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熱鬧,兩人再度起行,忽見清明渠旁楊柳依依,波光粼粼,不少文人雅士在此賞景。
呂洪眼前一亮“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想來,春明時分,必然更加繁盛。”
一名文士笑道“這里的柳不過爾爾,曲江池、太液池、九龍池,方才是賞柳最佳處。”
“尤其是灞橋,折柳送別,可是一大風俗。”
“去歲,游子眾多,險些將數里柳枝折禿了。”
孫伯端贊道“濯濯長亭柳,陰連灞水流。當真古韻盎然。”
可惜,兩人另有要事在身,無暇前去觀賞。
過了清明渠,兩人一路走來,見桃、李、杏、梨、棗、林檎、桑等,百花齊放,百果累累,可見豐收之景。
呂洪倏然一嘆“可惜,偌大長安城,竟無牡丹。”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少了牡丹,總覺這煌煌大城,失卻幾分意蘊。
孫伯端笑道“牡丹雍容華貴,乃盛世之花。”
“等天下一統,恢復太平,必能見其芳姿。”
兩人邊走邊看,跨過大街,來到崇業坊外。
“三條九陌麗城偎,萬戶千門平旦開。”孫伯端倏然開口,“長安城布局,大有深意。”
呂洪點頭“此城為先帝時新建,大致按照《周禮•考工記》營造。”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
“長安城在渭河以南,北靠終南山,位于龍首原上,地勢起伏,如游龍橫臥。”
“正所謂卉物滋阜,卜食相士,宜建都邑。”
“更有渭、涇、灃、澇、�、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