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既得,汴州其余五縣望風而降。不出三日,濮州刺史亦上表歸附。
至此,陳留國覆滅,四州皆在掌控。
開封縣衙,高楷笑道︰“仰賴諸位齊心協力,方能連戰連捷。”
眾人皆是謙遜︰“大王運籌帷幄,方才居功至偉。”
稍作慶賀,唐檢倏然說起一事︰“大王,相國寺住持慧雲不知所蹤。”
“奉宸司搜遍全城,卻毫無線索。”
趙�呇都F骸按巳瞬恢也灰澹 J餃<貝嬙觶 厝惶幼 恕! br />
王景略擰眉︰“慧雲法力不凡,讓他逃竄,後患無窮。”
唐檢問道︰“大王,可要派人捉拿?”
“不必了!”高楷搖頭,“此人一心逃離,抓他如大海撈針。”
“不過,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派人查封相國寺,僧人中有違法亂紀者,按律處置,財產充公。”
“遵令!”
……
齊州,歷城。
徐豪登上皇位不久,興奮勁尚未退去,便迎來當頭一棒。
縱觀河南道二十三州,已然四分五裂。
起初,汴州刺史鄭博擁兵自立,號稱陳留王,攻取滑、徐、濮三州,公然與朝廷反目。
他收到消息,還未來得及平叛,鄭博便被高楷攻滅,四州皆喪。
同時,宋州刺史孟元朗也不甘寂寞,自封宋王,派兵攻掠鄰近五州,聲勢超越鄭博,震動京師。
此外,泗州鷹揚郎將何霸道悍然起兵,斬殺刺史,奪取泗州諸縣,又席卷海州,自稱沛國公。
新帝登基,鄭國朝局本就不穩,如今烽煙四起,更雪上加霜。
先帝徐智遠在位時,河南道二十三州皆在掌控,無一人膽敢造次,可惜,人走茶涼,偌大的鄭國,只剩山東十一州。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除卻無能狂怒,徐豪無計可施。
“諸位愛卿,皆是先帝與朕肱骨之臣,可有良策鎮定大局?”
中書侍郎吳宣雅拱手道︰“陛下,微臣愚見,孟元朗、何霸道只是疥癬之疾,不足為慮。”
“惟有秦王高楷,才是我鄭國大患。”
“若能將他擊敗,鄭國困局迎刃而解。”
徐豪嘆了口氣︰“朕何嘗不知。”
“只是,高楷坐擁八道,氣焰滔天,連先帝也……”
“朕也想報仇,奈何,誰能領兵與高楷一戰?”
群臣無言以對。
良久,吳宣雅建言︰“皇甫太尉久經沙場,驍勇善戰,必能與高楷抗衡。”
徐豪看向左側︰“不知魯王意下如何?”
皇甫懿擰眉︰“臣雖有心殺賊,為先帝報仇,不過,敵眾我寡,一時難以取勝。”
吳宣雅哂笑︰“太尉奉旨招兵買馬,一個多月過去了,還不夠麼?”
皇甫懿冷哼︰“軍中之事,哪輪得到你插嘴?”
“你……”吳宣雅咬牙,“你是先帝托孤之臣,不為陛下分憂,反而屢屢推諉,究竟是何居心?”
皇甫懿面色一變︰“臣一片忠心,蒼天可鑒!”
兩人在殿中爭鋒相對,徐智剛要開口喝止,卻見小黃門匆匆來報。
“陛下,禍事了!”
“青州刺史高溫,起兵叛亂,正攻打淄州。”
“徐刺史不敵,請陛下派兵增援。”
“什麼?”徐豪駭然,“高溫竟然叛亂?”
這可是他父皇心腹,深受信任,奉命鎮守青州這個重鎮。
卻不料,他竟悍然反叛,兵鋒直指淄州。
吳宣雅急切道︰“陛下,斷不能讓高溫得逞。”
一旦淄州失陷,那麼,京兆府齊州,將無險可守,只能任由敵兵肆虐。
徐豪一迭聲道︰“魯王,有勞你率軍平叛,斬殺高溫!”
“遵命!”皇甫懿毫不遲疑,“臣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負陛下所托!”
吳宣雅暗嘆,皇甫懿畏懼秦王,不敢出兵抗衡,如今,平定青州恐怕正中他下懷。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鄭國未來,恍若風中殘燭,隨時可能撲滅。
……
汴州,開封。
“大王,宋州傳來消息,刺史孟元朗自封宋王,攻城掠地。”
“如今,他麾下疆土,西起陳州,東極徐州,南出亳州,北至曹州,又派兵奪取蔡、潁二州,聲勢浩大,為河南道第一反王。”
高楷眉頭一挑︰“河南道糜爛至此,鄭國君臣便撒手不管麼?”
唐檢回言︰“奉宸司探知,青州刺史高溫叛亂,攻打淄州,逼近鄭國都城。”
“鄭帝徐豪命皇甫懿領兵平叛,似乎無暇顧及孟元朗。”
崔皓嗤笑︰“鄭國內部傾軋,愈演愈烈,顧此反失彼,只能先解燃眉之急了。”
徐晏清笑道︰“徐豪既然不管不顧,那這宋國諸州,理當由我秦國奪取。”
“這是自然!”趙�垢嗾G 吧街形蘩匣 鎰映拼笸酢U餉顯﹫侍裊爍齪檬被 講拋炒蟆! br />
“不過,終究只是一時之興。”
高楷笑問︰“孟元朗有何來歷?”
“據聞,此人本是私鹽小販,頗有幾分機智,受到徐智遠賞識,屢次拔擢,升為宋州刺史。”
“只是,他為人嚴酷,行事殘忍,每攻克一縣,必要焚燒擄掠,百姓或斬盡殺絕,或爭相逃難。”
“據奉宸司所見,宋國諸州,魚爛鳥散,人煙斷絕,荊榛蔽野,尸骨無存。”
“尸骨無存?”吳伯當擰眉,“這是為何?”
唐檢嘆道︰“宋軍趕盡殺絕,導致缺糧。孟元朗下令,聚老弱婦孺尸體用鹽腌制,作為軍糧。”
“禽獸不如,該殺!”听聞此言,眾人皆義憤填膺。
甦行烈拱手︰“大王,此人喪心病狂,視百姓為豬狗,怎能縱容他作威作福?”
“末將不才,願為先鋒,取他首級來獻。”
張建兆、郭恪等將亦然請戰。
高楷沉聲道︰“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傳我軍令,兵分三路。”
“甦行烈,你率左虞侯軍,攻打曹州,吳伯當,你領右虞侯軍,奪取陳州。”
“其余人等,隨我進軍宋州,將孟元朗覆滅。”
“得令!”
宋州攏共十縣︰宋城、襄邑、寧陵、下邑、谷熟、楚丘、柘城、碭山、單父縣、虞城,以宋城為治所。
自古以來,有“襟帶河濟,屏蔽淮徐”之美譽,和汴州一樣,同處汴河交通要道,水陸要沖,運河咽喉。
詩聖曾贊︰“邑中九萬家,高棟照通衢。舟車半天下,主客多歡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