角,卻與大局無礙,再說城牆之上的按出海和宗賢兩人,看著城外一輪輪沖殺的北伐軍,和天邊漸斜的夕陽,兩人眼中忽然閃過一抹寒意。
卻听宗賢緩緩說道︰“按出海,這麼打下去不是辦法,宋人這都是第七輪進攻了,我看那些傷兵死人怕是不下八萬之數了,可是這攻勢竟然還沒有半分減緩,你我當用些雷霆手段了,不然咱們的物資遲早撐不住!”
按出海聞言咧嘴笑道,“好 ,如此便用某那焚天弩!也讓宋人見識一下咱們弄火的本事!”
說完按出海沖著身後一擺手,但見十二架奇形巨弩推上城頭,這弩形如巨蠍,腹藏銅管,有兵士捧著葫蘆將火油倒入其中,待將一切準備妥當後,按出海手往下落,軍卒們猛拉機括,但听霹靂巨響,十二道巨箭急射而出,箭上燃著熊熊烈火,直奔城下大軍而去。
利涉城頭的趙斌見此一幕,急忙擺手招呼道︰“岳帥、韓帥,火候差不多了,天色也晚了,鳴金收兵吧,這場大戲也該落幕了,誘出金人這一樣利器,今日你我也算收獲不淺!”
“金人這機關厲害啊,頗有幾分馮將軍六龍火箭的意思啊!”
隨著韓世忠話音落下,那邊十二支巨箭砸落在地,隨即竟然爆裂開來,一支巨箭四散便是一處火海,十二處就是十二團烈焰升起,如此一來就算眾軍一直小心防備,可還是有不少軍卒死在當場。
看的趙斌是一陣心疼,但這卻也是再所難免,同時趙斌的嘴上也在回答韓世忠的疑問,“馮將軍畢竟曾為遼將,那六龍火箭也是在城頭駐守時所得,遼人之間曾經倚為重寶,互相傳看,如今大金得了大遼的基業,許是也听聞那箭玄奇,從而仿制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