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寧六年,五月十六,辰時剛過,金色的陽光灑在宏偉的乾陽殿上,給朱紅色的殿門和琉璃瓦都鍍上了一層耀眼的光輝。殿前的石獅子威嚴地蹲伏著,仿佛在守護著這至高無上的皇權。
乾陽殿內,巨大的銅鼎中香煙裊裊,彌漫著一股莊重而神秘的氣息。
殿頂的藻井雕刻精美,金龍盤旋,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
楊起端坐在龍椅之上,龍袍上的金線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他微微眯起眼楮,居高臨下地看著下面的文武百官。
這些大臣們身著朝服,按照品級依次站立,有的神情嚴肅,有的則微微低頭,似乎在思索著什麼。
楊起深吸一口氣,只覺一股豪氣在胸中激蕩。他緩緩站起身來,雙手撐在龍椅的扶手上,目光掃過每一位大臣,開口說道︰“各位愛卿,今日朝會,朕有一件大事要宣布。”
話音剛落,原本還有些輕微嘈雜的大殿瞬間安靜下來,安靜得仿佛一根針掉落地上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所有大臣都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豎起耳朵,眼楮緊緊地盯著楊起,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字。
御史大夫陳忠心中暗自揣測︰聖上突然如此鄭重其事,莫不是有什麼重大的決策?他不禁捏緊了手中的朝笏,手心都微微出了汗。
楊起看著下面一片寂靜的大臣們,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
他向前走了兩步,張開雙臂,激動地說道︰“朕準備改年號為鼎盛。
自今日開始,便是鼎盛元年五月十六!朕期望各位愛卿能與朕一同努力,讓我大秦如這年號一般,鼎盛萬年!”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炸開了鍋。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吏部尚書史鼎皺著眉頭,心中思索著改元之後人事方面可能會有的變動,他輕輕撫摸著下巴上的胡須,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戶部尚書秦業則在心里盤算著改元可能會對財政稅收等方面產生的影響,他的手指不自覺地在朝服上輕輕敲擊著。
禮部尚書劉晨反應最快,他第一個站了出來,雙手抱拳,彎腰行禮,大聲說道︰“臣等謹遵聖命!”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在大殿內回蕩。
見有人帶頭,剩下的大臣們也趕緊回過神來,紛紛跟著行禮,齊聲說道︰“臣等謹遵聖命!”那聲音整齊而響亮,震得大殿的屋梁似乎都在微微顫抖。
這時,兵部尚書楊虎向前邁了一步,抱拳說道︰“陛下,改元乃國之大事,如今我大秦周邊的附屬小國眾多,雖不能對我大秦造成什麼傷害,臣認為,該有的防範依然不能松懈!”
楊起點點頭,說道︰“楊愛卿所言極是。朕也正有此意,邊疆安穩乃國之根本。”
邢部尚書法秦也站了出來,說道︰“陛下,改元之後,律法方面也需進行一些梳理和完善,以適應新的時期。臣願帶領邢部眾人,對律法進行修訂。”
楊起贊許地看了法秦一眼,說道︰“法愛卿有心了。律法乃國之綱紀,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讓我大秦百姓在這鼎盛之世安居樂業。”
商部尚書林宇接著說道︰“陛下,改元之後,可鼓勵商業發展,開設更多的集市,促進貿易往來。
如此一來,我大秦的經濟必能更加繁榮。”
楊起笑著說︰“林愛卿說得好。商業繁榮也是我大秦鼎盛的重要標志之一。你可制定一些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商人來我大秦經商。”
這時,張御史站了出來,他叫張銘,平日里以直言敢諫著稱。他拱手說道︰“陛下,既然改元鼎盛,依臣之見,可開一次恩科,選拔更多的人才為我大秦效力。”
此言一出,大臣們又開始議論起來。吏部尚書史鼎說道︰“開恩科確實能選拔人才,但也需謹慎行事,要確保選拔過程公平公正,不能讓一些庸才混入官場。”
楊起思考了一會兒,說道︰“張御史所言有理。開恩科乃選拔人才的好辦法,史愛卿的擔憂也不無道理。
此事就由禮部和吏部共同商議,制定詳細的恩科方案,務必做到公平公正,為我大秦選拔出真正的人才。”
“臣遵旨!”劉晨和史鼎齊聲說道。
朝會在熱烈的討論中繼續進行著,大臣們紛紛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想法,楊起認真地傾听著,不時地點頭表示贊同。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每個人的身上,不知不覺,已到了午時。
楊起看著下面的大臣們,滿意地說道︰“今日朝會,各位愛卿都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
朕相信,只要我們君臣一心,我大秦必將在這鼎盛之年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今日朝會就到這里,各位愛卿退朝吧!”
大臣們再次行禮,然後有序地退出了乾陽殿。楊起站在龍椅旁,看著大臣們離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他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秦王朝必將如那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鼎盛萬年。
……
與此同時,翠柳宮內一片靜謐祥和。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下一片片光影,映照著蜿蜒的石子小路。五彩斑斕的花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散發出陣陣芬芳。
淑妃荀悅身著一襲淡粉色宮裝,外罩一層薄如蟬翼的紗衣,頭上簡單地插著幾支珠翠,更顯得溫婉動人。她正沿著小徑慢慢散步,雙手輕輕撫摸著高高隆起的肚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貼身宮女靈秀跟在淑妃身後,眼楮一刻也不敢離開淑妃,小心翼翼地說道︰“娘娘,您慢點走,可別累著了。這小皇子在您肚子里呀,肯定也盼著早點出來見您呢。”
淑妃輕輕一笑,說道︰“靈秀,你這小嘴兒就是甜。本宮呀,也盼著這孩子平平安安地來到這世上。”
突然,淑妃的笑容僵在了臉上,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雙手下意識地抓緊了肚子。她倒吸一口涼氣,驚呼道︰“哎喲……”
靈秀見狀,頓時慌了神,急忙上前扶住淑妃,聲音都有些顫抖了︰“娘娘,您這是怎麼了?是不是要生了?”
淑妃咬著嘴唇,強忍著疼痛說道︰“靈秀,快……快傳穩婆和太醫。”
靈秀慌慌張張地跑了出去,邊跑邊喊︰“來人吶!快去請穩婆和太醫!娘娘要生了!”
翠柳宮內頓時亂作一團,宮女們四處奔走,有的去請穩婆和太醫,有的去準備熱水和干淨的棉布。
穩婆和太醫很快就趕到了。穩婆熟練地將淑妃扶到床上,讓她躺好,然後開始檢查情況。太醫則在一旁搭著淑妃的脈,眉頭微微皺起。
穩婆安慰道︰“娘娘,您放寬心,這是要生了,是好事兒。您就听我的,一會兒疼的時候就用力,別憋著。”
淑妃點了點頭,雙手緊緊地抓著床單。每一陣疼痛襲來,她都覺得仿佛有無數根針在扎自己的肚子。汗水濕透了她的頭發,貼在臉頰上。
靈秀在一旁急得眼淚都快出來了,她緊緊握著淑妃的手,說道︰“娘娘,您一定要堅持住啊。小皇子一定會平平安安地出來的。”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淑妃的疼痛越來越劇烈。她的臉色變得蒼白如紙,嘴唇也被咬得滲出血來。
太醫輕聲說道︰“娘娘,您要保存體力,按照穩婆說的用力。”
穩婆也在一旁不斷地鼓勵︰“娘娘,再使把勁兒,已經看到孩子的頭了。”
淑妃用盡全身的力氣,發出一聲痛苦的呼喊。突然,一聲清脆的嬰兒哭聲打破了緊張的氣氛。
穩婆笑著說道︰“恭喜娘娘,是個小皇子!”
靈秀激動得熱淚盈眶,說道︰“娘娘,您辛苦了,小皇子平安出生了!”
淑妃虛弱地笑了笑,聲音微弱地說道︰“快……讓本宮看看孩子。”
穩婆將清洗干淨的小皇子抱到淑妃面前。小皇子皺著小臉,揮舞著小拳頭,哭聲響亮。淑妃看著孩子,眼中滿是慈愛,說道︰“我的孩子,你終于來了。”
太醫開始檢查小皇子的身體狀況,然後笑著說道︰“娘娘放心,小皇子身體康健,一切正常。”
然而,就在眾人都松了一口氣的時候,淑妃突然臉色一變,再次痛苦地呻吟起來。鮮血從她的身下不斷涌出,把床單都染紅了。
靈秀嚇得臉色煞白,大聲喊道︰“太醫,這是怎麼回事?娘娘怎麼又出血了?”
太醫的臉色也變得十分凝重,他急忙重新搭脈,然後說道︰“娘娘生產時用力過度,導致氣血虧虛,這是產後血崩。情況危急,必須馬上止血。”
宮女們又開始忙碌起來,端來各種草藥和補品。太醫迅速調配好藥劑,給淑妃灌了下去。
穩婆在一旁焦急地說道︰“娘娘,您一定要挺住啊。小皇子還需要您呢。”
淑妃感覺自己的意識漸漸模糊,眼前的景象也變得越來越模糊。但一想到剛出生的孩子,她又強打起精神。
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秒都讓人煎熬。太醫不斷地調整治療方案,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
終于,淑妃的出血漸漸止住了,臉色也慢慢恢復了一些血色。太醫長舒一口氣,說道︰“娘娘吉人自有天相,血崩已經控制住了。接下來只要好好調養,就無大礙了。”
靈秀喜極而泣,說道︰“太好了,娘娘平安無事了。小皇子也平安,這真是天大的喜事啊。”
淑妃微微睜開眼楮,看著身邊的小皇子,虛弱地說道︰“靈秀,去告訴皇上,本宮和小皇子都平安。”
靈秀連忙點頭,說道︰“是,娘娘。奴婢這就去。”
不久之後,聖上楊起匆匆趕到了翠柳宮。他看著躺在床上虛弱的淑妃和一旁襁褓中的小皇子,心中滿是心疼和喜悅。
楊起握住淑妃的手,說道︰“愛妃,你辛苦了。朕要好好嘉獎你。”
淑妃微笑著說道︰“皇上,只要孩子平安,臣妾受點苦算什麼!”
楊起看著小皇子,說道︰“朕的皇兒,以後必定會成為我大秦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