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神州以北的寒氣,浩浩蕩蕩南下,經過淄州、兗州,抵達徐州彭城。
沛國公府,何霸道飲一口燒春,感受著一股暖意游走于四肢百骸,將寒氣驅散,不由開懷。
“這麼冷的天,惟有烈酒、炭火才能聊以慰藉。”
堂中,上好的木炭點燃,架著一個陶壺,微火慢燒,一點點酒香彌漫,讓人口舌生津。
“主上好興致!”方善行笑了笑,將襖子脫下,擦了擦額頭細汗。
踏入堂中,簡直一秒由冬入夏。
“你來得正巧,且滿飲一杯,祛祛寒氣。”
何霸道伸手招呼,親自倒酒,言笑晏晏,兩人之間不似君臣,倒像是知己好友。
方善行心中感慨︰“主上著實平易近人。”
這時,幕簾一掀,走進來一個武將,其目若朗星,氣宇不凡,卻是李元崇。
“末將拜見主上!”
“不必多禮!”何霸道笑著招手,“今日無事,尋你們兩個來,飲酒貓冬。”
他雖自封沛國公,坐擁徐、泗、海三州,但舉止平和,並不盛氣凌人。
李元崇道一聲謝,跪坐在氈毯上,感受著暖意融融,忍不住思緒飄飛。
“也不知建兆、郭恪如何了?”
昔日,他病重垂危,所幸得牢頭相救,謊稱已死,送出軍營。
隨後,沿著運河南下,輾轉來到徐州,歷經一番波折,得何霸道收留。
然而,時移世易。徐智遠死于虎牢關之戰,連徐豪也死了。
鄭國遭皇甫懿篡奪,和滅亡無異。
每當想起這些,他都唏噓不已。
“听聞,皇甫懿繼承鄭國帝位,卻受徐豪夢魘折磨。”何霸道興致勃勃。
“他一怒之下,竟屢次三番挖帝陵,鞭帝尸,不知是真是假?”
這等稀奇事,著實讓他大開眼界。
方善行嘆道︰“他若听我一句勸,也不至于落到這個下場。”
徐豪生前遭受權臣篡位,一杯毒酒鴆殺,這就罷了,竟連死後也不得安寧。
掘墓鞭尸,且不止一次,這是何等恥辱?
李元崇攥緊手掌︰“皇甫懿乃亂臣賊子,作惡多端,必被秦王攻滅。”
兩個鄭國舊臣,雖然轉投新主,但也不忍見徐豪受辱。
可惜,不能領兵殺賊,只能寄希望于秦王,撥亂反正。
何霸道點了點頭︰“秦王兵鋒所指,無往不利。”
“皇甫懿怎能匹敵?”
“鄭國滅亡之日,不遠矣!”
方善行神色蕭索︰“鄭國早已滅亡了。”
李元崇忽然提起一事︰“泗州傳來消息,吳軍有卷土重來的跡象。”
“不可不防!”
何霸道面色一凝︰“錢惟治竟還不死心?”
前些時日,他便率軍進犯泗州臨淮城。
好在,李元崇指揮若定,利用錢惟治輕敵大意之心,設下埋伏,將他擊敗。
本以為戰事平息,沒想到,吳軍又來進犯。
“元崇,我不擅統兵,沛國兵馬都交予你,務必御敵于國門之外。”
李元崇肅然拱手︰“主上信任,末將必當竭盡所能!”
何霸道文韜武略不過爾爾,卻能得方善行、李元崇兩名大才輔佐,倚仗的便是知人善任。
方善行感慨,徐豪若有主上一半胸襟,也不至于遭權臣篡位,身死國滅。
……
青州,益都。
“別殺我,饒我一命!”
皇甫懿再度從夢魘中醒來,顧不得擦滿頭大汗,一迭聲道︰“讓孟大師來見朕,快!”
“是……是!”小黃門忙不迭地去了,生怕慢了一步便人頭落地。
御榻上,皇甫懿喘氣如牛,回想起夢中所見,仍驚魂未定。
徐豪率九百鬼兵緊追不舍,他慌不擇路之下,命人開船,準備東渡高句麗,圖謀東山再起。
可惜,他麾下士卒並非鬼兵對手,一個個死于非命。
到最後,惟有他一人登船,飄向茫茫大海。
徐豪糾纏不休,竟也開船來追,靠近時,下令萬箭齊發。
“夢魘若與現實相反,海上便是逃生之路。”
“離開神州大地,前往高句麗,異國他鄉,徐豪必無法追來。”
正思量時,孟大師前來覲見︰“微臣拜見陛下!”
“起來吧。”皇甫懿揮了揮手,“龍舟造得如何了?”
“稟陛下,船身已然造好,只差裝飾一番了。”
按照皇甫懿要求,龍舟高三十五尺,寬二十五尺,長一百五十尺,分為三層。
最上一層,設正殿、寢殿及東西朝堂,中層建造六十間房,皆以丹粉裝飾,瓖金嵌玉,點綴流芳、羽葆。最下層則是船工、兵卒所居。
“加快進度,三日之內,必須完工。”
孟大師面露難色︰“陛下,三大殿尚未雕刻龍紋,文武百官寢房也未陳設,三日時間恐怕來不及。”
“那就多驅使些人。”皇甫懿冷聲道,“登、萊二州船工尚多,盡管大征徭役,不必吝惜。”
“是……”孟大師無奈,有心勸諫,卻又咽下話頭。
他若敢反對,必然和朝中數十個諫官一樣,滿門誅絕。
“此外,召集三萬禁軍,操練水戰,務必熟悉水性,隨朕東渡高句麗。”
“東渡高句麗?”孟大師愕然,“陛下何出此言?”
之前不是說坐船沿海路前往吳國,投靠袁弘道麼,為何這麼快便改弦更張?
皇甫懿沉聲道︰“去吳國,仰人鼻息,淪為砧板上的魚肉,朕怎能容忍?”
“相反,去高句麗,倚仗三萬大軍,足以滅其國開創新朝。”
“來日,若能反攻中原自是最好,若不能,也可偏安一方,保存鄭國社稷。”
孟大師深吸一口氣,勸道︰“陛下,高句麗畢竟非我族類,即便打下疆土,也難以統治。”
“況且,將士們背井離鄉,恐怕不願……”
皇甫懿不以為然︰“高句麗人也是人,怎能不怕刀槍?”
“若敢不從,多殺幾個便是。”
“至于將士們,朕可許諾,隨朕東渡之後,只要打下疆土,可裂土封王,世襲罔替。”
孟大師呼吸粗重起來,裂土封王,世襲罔替,多少人夢寐以求之事。
即便是他,也不能免俗。
只是,拋下鄭國基業,就此離開,極有可能一去不回,再無返鄉之日,難免讓人躊躇。
見他面色掙扎,皇甫懿冷聲道︰“鄭國所轄,只剩青、登、萊三州,又有高楷虎視眈眈,遲早淪喪。”
“倒不如一走了之,就此龍游大海,豈不快活?”
皇甫懿意態堅決,孟大師不敢反對,只能遵令照辦。
登、萊二州青壯皆受驅使,押來壽光城建造大船。一時間,不知多少人家破人亡。
不過,三萬大軍仍蒙在鼓里,只知巡狩江南,卻不知東渡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