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錦、溪二州平定,整個涪陵江以北十五州,皆納入秦國版圖。
正欣喜時,李元崇傳來消息, 蠻首領謝羽上表歸附。
高楷笑道“這倒是雙喜臨門!”
“傳令,讓他來沅陵城見我。”
“是!”
章瓊頗覺驚奇“這位蠻人首領,倒是識時務。”
徐晏清笑了笑“依我看,此人機敏,善于審時度勢,遠非沙萬里可比。”
高楷頷首“涪陵江以南,各族混雜,有聰明人相助,倒可省卻動兵。”
夏侯敬德甕聲道“那些僚人、越人、濮人,若敢反叛,直接打到他們老巢,殺個干淨。”
高楷搖頭“他們打不過,還跑不過麼?”
“往深山里一鑽,不見蹤影,我們哪有時間和他們耗下去?”
“趕盡殺絕是行不通的,只會激起仇恨,必須恩威並施。”
章瓊好奇“如何恩威並施?”
高楷淡聲道“沙家三兄弟作亂,如今兵敗身死,便是威懾。”
“至于施恩,等謝羽來了,再做決定。”
眾人自無異議。
翌日,謝羽風塵僕僕趕到沅陵城。
“草民拜見秦王!”
他頭戴一頂黑熊毛皮帽,上身披著毛帔,下身圍著皮行膝,皮膚黝黑,五短身材,舉止倒是有禮有節。
高楷揮手請起,笑道“謝首領統帥 蠻、東蠻、西蠻,以及僚人、越人、濮人、白蠻,總共一萬大軍,著實德高望重啊!”
謝羽心中一凜,謙虛道“秦王謬贊了,草民愧不敢當!”
“我等仰慕秦王威名,特來拜見,所謂大軍不過是想助秦王一臂之力,鏟除叛賊。”
“哦?”高楷好整以暇,“你所說的叛賊,是指沙家三位首領?”
謝羽點頭“正是!”
高楷看他一眼,淡聲道“若我軍敗了,你又該如何?”
謝羽低眉斂目“秦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怎會失敗?”
“草民深信,秦王必勝無疑。”
高楷笑了笑,話鋒一轉“你觀我軍中如何?”
謝羽略微抬頭,恭敬道“兵強馬壯,軍紀嚴明,乃百戰雄師,天下無可比擬。”
高楷笑問“听聞你有兩個兄弟,他們可願投靠?”
謝羽忙道“草民兄弟三人同氣連枝,共同進退,若秦王不嫌棄,自當歸順。”
“好!”高楷頷首,“謝羽听令!”
“草民在!”
“今授你為 州刺史,下轄 柯、賓化二縣,以你族中山寨安置。”
“此外,加封夜郎郡公,蔭一子為儒林郎。”
謝羽大喜過望,連忙下跪磕頭“謝大王恩典!”
原以為,秦王封他個小官,便是邀天之幸,沒想到,不光晉升一州刺史,加封郡公爵位,更蔭庇一子為官。
怎不讓人振奮?
至于羅甸王之位,他可不敢肖想。畢竟,郝金稱、沙萬里二人下場,便是前車之鑒。
“起來吧。”高楷一揮手,囑咐道,“我給你加官進爵,為各族第一,希望你能約束他們,過太平日子,勿要惹是生非。”
“至于你族中兒郎,仍由你統領。”
在他眼中,這謝羽頭頂青氣成雲,紅光點點,倒是稱得上刺史、郡公之位。
謝羽心中大定,忙不迭地道“微臣必當盡心竭力,維持各族太平,為大王分憂。”
高楷希望和各族和平相處,他們又何嘗不是?
這份封賞,著實和他設想不謀而合。
高楷笑問“你有幾個兒子?”
謝羽恭聲道“微臣共有五子。”
高楷微微點頭“待來日,你可送一子到長安,入太學,增廣見聞,學習我漢家經典。”
謝羽欣然領命“謹遵大王之令。”
入太學,沐浴中原文化,和達官貴人子弟交往,這可是旁人夢寐以求之事。
待他告退,夏侯敬德嘟囔道“區區一介蠻人,怎可授予刺史、郡公之位,還封妻蔭子?”
高楷笑了笑“既然要施恩,就得施得重一些,否則,小恩小惠,怎能讓人心服?”
章瓊蹙眉道“大王,封他為郡公倒也罷了,為何讓他做刺史?”
“這豈非分封,長此以往, 州成了他一家一族之地?”
高楷淡聲道“涪陵江以南,大多數為蠻人,地廣人稀,遍布煙瘴之氣,難以直接統治。”
“倒不如讓他們自治,朝中稍加管束即可。”
“況且,這 州只是羈縻州,無礙大局。”
徐晏清贊同“這些時日,微臣遍覽黔中道風土人情,恍然發覺,這些蠻人竟無牛耕,仍是刀耕火種。”
“也不知精耕細作,只把糧種往野地里一拋,便听天由命。”
“此外,他們沒有文字,仍刻木為契,也無城郭,只依傍山險安寨聚居。”
“即便授予刺史之位,一時半會也改不了蠻人習俗。”
高楷頷首“先把蠻人山寨納入版圖,讓他們學習漢家文字、耕作、語言,移風易俗。”
等他們都寫漢字,說漢語,穿漢服,尊孔孟之道,風俗一致,也就直接納入中原王朝統治了。
“是!”眾人心悅誠服。
李元崇笑道“這位謝郡公,所言卻有不實之處。”
“依末將看來,他率先投靠,既是打頭陣,也是想著大王獨一份重賞。”
畢竟,千金買馬骨,為了安撫各族,高楷必要封賞,以示恩德。
誰第一個來,自當重加賞賜。
夏侯敬德冷哼“此人油嘴滑舌!”
“分明是聚眾來犯,竟美其名曰,仰慕大王威名,可笑!”
高楷不以為意,笑道“蠻人自有其生存之道,無可厚非。”
“莫要再說這話,今後,須得和睦相處。”
“是!”
另一頭,謝羽回返營中,謝源、謝寶姜與一眾蠻人首領立馬迎了上來。
“大哥,如何了?”
“秦王可接納我們?”
眾人七嘴八舌地詢問,掩不住心中急切。
謝羽笑道“你們大可放心,秦王仁德,不光封我為 州刺史、夜郎郡公,還讓我一子做官。”
“果真麼?”眾人又驚又喜。
謝羽頷首,給眾人吃了個定心丸“秦王金口玉言,當著群臣之面所說,怎能作假?”
謝源大喜“秦王竟如此慷慨,我這就上表歸附。”
謝寶姜不甘示弱“我族中兒郎,也以秦王馬首是瞻。”
至于僚人、濮人、越人等一眾首領爭先恐後,前往沅陵城拜見。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