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府北域,長安鬼城。
安化門外,褚諒遠眺前方,驚得合不攏嘴。
“長安城……怎麼如此之大?”
陽世間,長安便是天下第一雄城,論宏偉,洛陽亦稍遜一籌。
然而,這冥府中的長安城,竟還要大上數十倍。
放眼望去,城郭聳入雲霄,旗幌招展,屋舍儼然,一眼望不到盡頭。
惟有北面一座宮城,大放金光,照徹寰宇。
梁三郎笑道“冥府規則迥異于陽世,褚公初至,尚不知曉。”
“時日一長,便習慣了。”
褚諒微微點頭,忽見一列列兵卒披堅執銳,匯聚于一座祠堂外,裊裊青煙升起。
“這莫非是……英烈祠?”
“正是!”梁三郎頷首,“郎君將戰死的兒郎們,一律名列祠中,受香火供奉。”
“等陰壽一盡,人人皆可轉世投胎,不致淪為孤魂野鬼,不得超生。”
“主上仁德!”褚諒贊嘆不已。
活著時,只以為英烈祠是一項仁政,以安撫人心。
沒想到,在這冥府,竟有如此大的效用。
甚至可以說,此乃再造一世之恩。
說話間,一名秘書郎前來迎接。
到了太極宮、武德殿,褚諒邁入殿中,見一人高坐玉榻,神色威嚴,連忙拱手。
“老臣拜見威國公!”
“快起來。”高修遠虛扶一把,“褚卿遠來,怕是受了不少苦楚。”
褚諒搖頭“有主上恩澤庇佑,又得梁將軍接引,入長安城,老臣並不曾受苦。”
高修遠笑道“褚卿長孫,得我兒看中,小小年紀便封為儒林郎,真可謂後繼有人,不墮門楣也!”
“仰賴主上隆恩,才讓這不成器的孺子,得享蔭蔽。”褚諒面露慚愧,心中卻頗覺欣慰。
主上照拂,實乃褚家大幸,只盼淵兒長成,好生為國效力。
“褚卿太過自謙了。”高修遠忽然問起一事,“不知我那孫兒如何?”
“小郎君天資聰穎,頗有主上風範。”褚諒斟酌著回言。
高修遠點了點頭,溫聲道,“既入長安城,便如歸鄉,可去府中居住。”
“閑暇時,還望褚卿多多進宮,陪我這老朽說說話。”
褚諒連忙應下“此乃老臣榮幸!”
……
天佑十四年,五月中旬,長安城。
夏日炎炎,清晨時分便已熱浪侵人。
晨鼓聲中,明德門緩緩開啟。
“門開了!”城門外的官道上,人頭攢動,陡然喧騰起來。
東至新羅、百濟、高句麗,西至碎葉、焉耆、波斯,北至突厥、室韋、契丹,乃至天竺、倭國,來自天南海北,操著不同話音的人群,摩肩接踵,爭相入城。
“長安城果然氣象萬千,頗有萬國來朝之盛景。”呂洪忍不住贊道。
孫伯端頷首“由此可見,六道民心歸附,秦國公大業可期!”
呂洪看著一眾異族、異國人,笑道“不光如此,秦國公大敗突厥,殺得始羅可汗丟盔棄甲而逃,可謂大震聲威,使四夷賓服,紛紛來訪。”
“正是如此!”孫伯端贊同。
兩人跟隨隊伍,來到城門口,將度牒交給城門監。
片刻後,兩人得以通行,隨大流來到朱雀大街。
放眼望去,整條大街長達數十里,寬達百步,筆直疏闊,一直延伸到皇城,朱雀門。
路面黃土壓實,以細沙鋪地,平平整整。
兩旁遍栽榆樹,綠葉成蔭,繁盛如華蓋。
“俯十二兮通衢,綠槐參差兮車馬。”孫伯端目光一亮,“這朱雀大街,果然名不虛傳。”
呂洪附和“青槐如華蓋,蔭蔽萬民。”
“民間,更以三槐喻三公,太師、太傅、太保,象征宰輔之位,又是科第吉兆。”
“趕考士子們,期盼鯉魚躍龍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據說,科舉年頭稱為槐秋,赴京趕考為踏槐,考試月份則為槐黃。”
“槐花黃,舉子忙!”孫伯端嘆道,“可惜,當今天下戰亂不休,已有十多年未開科舉,難見盛事。”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呂洪笑道,“以秦國公之能,必能開創新朝,再興科舉。”
孫伯端點了點頭,兩人沿著朱雀大街行走,來到開明坊。
忽見一名少年郎,正在坊間巷子里,販賣榆樹枝。
周遭數十人匯聚,圍著這少年郎問價,人聲鼎沸。
呂洪頗覺驚奇,這榆樹枝足有一百多捆,粗二尺,每一捆賣十五文,照理來說,並不便宜,為何如此多人爭搶?
身側,一名管事打扮的男人看出他疑惑,笑道“道長怕是外地來的吧?”
見呂洪點頭稱是,他解釋道,“這些榆樹枝可了不得,乃是來自永興坊宇文府。”
“永興坊宇文府?”呂洪猶然不解。
管事娓娓道來“道長有所不知,兵部司郎中宇文凱,出身寒微,乃一介匠人。”
“卻得秦公賞識,一路升遷,執掌六司之一,與諸多賢才猛將同列朝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人人都說,宇文郎中祖墳冒青煙,府中更風水上佳。”
“因此,這些榆樹枝方才引人哄搶,大家都想沾沾運氣。”
呂洪恍然大悟,忽又好奇“這少年郎是何人?”
管事低聲道“他名為竇易,年方十六,出身隴右道武州。”
“據說,是宇文郎中的外甥,去歲來長安投奔。”
孫伯端驚訝“既是官宦子弟,為何行商?”
听聞此問,管事眉飛色舞“道長不知,這竇易最喜行商,以子貢為楷模。”
“據聞,他剛來長安時,宇文郎中送他與諸位子佷各一雙絲鞋,他待眾人挑揀完,得最後一雙,便轉手賣掉。”
“得了五百文錢,打了兩把小鏟。”
“去歲五月,榆錢黃熟,滿城飛落,他將其掃聚,得十余斗,栽進府中,生出一千多株。”
“到了今年,長到兩尺有余,他便間伐樹苗,于坊間販賣,獲利數倍。”
呂洪贊道“小小年紀,倒有陶朱公遺風。”
孫伯端點頭“此子謙讓,以絲鞋為本錢,不辭辛苦,倒是頗有毅力。”
畢竟,種樹須得挖溝、澆灌、打理,並不輕松。
他悄然一望,見這竇易頭頂青氣彌漫,紅光點點,隱約形成一枚五銖錢。
不由暗驚此子氣運不凡,竟有富甲天下之兆。
長安城,果然底蘊深厚,八方大才匯聚。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