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得知吐谷渾使臣竟然如此硬氣,當即就怒道︰“出兵。”
滿朝文武,雖然內斗不斷,但是得知大唐禮儀之邦一切按照禮儀來辦,聯盟國提案也交了,可對方不知好歹,那只能是要打一仗了。
如今的大唐不缺糧食,供給大軍還是綽綽有余。
接下來,大唐這台現在世上最大的戰爭機器瞬間啟動。
各方都在為兵部開路燈。
戶部早早的便將糧食預備好,而且還主動的去大唐集團,結算了出征倭國的糧食款項。
不得不說,李承乾知道這消息都意外之極。
戴冑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懂事了。
自己都沒催呢,他竟然主動去結算了款項。
幾十萬貫入袋,李承乾的底氣更足了。
在出征前,李世民喊來了李承乾詢問。
“太子,此次出征吐谷渾,有何難出否?”李世民帶著關心的語氣問道。
這讓李承乾非常的不習慣。
看著李世民久久不語。
二人便大眼對小眼就這麼看著。
周圍的內侍也是覺得奇怪,偷偷抬頭看了眼一言不發的太子。
陛下問話,太子怎麼不應聲啊。
良久,李承乾看李世民沒別的意思,便搖頭道︰“父皇,兒臣一切以大唐國事為重,哪怕有困難,兒臣也是定當全力以赴,報效大唐,報效百姓,報效朝廷。”
“好,哈哈哈。”李世民听見這話很開心。
隨即轉移話題道︰“朕看了,你寫的那篇文章,這是你寫的嗎?”
額......
不是我寫的,還能是誰寫的?
再說了,就這個時代,誰能寫出這麼紅色的話來?
“回稟父皇,是兒臣寫的。”李承乾內心吐槽著拱手道。
李世民听後更開心了。
“虎父無犬子,你有這樣的想法,很好,朕很欣慰,哈哈哈。”
額......
李承乾都想去掏耳朵了,懷疑自己是不是听錯了什麼?
剛才李世民是在夸自己嗎?
不,肯定是自己听錯了。
李世民不知道李承乾內心所想,而是說道︰“此次出征吐谷渾,一定要給慕容伏允一個教訓。”
“朕已經下旨,讓段志玄領兵出擊吐谷渾,李道宗為鄯善道行軍大總管,從突厥的側翼包抄吐谷渾。”
“如今李靖還未回京,你看此事要不要等李靖回京再說?”
看似詢問。
實則是拷問。
這題李承乾會,咳嗽兩聲,看著巨大的輿圖道︰“父皇,兒臣覺得這樣安排就行,李師舟車勞頓,剛回長安,就要啟程實在難為他了。”
“大唐兵多將廣,收拾吐谷渾罷了,無需李師傅出手。”
說到這里,他直接拱手對李世民恭敬道︰“兒臣願為督軍,有兒臣前往,一定收復吐谷渾。”
嗯?
听見李承乾又要親自領軍,李世民眉頭一簇,有些不喜。
但最後收復二字,讓李世民有些不解。
“為何是收復?”
李承乾嘿嘿一笑,看李世民問了,那他自然是真誠的回道︰“父皇,吐谷渾本就是華夏之地,大唐出兵其一是吐谷渾背信棄義,暗地偷襲不成。其二則是大唐要問鼎天下,故土怎能不收復?”
听到這話的李世民一愣。
隨即哈哈大笑,指了指李承乾,臉色便黑了下來。
“你別以為朕不知道,偷偷讓人給鄭玄毅送了信,讓他去截殺吐谷渾商隊,而且還留下了大唐的名號。截殺商隊就算了,竟然還帶著火藥去炸吐谷渾軍營。”
說到這里,李世民更火大了︰“朕還說吐谷渾怎麼就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夜襲鄯州,原來都是你搞的鬼。”
額......
見被拆穿了,李承乾只能尷尬一笑。
“呵呵,父皇息怒,父皇息怒,此事是兒臣著急了些,竟然露出了這麼多馬腳。”
說完抱歉的話,他的腰桿也直了,義正言辭道︰“吐谷渾狼子野心,如今不打,過幾年父皇肯定也會出兵,早打晚打都是打。”
“打完吐谷渾,順勢收回整個河西走廊,剿滅劫匪,讓西域商道更安全。”李承乾指了指突厥的位置道︰“父皇,兒臣也不瞞著你,此次要是順利打下吐谷渾,兒臣不止要活捉慕容伏允,還要去薛延陀和回紇會一會。”
“如今薛延陀和回紇關系密切,但兒臣覺得回紇狼子野心,一旦大唐做大,出兵薛延陀之際,他必定會馳援薛延陀,最終吞並薛延陀,如此一來,那麼回紇的疆土就和大唐相等,到那時,大唐再想要解決這一麻煩,就難了。”
“兒臣覺得北方之地上千年的爭斗是時候該結束了。”李承乾一掌拍在輿圖之上。
掌下包含了薛延陀、回紇、韋室、韃靼、高句麗等國。
李世民看著輿圖,倒吸了一口冷氣,但還算淡定。
可張阿難卻瞪大了眼,不淡定了。
他听見了什麼?
太子殿下竟然要拿下整個北方?
李世民冷靜下來,嚴肅的問道︰“你可有把握?朕可以給你兩年時間,若你能解決了吐谷渾,兩年內必須拿下薛延陀,朝廷如今也只能支持你打這兩年的仗。”
能看出來,李承乾說到了李世民心坎里。
對于薛延陀,他恐怕早就惦記了。
也是,天可汗,怎麼會看不懂那邊的局勢。
只是兩年,李承乾沒有把握,領兵他都不熟悉,只能說試試。
“父皇,就像兒臣文章所寫,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既然知道他們狼子野心,那麼我們就不能置之不理。突厥已經養了三年的馬匹,若是朝廷在兒臣拿下吐谷渾後,補充二十萬兵馬,兒臣有信心將薛延陀拿下。”
即使拿不下,那也要打的薛延陀幾年內沒有還手之力,還要警告回紇一番。”
李世民滿意頷首。
他之所以同意李承乾要求,那也是因為這篇文章。
若是未來皇位交給李承乾,他相信李承乾會是一個很好的皇帝,而且考慮民生要比他周到,腦中也有不少好東西。
但一輩人能打的仗不能壓在李承乾一個人身上,如今他這個老子還在,那就要盡量的為李承乾 出一條路,換取大唐百年安寧。
“好,朕承諾于你,拿下吐谷渾,朕會在派兵二十萬助你一臂之力,另外讓藥師和敬德他們前去助力。”
“多謝父皇。”李承乾眼神忽然變得堅定起來。
這次出征吐谷渾,就帶了十五萬兵馬。
要是後續有二十萬兵馬,直接從突厥穿插去薛延陀,李承乾覺得小小薛延陀︰拿下。
回到東宮後。
李承乾便開始規劃起來了兩年計劃。
自己不在長安,恐怕不止兩年,先規劃兩年。
一些機床和生產機器,他必須要畫清楚,寫清楚交給黑達。
讓他們去研究,盡可能的在幾年時間里研究起來。
因為他覺得打完薛延陀的話,恐怕下一個收拾的就是回紇,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要打就一鍋端。
還有後勤這一塊,他打算交給王泉監督,馬周全權負責。
特別是炮彈和雷霆炮的供給絕對不能斷,哪怕潮州那邊戰船下海都可以先不送,必須要保障前線的彈藥充足。
緊接著就是糧食問題,提前囤好三年所需糧草,以免最後出問題。
林邑那邊防守不嚴密,要是敵人跟高句麗等國合作,斷糧道,到時候那就不是小事了。
十萬海軍加強沿海防線,訓練清剿海盜和一切來犯之敵。
準備這些東西,三天都忙不完。
只見東宮時不時就有馬匹進出,很忙碌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