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北都北郊的一隅,造夢計劃的靈魂人物——甄老,正與孫女甄秀閑話家常。窗外暮色漸沉,廚房里爐火輕燃,燕麥小米粥在鍋中咕嘟作響,香氣彌漫整個屋子。
甄老關切詢問甄秀在真相館的歷練進展。得知她所創的“靜心三式”已在北都真相館四大城郊場館全面推廣,成為早課書心、午課奉茶、晚課听香的核心課程,吸引無數都市人慕名而來,口碑如潮,他眼中閃過欣慰的光芒。
“書心以定神,奉茶以修謙,听香以通感。”甄老輕聲念道。他知道,這三式看似簡單,實則深植于古老智慧的根脈,是現代人對抗浮躁、尋回內在平衡的一劑良方。
甄秀盤腿坐在蒲團上,聲音如風過竹林“爺爺,有人在‘听香’時哭了,說聞到了母親二十年前曬在棉被上的陽光。”甄老閉目微笑,那淚,是被機械節奏磨鈍的感官重新甦醒的震顫。
與此同時,北都真相館的穹頂正緩緩流轉著星圖投影。百人靜坐于蒲團之上,一縷沉香穿行于空氣之間,如絲如縷,牽起塵封的記憶與沉睡的共情。
有人想起了童年巷口的桂花樹,有人憶起祖母手織的毛衣,有人在香氣中看見了早已離世的父親微笑的臉。這一刻,他們不是數據流中的節點,不是績效表上的數字,而是有血有肉、有記憶有溫度的人。
而在渡口城南區,葉子蹲在工地食堂邊,筆記本攤在膝上,筆尖微頓。一位曾織錦三十年的女工坐在她對面,雙手布滿歲月刻痕“我這輩子,縫過上萬匹錦緞,可從沒人問過我,我喜歡什麼花樣……
可今天,我用回收的光縴線織了一幅‘星河入夢’,他們說,美得像真的一樣。”她頓了頓,眼中有光,“我第一次覺得自己,不只是‘被替代的人’。”
葉子筆尖一顫。她忽然明白,重生不是抹去過去,而是將舊時光的經緯,重新織進新生活的圖樣里。那些被時代甩下的手藝人、被算法遺忘的個體故事,正在“造夢計劃”的微光中,悄然復活。
凡哥站在不遠處,背靠鋼筋架,望著這群圍坐的學生,忽然舉起對講機,聲音沉穩而有力“今晚加課,主題是——‘家的溫度’。”
工地上,學生們迅速圍坐成圈,有人拿出自制的竹鐘,木槌輕敲,一聲,兩聲,清越的鐘聲在暮色中蕩開,穿透鋼筋水泥的冷硬,喚醒心底最柔軟的角落。
有人開始講述童年灶台邊的餃子香,有人說起老屋檐下的雨聲,話語如星火,一點一點,點燃了整片夜空。
此時,北都的粥熟了。甄老起身,用木勺輕輕攪動鍋中金黃的粥液,盛了一碗,遞到甄秀手中。熱氣撲在臉上,她低頭看著那碗粥,米粒飽滿,香氣撲鼻。
“修行不在遠方,就在這碗里。”甄老輕聲道,目光深遠。
甄秀捧著粥,似有所悟,抬頭問“爺爺,這就是造夢的第一步嗎?”
甄老望著窗外漸次亮起的萬家燈火,緩緩點頭“夢起始于足下,造夢,先從家開始。”
此刻,由甄老主導、凝聚三代弟子心血的“造夢計劃”悄然啟航。他們沒有選擇宏大的宣言,而是俯身貼近土地,從尋常人家的灶台、工人的工棚、老人的記憶、孩子的夢境出發。
他們相信,真正的變革,不在于顛覆世界,而在于喚醒普通人對“家”的感知——
因為夢,從來不是憑空而生,而是從一碗熱粥、一縷沉香、一句低語中,悄然萌芽,緩緩生長。
喜歡空無之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空無之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