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
在一家酒肆的包間內。
王 雙手負背的走了進去,里面等著的正是甦我蝦夷。
他看見王 來,立馬起身笑著迎接︰“王大夫,事情如何了?”
昨日才去拜訪王 ,沒想到今日便收到了王 的來信,說是要見面聊,這很明顯是有消息了呀。
沒想到速度如此之快。
甦我蝦夷來長安城已經半月有余,這次可是帶著使命來的。
想要和大唐皇帝談談關于那十余座城池一事,過去這麼多年了,大唐皇帝總該消氣了吧?
何況一到長安城,听說魏王監國,甦我蝦夷覺得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絕對不能錯過,所以便大手一揮,把這次帶來的所有珍寶全都拿來賄賂官員了。
王 甩了甩手,坐在了首位。
如今長安城的酒肆,裝修都和大唐會所學習,所以都安置了包間。
自從平康坊被太子殿下轉走了,他們酒肆的生意可謂是越來越好了。
“辦妥了,不過有一個要求。”王 抿了口茶,勾唇一笑。
要求?
甦我蝦夷現在別說一個要求了,十個要求都可以。
“王大夫,什麼要求?”
“這一次你肯定帶了不少好東西來吧?”王 邪魅一笑。
甦我蝦夷一愣,心中暗罵老匹夫。
這胃口真大,給王 送了價值數千貫的東西還不滿足,還要?
不料王 看透了甦我蝦夷的心思,連忙擺手道︰“這可不是某要,而是給魏王殿下的。”
“你也知道,如今魏王殿下監國,可一輩子也就一次機會,嘿嘿,若是你想要見魏王殿下,,魏王殿下也開出了條件。”
“你所帶來的東西也不需要各種去找門路了,直接全給魏王殿下,魏王殿下就與你見一面如何?”
條件開了,王 又不急不緩的喝起了茶。
等待著甦我蝦夷的回復。
而甦我蝦夷眉頭瞬間蹙起,怎麼感覺魏王更像是強盜,倒不像是監國的皇子?
面前這人更像是海盜,不像是大唐的官員。
明搶還說的如此冠冕堂皇。
可自己有任務在身,肯定要先見到人,甦我蝦夷咬了咬牙道︰“成,這一次我帶來了價值數萬貫的珍寶,只要魏王殿下喜歡,我可以全都送給魏王殿下。”
罷了罷了,就當破財免災了。
破了此財,稍後的事或許也好談不是。
交易達成。
三日後。
王 便帶著珍寶去甘露殿找魏王了,不由得李泰高興極了。
看著琳瑯滿目的珍寶,雖然知道這里肯定不止這些,但知道王 替自己辦事,不給別人點好處,以後便無人給你辦事了。
李泰大手一揮道︰“既然甦我瞎子如此有誠意,那本王就見上一見,哈哈哈。”
“喏。”王 也是一副奸笑的樣子。
周圍的內侍看李泰和王 的樣子,感覺完全變了,當初陛下在的時候,甘露殿可不會出現這樣的表情和笑聲。
可他們只是底層人物,看一眼就不敢多看了,生怕惹了麻煩。
當日,李泰便就宴請甦我蝦夷。
還請了李恪和高士廉等大臣陪同。
李泰也不傻,王 如此討好自己,無非就是想要拉自己去五姓七望的陣營,能夠讓自己和太子可以爭一爭。
以前或許他有這樣的想法,可這兩個月的日子讓他無比的煩惱,覺得這龍椅也不是那麼好坐的,突然就不是很想爭了。
所以請了高士廉過來,長孫無忌是關隴士族的首腦,那麼高士廉就是核心人物。
王 是五姓七望。
這正好相對應,讓李恪來,也是代表了太子。
誰不知道李恪現在在為太子做事。
三方鼎立。
李泰越看今晚這晚宴,就越覺得自己,怎麼這麼的聰明。
越看越滿意。
“今日宴請倭國使臣,也算是大唐彰顯大唐禮儀之邦,今晚務必要盡興。”李泰帶頭先喝了一杯酒。
這才是他想要的日子,吃吃喝喝,作作詩詞,好不快哉。
甦我蝦夷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魏王,立即起身行禮道︰“外臣甦我蝦夷多謝大唐魏王殿下盛情款待。”
表現得非常卑躬屈膝。
李泰看了眼矮冬瓜一般的甦我蝦夷,差點一口酒噴出來。
怎麼會有如此急矮的人?
之前听聞還不信,如今一見,還真是不得不信啊。
可表面,他還要維持嚴肅。
“好好好。”李泰放下了酒杯,看向了甦我蝦夷道︰“听聞你到處托關系想要見本王,今日見到了本王,想要說什麼便直接說吧。”
屬實是李泰看見甦我蝦夷就反胃,不是很想看見矮冬瓜。
食欲都沒有了。
甦我蝦夷並不知道李泰的想法,覺得自己機會來了,連忙便道︰“五年前,天朝大唐替倭國保管了十余座城池,如今這十余座城池安定繁榮,我舒明天皇特遣外臣來,想詢問大唐能否歸還十余座城池。”
“我舒明天皇承諾,願永遠供奉大唐為天朝上國,以大唐為尊。”
聞言的李泰瞬間眼神變得犀利起來。
~
李泰一拍案幾,憤怒道︰“放肆。”
“魏王殿下恕罪。”甦我蝦夷頓時被嚇了一跳,匍匐在地不敢起身。
怎麼就一言不合生氣了?
李泰起身,走到了甦我蝦夷面前道︰“那十余座城池是大唐將士用血換來的,什麼叫大唐保管?豈是你們說要拿走就拿走的?”
一旁的王 也是嚇了一跳,沒想到甦我蝦夷要見李泰,說的是這件事。
他頓時後悔極了。
包括在座的李恪和高士廉,都眯著眼看向了甦我蝦夷。
感覺這倭國的使臣,真是不要臉。
當初打了敗仗,割讓城池是他們的主意,沒想到如今卻大言不慚的說要回去。
甦我蝦夷頭抵著地,咬著牙艱難道︰“若是魏王殿下不滿意,我們還可以商量,只要大唐開出條件,如何才能歸還十余座城池,我們倭國皆能答應。”
沒辦法,甦我蝦夷也是苦啊。
如今大唐通寶不斷的流向倭國,倭國市面上已經將大唐通寶當成了貨幣使用。
而且大唐的商賈每年將大批的貨物運去倭國,倭國百姓如今已經開始適應這樣的生活了。
這是舒明天皇不想看見的。
奈何打也打不過大唐,只能試著談條件。
這倒是讓李泰有些意外。
什麼條件都能答應?
李泰雙手負背走回了首位,開始沉思了起來。
這不是一件小事,可似乎對大唐來說也不是壞事。
倭國在千里之遙,他為了見甦我蝦夷也是做過功課的,知道大唐如今有海軍駐守那些城池。
如此之遠,還要駐守城池,耗費不小。
現在倭國可以提條件換回十余座城池,一邊可以減少大唐的耗費,還能拿到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此事不是本王能做主的,你的請求本王已經知曉,待本王給陛下去信詢問清楚,再答復與你。”
李泰給了旁邊的內侍一個眼神︰“送倭國使臣回鴻臚寺休息。”
特意把鴻臚寺三個字咬了重了些。
“喏。”內侍領命,喊來兩個侍衛就將甦我蝦夷拖下去了。
殿內只剩下了李泰、李恪和大臣們。
李泰忽然問道︰“你們怎麼看這事?”
聞言,高士廉第一個不贊同。
“魏王殿下,當初打下這十余座城池,可是耗費了巨大的代價,十萬海軍傾巢而出,如今豈是倭國想要回去就要回去的?”
“沒錯。”李恪也表態道︰“此事就算上奏給陛下,陛下恐怕也不會同意。”
最主要是太子不同意,李恪沒有說出來而已。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太子對倭國的態度非常強硬,哪怕得罪了滿朝文武,都不惜要出兵倭國。
李泰微微頷首。
心里也有了計較。
這種事情若是上奏李世民,說不定還會被罵一頓。
既然如此,那就當沒發生過。
李泰端起酒杯和高士廉等人開始推杯換盞起來。
“雖然倭國使臣不在了,但如此宴會也不能浪費了,來,本王帶頭,滿飲。”
“多謝魏王殿下。”大臣們也是高興的舉起了杯。
說的沒錯。
招待倭國使臣的宴會,倭國使臣不在了也不能浪費,不符合大唐節省的傳統不是。
理由給自己找的都不錯。
若是李承乾在的話,肯定當場就要發飆了。
喝著他釀的酒,吃著他發明的炒菜,心里卻是在罵著他太子。
今日在的都是五姓七望和關隴士族的官員,各個喝多了都對李承乾氣憤不已,各種發牢騷。
听的李泰連連點頭,也非常的認同。
李恪沒有喝多,而是看著這種場面,他氣憤的不行,巴不得把這里的情況一一告知李承乾。
看這群人敢不敢當面這麼說李承乾。
可最終他還是按捺了下來,楊妃的話一直環繞在他的腦海。
“雖然你和太子關系較近,但也不能得罪朝中權貴,以免引火燒身。”
從小因為血脈的問題,李恪備受關注,一直不敢越矩,生怕被人詬病。
直到李承乾讓他去管研發車間,他才覺得自己也是一個正常人,而不是大臣們口中所說的那樣,他也可以如正常人一樣活著。
但這兩個月,李泰又回到了從小膽戰心驚的日子。
認為周圍的目光都不是那麼的友善,哪怕是李泰這個兄弟,也是各種提防自己,讓李恪很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