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萬記的人!”小李子貓著腰,像只受驚的兔子,說話都帶著顫音兒,“他們…他們又開始搞小動作了!”
陳皓眉毛一挑,嘴角勾起一抹帶著寒意的弧度“哦?看來有些人,是不想讓我們好好‘走’啊……” 他慢慢踱步到酒缸邊,揭開蓋子,一股濃烈的酒香撲鼻而來。
他舀起一瓢酒,一飲而盡,辛辣的酒液順著喉嚨滑下,仿佛點燃了他胸中的火焰。
“也好,閑著也是閑著,就陪他們好好玩玩。” 陳皓放下酒瓢,眼神變得銳利起來,像一把出鞘的利劍。
朝廷的詔書是下來了,可這“共濟糧行”的籌建,卻像便秘一樣,半天憋不出個屁來。
那些個老油條,一個個揣著明白裝糊涂,明里暗里地拖後腿,把個事情攪得一團糟。
陳皓心里清楚,這是有人在背後搗鬼,想要把這好不容易看到一點希望的火苗給掐滅嘍。
他回到櫃台,李芊芊正伏案整理著一堆賬本。
她听到動靜,抬起頭,用詢問的目光看向陳皓。
“芊芊,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陳皓走到她身邊,拿起一本《民冤錄》的副本。
這是李芊芊這些日子沒日沒夜整理出來的,上面記錄著江南道大大小小的冤案,每一樁每一件,都讓人觸目驚心。
李芊芊搖了搖頭,輕聲說道“這是我應該做的。能幫到大家,我心里也高興。”
陳皓翻開賬本,一頁頁地仔細查看。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萬記的賬冊上,一筆“青蚨轉引”的記錄引起了他的注意——每月初七,都會有一筆三萬六千文的入賬,但賬本上卻沒有任何出貨的記錄。
“這筆錢……有問題。” 陳皓的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他拿起毛筆,在“青蚨轉引”這四個字上重重地畫了一個圈。
“哪里有問題?” 李芊芊湊過頭來,仔細看著賬本。
陳皓指著那筆記錄,沉聲說道“這筆錢來得蹊蹺,既沒有說是賣了什麼東西得來的,也沒有說是做了什麼買賣花出去的,就這麼憑空冒了出來,肯定有問題。”
他放下賬本,走到門口,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小李子!” 陳皓朝著後院喊了一聲。
“哎!來了!” 小李子一路小跑著過來,臉上帶著憨厚的笑容,“掌櫃的,有啥吩咐?”
陳皓走到他身邊,壓低聲音說道“你還記得城西那口第七口井嗎?當年萬富貴為了找甜水,可是強行押著人去打井,現在想來,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小李子撓了撓頭,有些不解地問道“掌櫃的,您是說……那口井里有問題?”
陳皓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道精光“去查查,當年萬富貴說是取甜水,其實嘛……他埋的恐怕不是水,是賬!”
小李子雖然有些疑惑,但還是听話地應了一聲“好 !我這就去!”
第二天,小李子就換了一身破舊的衣服,混入了城西修井的雜役隊伍里。
他干活賣力,很快就和那些老雜役混熟了。
“李哥,這井打了這麼深,咋還沒見著水啊?” 小李子一邊擦著汗,一邊向身旁的一個老雜役問道。
那老雜役嘆了口氣,說道“誰說不是呢?當年萬老爺可是說了,這井里能打出甜水來,可打了這麼久,連個水花都沒見著。依我看啊,這井里恐怕是沒水,只有鬼!”
小李子笑了笑,沒有說話,心里卻更加確定了自己的猜測。
一連幾天,小李子都在井底賣力地干活,他仔細地觀察著井底的每一寸土地,希望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終于,在第七天的時候,他有了新的發現。
“哎!你們快來看!這里好像有個東西!” 小李子指著井底的一處角落,大聲喊道。
幾個老雜役聞聲圍了過來,他們用鋤頭刨開那里的泥土,發現了一個黑色的鐵匣子。
“這是什麼東西?” 一個老雜役好奇地問道。
小李子沒有說話,他拿起鐵匣子,用盡全身的力氣將它打開。
鐵匣子里面,裝著一疊厚厚的紙張。
小李子拿起一張,借著井口透下來的微弱光芒,仔細地看了起來。
“鹽引預兌憑據?” 小李子念出了紙上的字,他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起來。
小李子偷偷地將鐵匣子藏了起來,然後找了個借口離開了修井的隊伍,一路小跑著回到了皓記酒館。
“掌櫃的!找到了!找到了!” 小李子氣喘吁吁地跑到陳皓面前,將鐵匣子遞給了他。
陳皓接過鐵匣子,打開一看,果然是一疊“鹽引預兌憑據”,上面還蓋著兵部稽查司的舊印。
陳皓拿起一張憑據,仔細地端詳著。
這些憑據,都是萬富貴勾結前稽查官偽造的,用以虛報軍需,套取鹽利。
而那些真正的軍糧,早在三年前,就被他們轉賣充餉了!
“好啊,好一個萬富貴,真是膽大包天!” 陳皓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李芊芊也被這聲音嚇了一跳,她湊過頭來,看著桌子上的憑據,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掌櫃的,我們現在怎麼辦?” 李芊芊問道。
陳皓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他知道,這件事牽扯甚廣,稍有不慎,就會引火燒身。
但他不能退縮,為了那些被盤剝的百姓,為了那些被餓死的士兵,他必須站出來,將這些罪惡公之于眾!
“不著急,” 陳皓說道,“這件事,我們要好好地計劃一下。”
他沉思了片刻,然後抬起頭,對小李子說道“你去通知張大叔他們,讓他們明天到廢窯前集合,我們要重開‘民議台’!”
第二天,廢窯前,人頭攢動。
江南道大大小小的坊主都來了,他們圍坐在一個簡陋的土台上,臉上都帶著疑惑和不安。
陳皓走上土台,看著台下的眾人,他的目光堅定而有力。
“各位坊主,今天召集大家來,不是為了審人,而是為了審規。” 陳皓的聲音不大,但卻清晰地傳到了每個人的耳中。
他從懷里掏出一疊紙條,那是“鹽引預兌憑據”的復印件。
他將紙條放在一個陶碗里,然後說道“這些紙條上,寫的是萬富貴勾結官員,虛報軍需,套取鹽利的罪證。現在,我將這些紙條分給大家,讓大家來議一議,如果我們自己來管理這糧行,要怎麼做,才能防止下一個萬富貴的出現?”
眾人听了陳皓的話,頓時議論紛紛。
有人主張設立三把鎖,把賬目管得死死的;有人提議輪流查賬,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監督;還有人建議,要請朝廷派人來管理,以免再次出現貪污腐敗的事情。
大家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
李芊芊站在人群中,默默地听著大家的爭論,她拿出紙筆,在紙上寫下了一行字“雙賬並行,一明一暗。”
她走到陳皓身邊,將紙條遞給了他。
陳皓接過紙條,看了一眼,頓時眼前一亮。
“雙賬並行,一明一暗……好主意!” 陳皓點了點頭,對李芊芊說道“就這麼辦!”
當天晚上,陳皓收到了徐懷恩派人送來的一封密信。
信上說,京中有人想要壓下“鹽引案”不究,因為這件事牽涉到了前兵部侍郎。
信上還說,徐懷恩已經將此事稟告了皇上,但皇上的態度卻有些曖昧,似乎並不想深究此事。
信的末尾,徐懷恩附了一句話“清源井可藏冤,不可藏火。”
陳皓看到這句話,頓時明白了徐懷恩的意思。
證據可以保存,但不能輕易點燃。
如果現在就把這些證據公之于眾,很有可能會被那些幕後黑手給壓下去,到時候,一切都功虧一簣了。
他必須想一個萬全之策,才能將這些罪惡徹底地揭露出來。
第二天,陳皓將小李子叫到身邊,吩咐道“你把這些憑據中的一部分,送到鄰鎮的王老板那里,讓他以‘古玩收藏’的名義,轉交給薛烈。”
“那剩下的憑據呢?” 小李子問道。
陳皓笑了笑,說道“剩下的憑據嘛……自有妙用。”
他將剩下的憑據,交給了劉婆子,讓她縫進新一批賑災棉衣的夾層里,隨著“共濟糧行”的首批棉衣,發放下去。
他相信,只要這些證據到了百姓的手中,那些幕後黑手,就再也無法一手遮天了。
夜幕降臨,皓記酒館里,燈火通明。
陳皓獨自一人坐在櫃台後面,默默地喝著酒。
他的心里,充滿了希望,也充滿了擔憂。
他不知道,自己的這一步棋,究竟是對是錯。
但他知道,自己必須這麼做。
他要為那些被壓迫的百姓,爭取一個公平公正的機會。
他要為那些被冤死的士兵,討回一個遲來的正義。
他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突然,他听到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他抬起頭,看到小李子急匆匆地跑了進來。
“掌櫃的,不好了!” 小李子氣喘吁吁地說道,“下游三縣的百姓,在領棉衣的時候,發現了夾層里的紙條,現在……識字的人正在互相傳抄!”
陳皓聞言,
他站起身,走到門口,看著漆黑的夜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明天,將會是一個不平靜的一天。
喜歡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