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
日復一日就這樣過去。
大軍也是到達了鄯州,和秦瓊的大軍會合。
還有突厥李道宗帶過來的五萬大軍。
整合成了二十萬大軍。
陣仗之大,引得吐谷渾斥候不停的在鄯州周圍活動。
抓斥候都抓了幾十號人。
問不出有用的價值,一律都作為戰俘給關進了地牢。
身在長安的李靖也是了解了來龍去脈,吐谷渾之戰必定是要打的,而且還是李承乾一力促成。
就像是倭國一般。
只是和倭國不同的是,李承乾要一舉拿下整個吐谷渾。
李靖加急給李承乾去信,說了關于慕容伏允的一些戰術和作戰風格。
不得不說,李靖是大唐唯一一個全能統帥。
因為其余的將軍幾乎只是熟悉周圍幾個國度將軍的用兵之法,可李靖是做過深刻研究的,把周圍所有的名將都牢記于心。
總是能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
李承乾也不藏私,直接將信交給了段志玄。
收到李靖的信,看信中對吐谷渾的破解之法,段志玄兩眼放光。
當時就夸李靖乃軍神之類的話。
李承乾也不覺得稀奇,而是繼續和李靖保持信件來往。
慢慢的李承乾還透露了自己的野心。
使得李靖多次上書,要求請戰。
這可是大機緣啊。
打完吐谷渾,還要去打薛延陀、回紇。
若是不能去打這一仗,恐怕李靖這輩子死都不瞑目。
因為他很清楚,打完這仗,要是贏了,未來幾十年,大唐都不會有大的戰役了。
周圍宵小絕對會畏懼大唐。
這是大唐至關重要的時刻,他身為大唐軍神怎麼能不參加。
可李世民就是壓著李靖的請戰書,一直不給回復。
弄的李靖都想單槍匹馬去了。
鄯州。
李承乾不作停歇,第一時間叫來了鄭玄毅。
當初在鄯州可是囤積了不少糧草,可以說大唐第三大糧倉就在鄯州。
提前布局,知道要打這一仗,那麼糧食不可能一直從長安城千里迢迢運來鄯州。
“這兩年囤積的糧草可還在?”
“回稟太子殿下,某等早就等這一日了,糧草早已準備齊全,近年來順豐鏢在鄯州也是囤積了馬匹千匹,以備不時之需。”鄭玄毅拱手道。
他很清楚,馬匹不止要用于運送貨物,還需要打仗所需。
所以在鄯州的順豐鏢局,馬匹已經超過千匹,駱駝什麼的也有數百匹。
這里的馬匹和駱駝可要比長安城便宜許多。
李承乾對于鄭玄毅的未雨綢繆非常的滿意,頷首道︰“江夏郡王從突厥帶過來駿馬五萬匹,這兩年突厥那邊管理的還是不錯的,最起碼富裕了不少,馬匹更是不缺。”
“這樣,你將糧食和馬匹都送往軍需官那里,告訴他們,長安的糧食暫時別運了,先把囤的糧食吃了。”
“另外吐谷渾內部的輿圖這些,都統計好,送往軍營大帳。”
“告訴順豐鏢局,要和長安城保持聯系,彈藥絕對不能緊缺,不管如何,哪怕是下刀子,彈藥都要供給上來。”
“喏。”鄭玄毅等這一日已經等了三年了。
終于來了。
他知道,一旦開戰,那麼這邊的工廠都會受到影響。
可累積三年,都是為了今日。
這里的商賈都有鄭玄毅的人,他們出去行商,更多的是勘探地形和他國的防守情況。
等大唐打贏了,他鄭玄毅的任務也就圓滿完成,可以回長安城了。
想法是非常的好,可現實是非常的殘酷。
不說別的,就這一次的仗,恐怕沒個三年五載不會結束。
打完吐谷渾,還要去打薛延陀和回紇。
要是中途有人插手,李承乾不介意一起收拾了。
手握二十萬兵馬,若是吐谷渾贏了,朝廷那邊還有二十萬。
四十萬,別說打薛延陀和回紇了,西域三十國都能夠收拾了。
只是暫時沒必要。
西域三十國的背後就是西突厥,若是不解決西突厥,拿到了那些土地,還需要派重兵把守,得不償失。
所以李承乾在沒有火車的情況下,說不準就能夠延展到西域三十國。
最起碼要幾十年的時間。
“太子殿下,江夏郡王、樊國公和翼國公請您過去議事。”紇干承基拱手道。
李承乾點點頭,起身對鄭玄毅道︰“你先去準備吧。”
“喏。”
軍營大帳。
三方主將到場,按照聖旨的意思,由段志玄為主將。
李道宗和秦瓊為輔助。
對此,李承乾沒什麼意見。
而是听著三人開始爭議,到底什麼時候進攻,進攻哪里。
爭吵了足足半個時辰。
還派出了不少斥候,探查情況。
“翼國公,你那邊難道就沒有吐谷渾的情況嗎?”段志玄蹙眉問道。
對于這樣的結果他有些不滿。
一問三不知。
秦瓊也是有些尷尬道︰“斥候倒是派出去幾波,但均未探查到有用的情況,自從夜襲鄯州城後,吐谷渾變動非常的頻繁。”
“听聞慕容伏允將兵權交給了天柱王,天柱王一接過兵權,就變動了吐谷渾的防務。”
李道宗也是蹙眉。
覺得這慕容伏允,莫非是昏庸了?
還是說被挾持了?
兵權怎麼能交給一個異姓王?
就在此時,鄯州刺史李玄運來了。
“將軍,外面有一個叫李玄運的求見。”
李玄運?
秦瓊抬頭看向李道宗和段志玄道︰“李玄運是鄯州刺史。”
他便二人早來鄯州,知道的情況也詳細一些。
“他來做什麼?”段志玄不解的問道。
不等秦瓊開口說話,李承乾冷不丁的道︰“李玄運,鄯州刺史,曾上奏折提過吐谷渾的情況,說是吐谷渾的良馬都在西海放牧,如果輕兵出擊,可以取得大利。”
哦豁。
這不就抓到時機了嗎?
段志玄和李道宗、秦瓊都是戰場老將。
很明顯的想到了一起去。
身為主將,段志玄立馬道︰“快快有請。”
士卒拱手退下︰“喏。”
雖然有李承乾這話,但段志玄第一次統帥如此之大的仗,還是要小心為上。
等李玄運來了後,第一時間對李承乾拱手道︰“拜見太子殿下。”
太子出征已經不是秘密。
不止大唐各地的官員都知曉了,就連吐谷渾都知曉了。
此時的天柱王恐怕在想怎麼抓住大唐太子解決禍端。
可李承乾不可能如他意。
畢竟這一次,他可沒想過離開大軍營帳。
“起來吧。”李承乾道︰“孤曾見過,李刺史上奏折提到吐谷渾的良駒都在西海放牧,此事是否屬實?”
一提到這件事,李玄運神情激動了起來。
沒想到自己的奏折竟然被太子殿下看到了,還記在了心里。
“回稟太子殿下,此事千真萬確。吐谷渾境內最大的水源地就在西海附近,也是放牧的最佳之地,草也是最為茂盛,此次臣來,也是為了提醒太子殿下這件事。”
李承乾听後,看向了段志玄、李道宗、秦瓊三人。
三人也瞬間明白了。
“多謝李刺史跑一趟了,某答應了這一仗定當給李刺史請功,請李刺史喝酒。”段志玄抱拳道。
李玄運在官場深耕這麼多年,怎麼會看不懂。
這是逐客了。
“那下官便先告退了。”李玄運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誰也不知道他內心想什麼。
倒是段志玄指了指輿圖上的西海位置道︰“此處確實是放牧絕佳之地,若是能夠派出騎兵突襲,確實不為上上之策。”
打仗說的就是氣勢。
先拿下第一仗的勝利,大大的鼓舞士氣,是所有將軍都會做的。
李道宗和秦瓊沒意見。
前者還道︰“此次某從突厥帶來五萬匹駿馬,都是精心挑選的,可以派上用場了。”
“嗯,五萬騎兵,一輩子都未曾打過這樣的富裕仗,哈哈。”秦瓊笑道。
“是啊。”
段志玄看了眼李承乾,心中也是竊喜。
陛下如此下功夫,恐怕他們都是沾了太子殿下的光啊。
出手如此闊綽。
時機不等人,三人商定後,決定大軍前進三十里扎營。
三十里已經是吐谷渾地盤了,也是為了吸引吐谷渾的視線。
另外派出兩萬騎兵去進攻西海,爭取首戰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