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一名小黃門走來,將韓正、王介及婦孺們安排在客館,只帶著柳忠一人,經太常寺,來到尚書省,工部廊院。
高楷正在堂中,笑問︰“柳忠來了?”
“正是!”王寅虎點頭,“大王可要接見?”
“讓他進來。”
“是!”
片刻後,柳忠哆嗦著大禮參拜,磕頭道︰“草民拜見秦王!”
高楷笑道︰“起來吧。”
這人倒是實誠,又是下跪,又是磕頭,把地磚撞得咚咚響,額頭現出一抹紅印。
“謝秦王!”柳忠連忙道謝,再緩緩起身,卻不敢抬頭,只盯著腳面,一動不敢動,仿佛一尊陶俑。
見此,高楷溫聲道︰“听說你妻子患病,可好了?”
柳忠忙道︰“托大王鴻福,崔刺史請來孫神醫診治,已然大好了。”
“那便好,家里有幾口人?”
“四口人,除了草民夫婦倆,還有兩個小兒。”
高楷點了點頭︰“都幾歲了?”
“大郎八歲,二郎六歲。”
“都到了上學的年紀。”高楷笑道,“成都官學,是否如我所說,平民子弟也可入學?”
柳忠點了點頭︰“仰賴大王恩德,似我等升斗小民、貧寒人家,也可讓孩兒入學。”
“如今,大家伙兒都感激不盡,盼著大王長命百歲。”
一番交談下來,他不再那麼緊繃,話也多了不少。
高楷笑了笑︰“我下的令,只是打個地基,你的印刷術,才能使百丈高樓平地起。”
“今日,便在工部,為我演示一番你的技術。”
“是!”柳忠連忙應下。
宇文凱早已命人備好場地,取來梨木、棗木各五十具,皆是上好木材。
又備齊刻刀、墨、桑皮紙等材料,召來韓正、王介,以及數百個匠人,皆是長安城中寫工、刻工、印工。
左右兩側,百來個小吏、宦官叉手侍立,隨時听候吩咐。
高楷又下令,召來文武百官,一同觀賞。
柳忠不由感嘆︰和秦王這大手筆相較,以往在周家書肆印書,猶如小兒過家家。
高楷笑道︰“你是行家里手,這些匠人、小吏,都交給你指揮。”
“務必大展身手,讓我們這些外行人,開開眼界。”
“遵令!”柳忠忙不迭地應下,打定主意,必要使盡一身所學,不讓秦王失望。
群臣見此,又驚又疑︰大王未免太過重視。
這不過一介匠人,縱然有些許奇思妙想,又怎能媲美工部,乃至宇文侍郎。
畢竟,長安城可是匯聚了七道,甚至天下人才,要什麼人沒有?
這柳忠其貌不揚,言行畏縮,究竟有何大才,值得大王興師動眾?
高楷將他們神情盡收眼底,暗笑,柳忠雖然氣運平定凡,但一身技藝可不平凡,這可是祖孫三代人的智慧結晶。
柳忠深吸一口氣,舒緩些許壓力,一旦投入工作中,他神色一變,變得極度認真,甚至有些苛刻,且自成一方天地,對外界諸多輕視、懷疑目光一一屏蔽。
他首先篩選木料,優中選優,將諸多要點娓娓道來。
一眾匠人原本或多或少有些輕視,此刻,听他一一講解,卻連連點頭。
甚至,忍不住拿出紙筆記錄下來。
縱然是宇文凱,也沉浸其中,時不時請教一番。
選出五十塊上佳木板後,柳忠一聲令下,讓五十多名寫工,將《論語•學而篇》寫在桑皮紙上,一筆一劃必須端端正正,稍有瑕疵,便棄之不用。
隨後,將五十張桑皮紙反向貼在木板上。
待墨跡緩緩滲入木紋,再過一刻鐘,柳忠讓五十名刻工,沿著筆畫邊緣輕輕開鑿。
期間,他親手演示,一面交代技巧。
“梨木、棗木自有紋理,開鑿時,得順著它來,否則容易裂開。”
“以手掌攥緊刀柄,手腕用力,不可太重,也不可太輕,否則,顯不出墨色。”
一柄棗木刀,在他手中翻飛,橫豎撇捺皆有條有理,木屑不斷堆積,他卻絲毫不亂。
刻橫畫時,他將刀刃與木紋平行,緩緩推進。
刻豎畫時,又將刀刃垂直切入木板,迅捷而過。
到了撇捺,刀刃傾斜,與木板成半個直角,他眼疾手快,一刀鋒芒畢露。
高楷驚奇不已︰“這是什麼手法?”
柳忠笑道︰“此乃三分刀刻字法,分為平刀、立刀、斜刀。”
“練到嫻熟時,足以在米粒大的木板上,刻出太平盛世四個字。”
高楷連道神奇,暗思,擱在後世,這還不得申請個非遺?
說話間,柳忠繼續雕刻。
宇文凱看得目不轉楮,忽然問道︰“我旁觀多時,見你將連續數個口、田,這等結構,對比左豎畫,右豎畫刻得更細。”
“不知這是為何?”
柳忠解釋道︰“若左右豎畫完全一致,刷墨時難免油墨淤積。”
“我將右豎畫留出些微縫隙,便可避免此事。”
宇文凱心悅誠服︰“受教了!”
高楷笑贊︰“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這一粗一細之間,可稱陰陽互補。”
崔皓附和︰“大王所言極是!”
這時,忽有一名刻工,將“殆”字底下之口,不小心多添了一筆,不由手足無措,連忙下跪。
“小人無能,請大王降罪!”
高楷揮手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不必自責,起來吧。”
“謝大王!”
徐晏清頗為可惜︰“這一字出錯,整篇刻字都毀了。”
柳忠不以為意︰“草民尚有補救之法。”
眾人皆是好奇,見他用刻刀小心翼翼將錯字挖去,再對照長寬,挑了一方矩形木塊,嵌入其中,重新刻出“殆”字。
高楷贊道︰“雖有些許瑕疵難以避免,但只要不細觀,並無影響。”
“這修補之術,當真爐火純青。”
徐晏清嘆服︰“今日方知,百工之中亦有大道理,不亞于聖賢經典。”
竇儀忽然問道︰“柳匠人,用木板刻字,雖然好用,但天長日久,難免遭受蟲蛀、腐朽。”
“這該如何應對?”
柳忠笑道︰“此事簡單。”
“每月,可將刻好字的木板,用淡鹽水浸泡一次,晾干之後,涂抹一層薄蠟,可防止蟲蛀、腐朽。”
竇儀贊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