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通不以為然︰“黔中道雖然偏遠,但並無強敵。”
“郝金稱也只是一介蠻人,二哥略施小計,必能將他擒拿。”
袁文煥冷聲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他深入高原山地,道路艱險崎嶇,糧草輜重如何供應?”
袁文通笑道︰“江南西道、嶺南道,皆可就近供應,無需從金陵千里迢迢轉運。”
陸歸蒙嘆道︰“二公子這一去,卻將整個吳國綁在戰車上了。”
眾人爭執不休,忽聞袁弘道輕咳一聲,連忙閉嘴。
“縱觀滿朝文武,若能收回黔中道者,恐怕只有二郎了。”
袁文煥蹙眉︰“父王,我吳國武將多如繁星,譬如錢惟治、劉翝、馬希震,便是軍中翹楚……”
袁弘道搖頭︰“若論有勇有謀,臨機決斷,這些人,比不過二郎。”
“父王英明!”袁文通笑道,“為防高楷從中作梗,不如派人佯攻徐州,以作牽制。”
袁弘道頷首︰“讓錢惟治領兵去吧。”
“是!”
……
峽州,宜都城外。
纏綿數日的大雨宣告停歇,天高雲淡。
听聞清江口杏林村,有人騎著猛虎嘯聚山野,高楷一時興起,前來一探究竟。
可惜,他來得不巧,這騎虎之人並不在家。
倒是這杏林村,房前屋後遍栽杏樹,綠葉成蔭,雖然過了花開時節,但也亭亭如蓋,讓人眼前一亮。
“這便是老神仙所居屋舍。”村中老丈顫巍巍指著一處院落,滿臉褶皺糾結成一團。
這群人,個個衣衫鮮美,長相不凡,尤其領頭之人,一言一行,讓人忍不住順服,連縣老爺也遠遠不及。
必是大貴之人!
念及此,他面色越發愁苦,只盼相安無事,不要給村里招來災禍。
高楷笑道︰“老人家不必擔憂,我等來自江陵,前來尋訪隱士。”
他使個眼色,唐檢會意,奉上一串銅錢。
“來得匆忙,未帶些薄禮,便給村中孩童、老人置些吃食,聊表心意。”
老丈忙道︰“使不得……”
這些錢,足夠杏林村人一年嚼用了,他雖心動,卻不敢貿然領受。
高楷溫聲道︰“我等尚要叨擾半日,老人家且收下吧。”
老丈卻不過情面,只好接了過來,口中道謝不迭。
高楷趁機問起騎虎之人下落,只見他打開話匣子,絮絮叨叨。
據他所說,這騎虎者是個雲游四方的醫者,一年前來到江口村,名為張鳴鶴。
他常年給人看病,親自采藥,不事生產,吃食皆由村人贈送。
因此,窮苦之人有個病痛去找他,皆分文不取。
村人感激,給他在村口搭了三間草房,用籬笆圍了起來。
不過,這張鳴鶴有個規矩,但凡經他之手治愈者,需要種三棵杏樹。
久而久之,這江口村,便改名為杏林村。
夏侯敬德甕聲道︰“倒是個怪人。”
高楷搖頭︰“看病不收錢,只需種三棵杏樹,分明是個善人。”
老丈點頭︰“老神仙最是心善,他來之後,不知救了多少條命。”
“就連那頭大蟲,也是他救的。”
夏侯敬德詫異︰“他一介老者,如何救猛虎?”
老丈搖頭︰“老神仙未說緣由,只叫我們不必害怕,那大蟲受他恩惠,並不吃人。”
高楷好奇︰“老人家,您一直稱他老神仙,他有多少歲了?”
老丈咧開嘴笑道︰“老神仙今歲九十五了。”
“我家中祖孫三代加起來,也沒這麼大歲數。”
眾人皆是驚嘆,人生七十古來稀,遑論九十五歲。
在這平均年齡三十多的時節,確實可稱一句老神仙了。
最關鍵的是,這麼大歲數,竟還騎著猛虎,四處行醫采藥,簡直匪夷所思。
待老丈離開,唐檢質疑道︰“村人以訛傳訛,怕是謬言。”
畢竟,九十五歲高齡,哪還能活蹦亂跳,跋山涉水。
高楷笑了笑,忽見村口一株大松樹下,一名總角童子蹦蹦跳跳地走來,不由問道。
“小郎君,你可知張神醫往日里,何時回來?”
這童子倒不怕陌生人,脆聲道︰“我師父去山中采藥,通常在午後申時回來。”
“你師父?”
童子一仰頭,翹起兩個羊角髻︰“我可是師父關門弟子!”
高楷忍俊不禁︰“自古名師出高徒,張神醫果然好眼光!”
童子笑得眯起了眼,把手一指,主動說道︰“我師父就在那座山里采藥。”
高楷點了點頭︰“多謝小郎君指路。”
童子蹦蹦跳跳地走了,褚俊笑道︰“那是紫蓋山,傳聞多有靈草靈芝,可生死人肉白骨。”
“不過,大多是些無稽之談,但有些草藥可以治病,倒是真的。”
高楷望一眼這紫蓋山,只見層巒疊嶂,郁郁蔥蔥,半腰處,雲霧席卷,不知張鳴鶴落腳何處。
章瓊察言觀色,笑道︰“他既不在,我們也可自得其樂,不至于白跑一趟。”
“哦?”高楷好奇,“有何樂處?”
“大王有所不知。”章瓊娓娓道來,“這杏林村距離清江口不遠,有一處景色,遠近聞名。”
“便是這滾滾清江水,泛舟其上,探幽攬勝,足以快慰平生。”
高楷來了興致︰“既如此,倒要去欣賞一番。”
不多時,眾人駕著小舟,在江面上飄蕩,兩岸風景如畫,讓人目不暇接。
夏侯敬德瞧了片刻,嘟囔道︰“看什麼風景,讓人昏昏欲睡,還不如踢一場蹴鞠暢快。”
高楷橫他一眼︰“睡你的大覺去,莫要擾人興致。”
夏侯敬德悻悻閉嘴。
章瓊早有準備,變戲法般從袖子中取出三個瓷罐,置于一張矮桌上。
揭開蓋子,一股清香撲鼻。
“茶葉?”高楷訝然。
“正是!”章瓊笑道,“山南東道諸州盛產名茶,各有特色。”
“微臣特意尋來三種珍品,請大王品嘗。”
“哪三種茶?”高楷好奇。
章瓊如數家珍︰“第一種,是均州武當山茶,色澤嫩綠,鮮醇爽口。”
“第二種,是襄州松針茶,葉如松針,圓潤飽滿。”
“第三種,是峽州碧澗茶,香氣濃厚,帶有熟栗子氣味。”
高楷嗅了嗅,贊道︰“確是名茶,顏色、外形、香氣,皆獨樹一幟。”
“卻不知滋味如何?”
章瓊笑道︰“早聞竟陵陸郎,善于煮茶,乃茶道大家。”
“今日,我們可有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