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晏清目光一亮︰“大王坐擁十道,何不登臨九五?”
李元崇亦然拱手︰“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大王乃實至名歸!”
高楷微微搖頭︰“不必急于一時。”
封長卿暗自納罕,天下群雄,皆迫不及待稱帝,惟有大王,毫不急切,不知是何緣故。
孫伯端瞧出幾分門道,貿然登臨九五至尊,怕有傾覆之憂,還需維穩。
高楷環顧左右,笑問︰“章瓊何在?”
“微臣拜見秦王!”章瓊越眾而出。
高楷看他一眼,頭頂青氣成雲,紅光熠熠,倒是一員封疆大吏。
“你勸降蕭憲有功,便為秘書丞,撰寫公文。”
“謝大王!”章瓊喜不自勝。
秘書丞雖然品級不高,卻可常伴高楷身旁,這可是求之不得之事。
高楷揮手請起,笑道︰“山南東道十五州戶籍、地圖、律文、制書,有勞你和長卿二人整理一番,待我過目。”
“遵令!”章瓊、封長卿連忙應下。
待兩人離去,夏侯敬德嘟囔道︰“大王,這章瓊只知逢迎君上,卻無直言進諫之風骨,何必予他高位?”
高楷淡聲道︰“他雖善于奉承,但為官能耐尚可,否則,楚國怎能支撐這麼久?”
“況且,他勸蕭憲歸降,乃大功一件,自當封賞。”
“是!”夏侯敬德連忙閉嘴。
張建兆忽然建言︰“大王,楚國群臣,大多阿諛之輩,尤其伶人,豆革、袁韜、溫全義等,諂媚惑主,理當絞殺!”
徐晏清笑道︰“旁人倒也罷了,這豆革著實膽大,眾目睽睽之下,竟敢扇皇帝耳光,簡直不可思議。”
提起此事,眾人皆感驚奇。豆革扇蕭憲耳光倒也罷了,竟毫無懲罰,蕭憲也不生氣,反倒給他加官進爵。
讓人不知該感嘆豆革吃了熊心豹子膽,還是蕭憲寬宏大量,沒心沒肺。
高楷笑了笑︰“有其主必有其僕,不外如是!”
“把這些伶人貶為庶民,連同宮女、宦官們,一律放還。”
“再取內庫中錢財,分賜將士們。”
眾人皆贊︰“大王仁德!”
唐檢忽然提起一事︰“大王,郭將軍稟報,郢州刺史褚俊獻城歸降,請您示下。”
“褚俊?”高楷目光一亮,這倒是一員大才。
“你去郢州一趟,請他來江陵,我另有任用。”
“是!”
眾人皆是驚訝,大王對這褚俊,著實重視。
李元崇忽然問道︰“吳軍尚在公安城麼?”
唐檢搖頭︰“奉宸司探知,袁文毅率軍退回,至江南西道,澧州方向,卻不知作何打算。”
“此外,復州刺史柳公寂與他隨行。”
張建兆不解︰“這袁文毅就此偃旗息鼓了不成?”
李元崇眸光一閃︰“若不出我所料,他必圖謀黔中道去了。”
“何以見得?”高楷笑問。
“楚國覆滅,我秦國與吳國之間,只剩這黔中一道。”
“郝金稱曾歸順吳國,卻降而復叛,袁弘道怎不惱怒?”
“若能收回黔中道,也算一件大功了。”
張建兆急切道︰“黔中道與我秦國劍南道、山南西道、山南東道盡皆毗鄰,怎能任由吳國奪去?”
“不如立即發兵,搶在袁文毅之前,拿下黔州。”
高楷遠眺天際,搖頭道︰“黔中道可不是那麼好打的,打下來也難以治理。”
“先把山南東道十五州穩定下來,再議動兵之事。”
眾人也無異議,和黔中道相比,自是山南東道更為要緊。
“柳公寂既然投奔吳國,便派人收取復州,另擇刺史治理。”
“遵令!”
……
郢州,長壽城。
茶香裊裊升起,褚俊和一名文士,正對坐品茗。
這文士名為陸鴻,相貌丑陋,身材矮小,卻有一手好茶藝。
兩人清談半刻,忽見褚俊嘆息︰“楚國已滅。”
陸鴻訝然︰“刺……刺史……何以知之?”
“這些時日,城中盛傳,長江下游有諸多戰船飄零,無人駕馭,甚至飄到淮南道沔州。”
褚俊淡聲道︰“由此可見,江陵城破,楚國社稷不存。”
“蕭憲享國數載,沒想到,區區兩月……便兵敗如山倒,淪為亡國之君。”陸鴻感慨萬千,忽又嘆道。
“這些戰船,倒是可惜了。”
“有何可惜?”褚俊似笑非笑,“僅憑些許戰船,便驅逐八萬大軍,分明大賺!”
陸鴻愕然︰“刺史何……出此言?”
褚俊淡淡道︰“此前,秦、吳二軍,皆對江陵城勢在必得。”
“秦王兵臨城下,卻孤軍深入,袁文毅趨近公安城,步軍,騎兵,水師齊頭並進,聲勢浩大。”
“秦王拋棄戰船,設下疑兵之計,倒也在情理之中。”
陸鴻又驚又疑︰“這竟是秦王之計?”
他只以為秦、楚二軍交戰正酣,戰船折損,方才漂流直下。
若真如褚刺史所說,秦王豈非神人?
說話間,忽見管事匆匆來報。
“郎君,荊州傳來消息,秦王攻破江陵,陛下獻玉璽歸降,降為襄國公。”
“果然不,出刺史所料!”陸鴻贊嘆一聲,問道,“可知吳軍去向?”
管事回言︰“據聞,吳軍行至公安城外,見長江戰船飄零,而停滯不前。”
“隨後,袁文毅下令,退回江南西道去了。”
陸鴻驚嘆不已︰“刺史料事如神!”
褚俊搖頭︰“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罷了。”
“秦王以此計,使八萬吳軍退卻,方才神機妙算。”
陸鴻連連點頭︰“秦王智謀,我,輩遠遠不及。”
他轉而問道︰“江陵城破之後,秦王如何行事?”
管事一五一十道︰“秦王約法三章,不侵楚國宗廟,不殺宗室,也未抄沒家財,禁劫掠,與民秋毫無犯。”
“只將皇宮、國庫、衙署封存,伶人、宮女、宦官一律釋放。”
陸鴻贊道︰“秦,王果真仁德!”
“難怪刺史不應袁文毅招攬,將郢州獻予郭將軍。”
褚俊笑道︰“袁文毅若為吳王,倒可與秦王一較高下。”
“可惜,時運不濟,他是吳王次子,即便登臨王位,也有大周朝廷牽制,想要一飛沖天,難!”
陸鴻疑惑︰“縱,觀天下,秦、吳二國已成南北朝之勢……”
褚俊搖頭失笑︰“一方旭日東升,一方暮氣沉沉,勢必北風壓倒南風。”
他轉而勸道︰“你素有才華,何不出仕?”
陸鴻嘆道︰“謝刺史美,意,我卻有自知之明,于國無大用。”
“倒不如做個隱士,寄情于山水之間。”
褚俊搖頭道︰“秦王不拘一格用人才,縱然匠人、商賈、胡族,也不乏為官為將者,你不必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