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晏清搖頭︰“紫微宮如此恢宏,若就此燒毀,實在可惜。”
“譬如木材,仍可一用,何必毀于一旦?”
李光焰附和︰“無需燒毀,將其拆除,亦未為不可。”
眾人意見不一,只能把目光投向大王。
高楷沉吟片刻︰“這座宮殿一磚一瓦,一石一木,都是百姓所建,燒毀了太過可惜。”
“便把端門、應天門拆除,以示不可過奢。”
王景略贊同︰“洛陽乃東都,大王將來定鼎天下,免不了巡視中原,駕臨此地。”
“倘若燒毀了,又得重建,豈不更加勞民傷財?”
眾人皆覺有理,紛紛稱是。
高楷笑道︰“景略所言正合我意。”
“暫且將明堂、天堂封存,留待日後之用。”
“是!”
這時,唐檢前來稟報︰“大王,白馬寺住持法嚴、少林寺住持曇均求見。”
崔皓不喜︰“佛門中人最擅鑽營,左右逢源,四面奉承。”
夏侯敬德冷哼︰“我等攻打洛陽時,不見他們相助。”
“如今城破,來此做甚?”
“莫非想來邀功不成?”
封長卿面色古怪︰“恐怕正如夏侯將軍所料。”
“昔日,二位法師曾勸諫夏帝,獻城歸順,只是並未成功。”
“竟有此事?”高楷好奇,“那就讓他們前來一見。”
“是!”
……
淮南道、金陵皇宮。
袁弘道嘆息︰“徐智遠、竇至德,這兩人竟如此不濟。”
“兩人聯手,不光未能擊敗高楷,竟雙雙殞命,社稷滅亡。”
“可悲、可嘆!”
侍中陸歸蒙贊嘆︰“高楷兵鋒竟如此之盛,虎牢關之戰,斬殺徐智遠。”
“又攻破洛陽,使竇至德自盡。”
“可謂一戰殺二帝,簡直可怖!”
袁文通附和︰“早知高楷能征善戰,卻不料,他竟接連覆滅鄭、夏二國。”
“放眼天下,有幾人是他對手?”
“不出意外,神州以北,將由高楷一統。”袁弘道喟然一嘆。
袁文通不解︰“父王既然料到此事,當初,為何不出兵,相助竇至德?”
“這與我吳國之策相悖。”袁弘道搖頭。
“先南後北,先拿下楚國,再北伐中原,方才萬無一失。”
“何況,竇至德並非良善之輩,縱然出兵幫他擊退高楷,也不過為人作嫁。”
“徐智遠不正是因此,丟了性命麼?”
袁文通皺眉︰“父王,若相助竇至德,仍可讓他牽制高楷。”
“然而,到了今日,高楷一戰覆滅二帝,偌大的北方,將無一人可制,任由他馳騁。”
“將來,他必定揮師南下,這該如何應對?”
听聞此言,袁弘道亦頗有悔意。
原以為竇至德尚能支撐一段時日,等他拿下江陵,再行北上。
誰能料到,區區數日,竇至德便身死族滅,讓他完全措手不及。
陸歸蒙見此,把話岔開。
“事已至此,多思無益。”
“高楷尚未拿下都畿道全境,也未平定河南道。一時半會,絕不會南下與我吳國爭鋒。”
“倒不如商議一番,如何拿下江陵,覆滅楚國。”
“此言在理!”袁弘道思忖片刻,“派人出使江陵,告知蕭憲。”
“若他願降,孤可封他為楚王、司徒,食邑五千戶。”
“並且,蕭氏後代永鎮山南東道。”
袁文通大驚失色︰“父王,怎能如此厚待蕭憲?”
“任由蕭氏執掌山南東道,長此以往,豈不成了國中之國?”
陸歸蒙亦然驚愕︰“大王,若要安撫蕭憲,封他為楚王、司徒足矣。”
“裂土封疆,乃大患,必將荼毒後世,請您三思!”
袁弘道不以為意︰“高楷統一北方在即,我吳國絕不能止步不前。”
“若不先行平定南方,如何與他相爭?”
畢竟,自古以來,以南統北難上加難。
至多,也不過是南北二朝分治。
陸歸蒙無言以對。
袁文通卻不甘心︰“父王,蕭憲屢戰屢敗,如今只是苟延殘喘罷了。”
“不如讓江南西道節度使馬希震,率領大軍溯江直上,攻取江陵,必能覆滅楚國。”
袁弘道搖頭︰“時不我待,不能再拖延下去。”
“否則,我們連偏安江南,都是奢望。”
他心中遺憾,自己終究年老體衰,此生怕是完不成統一大業了。
最多爭取南北分治,與高楷分庭抗禮。
至于揮師北伐,他卻有心無力了。
……
荊州、江陵。
“陛下,袁弘道送來國書,封您為楚王、司徒,且承諾,後代子孫永鎮山南東道。”
蕭憲神色一震︰“他竟如此大方?”
尚書左僕射章瓊冷笑︰“陛下,這只是口蜜腹劍。”
“袁弘道縱然大方賜予,待來日,也能隨意找個借口收回。”
“畢竟,一旦丟失帝位,接受封賞,便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從今往後,都要仰吳王鼻息度日。”
蕭憲擰眉︰“若不接受,等吳軍打進江陵,怕是後悔不及。”
章瓊建言︰“吳軍雖然強盛,但絕非一手遮天。”
“不如向秦王求援,請他出兵對抗袁弘道。”
“高楷?”蕭憲吃了一驚,“他怎會幫朕?”
章瓊侃侃而談︰“秦王一戰殺二帝,威震天下,他若出兵,袁弘道絕不敢直攖其鋒。”
“況且,昔日竇至德派人求援,陛下拒絕,想來,秦王必然感激,不吝于舉手之勞。”
“一戰殺二帝!”蕭憲驚嘆不已。
從前听聞高楷攻無不勝,用兵如神,他只以為夸大其詞。
沒想到,高楷竟于虎牢關一戰,斬殺徐智遠,又攻破洛陽,迫使竇至德自刎。
區區幾日之內,鄭、夏二國皇帝,皆死在他手下。
實在駭人听聞!
想到這,蕭憲忍不住慶幸,之前拒絕出兵。
否則,高楷一怒之下率軍來攻,他該如何抵擋?
“只是,高楷野心勃勃,必然覬覦我楚國疆土。”
“請他出兵,萬一他順手牽羊,那該如何是好?”
章瓊寬慰道︰“高楷、袁弘道乃勢均力敵,一旦興起大戰,必定兩敗俱傷。”
“陛下正可坐收漁利。”
蕭憲緩緩點頭,既有選擇,他絕不願投降他人,任人宰割。
“何人可為使者?”
“秘書郎田懷光,能言善辯,必能說服秦王。”
“可!”
“讓他攜十車珍寶,立即出發。”
“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