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听見動靜怕出事,跑出來看。
才發現事情倒是沒出,而是尉遲敬德和程咬金纏著李世民,說要試試這大唐的新式武器。
“陛下,給俺老程試試唄。”
“去去去,啥你都想試試,這東西你能玩兒明白嗎?”
“陛下,俺可是秦王持弓尉遲敬德持茅打遍天下無敵手,這您都會了,是不是也該教教俺?”
“去去去,哪次不是你有危險的時候,朕射箭給你解得圍。”
。。。。。。
就看三個大男人在那里你爭我搶的。
李承乾覺得辣眼楮。
“子彈就這麼多,打完了可沒了。”
一盆涼水從頭澆到尾,這可把李世民說的更加舍不得了。
“听見沒,沒子彈了,打不了了。”
雖然關系好,可李世民怎麼說也是皇帝,小打小鬧可以,真要急眼,尉遲敬德和程咬金也不是蠢人。
哼。
李世民看二人不爭搶了,頓時牛氣了起來。
拿起槍對準了靶子。
砰砰砰~
又是連開三槍,直接命中靶心。
可把李世民高興壞了。
“哈哈哈,好東西,好東西,這東西可比弓箭順手多了。”
這話說的李承乾無語死了。
能不順手嗎?
當初嫌棄火槍嫌棄的要命,如今知道槍的好處了?
還搶起來了。
就這樣,李世民和一眾人在造船廠待了足足三日。
黑宗哲也是帶著十幾號人連夜給李世民制作出來幾十顆子彈。
另外一邊。
長安城,太極宮。
李泰已經監國兩月有余,剛開始還興致勃勃,可每日看著如此之多的奏折,他頭大的不行。
在甘露殿內,看著李恪道。
“李恪,你可是輔助本王監國的,今日的奏折你來批。”
不料李恪早就看透了李泰的心思,昂著頭道︰“我今日要去刑部盯著尹阿鼠的案子,這是阿兄和父皇親自交代要辦的案子,必須要親自盯著。”
實則,尹阿鼠的案子昨日就了結了,把這些年特供茶的利潤全數都吐了出來,另外還罰沒了家產,如今人在長安城大街上像過街老鼠一般。
李泰瞬間沒了脾氣,本來還想拿捏拿捏李恪,可看情況是拿捏不了了。
看著成堆的奏折,他頭疼不已。
與此同時,小黃門內侍匆匆跑進來拱手道︰“魏王殿下,王 王大夫求見。”
王 ?
“王大夫所來何事?”李泰蹙眉問道。
就連李恪也警惕了起來,名義上是李泰監國,他輔佐,可清楚的人都知道,這是太子李承乾想讓李泰知難而退。
可就是李泰監國的這兩個多月里,五姓七望的官員頻繁的來求見李泰。
而且每次見面的時候,李泰都會支開他李恪。
非常的有嫌疑。
就連母妃都說五姓七望不安好心,切勿和他們走的太近。
小黃門內侍搖搖頭︰“不知。”
李泰想了想,看向李恪道︰“李恪,你就先下去吧,有事本王再喊你。”
“喏。”李恪領命退出了甘露殿。
在外面看見了王 ,眼神深邃了幾分。
王 也看見了李恪,露出了一排黃牙,看上去心情很是不錯。
“宣王 。”
听見小黃門內侍的話,王 笑容更燦爛了,小跑著就走進了甘露殿。
李恪看著王 的背影蹙眉,百思不得其解。
想了想,還是去了後宮找楊妃商議。
甘露殿內。
李泰看著王 ,有些不耐煩的說道︰“王 ,本王不是說過了嗎?你的建議不予采納,怎麼又來了。”
“啟稟魏王,臣這次來不是關于上次的事情。”王 笑道。
“哦?”李泰挑了挑眉,奇怪道︰“真的不是為了上次的事情來的?”
雖然李泰想跟李承乾作對,可那也是因為不甘心在作祟。
明知道李承乾的大唐集團如日中天,這個時候去蹙眉頭,豈不是找死。
何況自己只是監國,還不是太子呢。
王 連忙點頭,往甘露殿外看看,發現兩個內侍就站在門外,便上前兩步輕聲道︰“魏王,倭國使臣甦我蝦夷來長安了,听說求見魏王,魏王多次都未應允?”
想了想,好像是有這麼回事,李泰便點頭道︰“沒錯,听說倭國那個遣唐使甦我瞎子,是為了大唐佔據倭國十數座城池而來。”
“那都是大唐的疆土,有什麼好談的,本王就沒見,有問題嗎?”
話說的非常霸氣,就如同一個戰勝國見不見戰敗國的使臣,要看心情一般。
王 立馬笑道︰“魏王有所不知,如今甦我蝦夷在長安城拜訪各個大臣,而且都奉上了重禮。”
“听說只為見魏王一面。”
重禮?
李泰听後,眉頭又是一挑︰“只為了見本王一面?”
這種虛榮心,立馬讓他瞬身舒暢了起來。
可並未表現出來。
王 連連點頭︰“魏王殿下,你說甦我蝦夷給我朝官員送禮只為了見您,為何不直接讓他給您送禮,反正只是見一面而已。”
嗯?
這想法新奇的很。
李泰似乎覺得很有道理,摸著下巴想了想,問出了一個最關心的問題道︰“就算如此,總不能是本王直接去開口要吧?”
“那自然不需要魏王親自出面,此事可以交由臣來處理啊。”王 兩眼放光,貪婪的說道。
聞言的李泰覺得主意不錯,不需要自己出面,由王 替自己收下那些禮,無非就是見一面,這也沒什麼。
不少的官員不都這樣操作的嗎?
“成,這事就交由你去辦。”
“多謝魏王殿下。”王 計謀得逞,自然是高興不已。
後宮。
楊妃正在休息,李恪並未讓侍女通報,而是坐在了偏殿等著。
直到日近黃昏,才有侍女來喊李恪。
走進殿內,李恪給楊妃行禮道︰“拜見母妃。”
“起來吧。”楊妃這段時日不是睡覺,就是待在殿內,也不出去走動。
感覺無趣極了,想去找其他妃嬪說說話,不料那些妃嬪也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如今的後花園都沒人去了。
沒有陛下在,她們似乎都慵懶了許多。
也就是韋貴妃有時候會召集大家坐一坐,可次數多了,也就那樣,韋貴妃也就懶得召集了。
楊妃看李恪起身,慵懶的問道︰“怎麼了,前朝的事都忙完了?”
“啟稟母妃,都忙完了。”李恪想了想,隨後說了自己來的目的︰“母後,兒臣今日在甘露殿外踫見王 了。”
“哦?王 ?”楊妃正閑來無事,有事情打听也來了興趣。
“不錯,而且看王 的樣子似乎挺高興的。”
這話倒是讓楊妃思考了起來。
身為五姓七望太原王氏,長安分支的家主,能讓王 開心的必定不是小事。
“就沒說是什麼事?”楊妃故意問道。
其實問也白問,這兩個月,她算是看出來了,李泰根本不待見李恪。
也就太子在的時候,對李恪還會委以重任。
如此說來,楊妃倒是有些想念太子在的時候了,最起碼自己兒子能夠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果不其然,李恪緩緩搖頭︰“听說王 來了,李泰便讓我先離開了。”
哼~
楊妃不易察覺的一個冷哼,聲音極輕,若是不注意听根本听不見。
畢竟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不滿的情緒不會輕易表現出來。
隨後轉開了話題道︰“听說倭國來了一個使臣,正到處上門送禮呢,就沒有去拜訪一下你嗎?”
李恪一愣。
這不是說王 和李泰的事情嗎?
怎麼提到倭國使臣了?
不過李恪還是搖搖頭︰“並沒有。”
但他知道倭國使臣來的事情,說是求見了幾次,李泰都沒有見。
讓李恪認為,李泰監國有些不負責。
好歹倭國來的也是使臣,該見一下還是要見一下,雖然大唐對倭國並不重視。
楊妃瞥了眼李恪胡思亂想的情緒,抿了抿唇嘆息道︰“恪兒,平日里看你如此聰慧,你怎麼就不明白呢?”
明白什麼?
這話把李恪說懵了。
楊妃端起了茶杯,輕抿一口解釋道︰“倭國使臣肯定是去拜訪過王 ,收了莫大的好處,王 去找李泰想必也就是為了此事。”
“若是太子在這兒,恐怕他立馬就會想到這一點,你跟太子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啊。”
語氣中有失落,同時也是慶幸。
還好李恪不跟李承乾爭太子之位,不然的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李恪瞬間好像反應過來了,也听懂了楊妃話中的含義。
“母妃,阿兄是太子,自然想的比孩兒更加的細膩。所謂在其位謀其政,孩兒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自然想的沒有那麼多。”
“不過听母妃如此一說,兒臣倒是想到了,倭國使臣甦我蝦夷確實來了長安,而且也說要求見李泰,可被李泰給拒絕了。”
楊妃微微頷首。
之前還有想法,可如今覺得這樣就挺好,李恪和太子關系不錯,將來太子即位,李恪想必也不會成為太子的眼中釘肉中刺。
“多和太子學學吧,快用晚膳了,你要不要留下一起用膳?”
說到這里,楊妃喃喃道︰“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