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李光焰率三千人馬前來,恭請張氏、楊皎、敖鸞、 哥兒出發。
戶部司沈不韋、工部司宇文凱、禮部司竇儀、刑部司蕭宇,率領吏部司、兵部司諸位官吏同行。
另有諸多老弱婦孺,一行人浩浩蕩蕩,從南鄭起行,至鳳州黃花縣,走陳倉道。
此道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又有商旅聯�,隱隱展展,冠帶交錯,方轅接軫,好一副熱鬧景象。
更有林海峽谷,水深流急,絕壁凌空,諸多盛景不一而足。
眾人一路行來,可算大飽眼福。
張氏忍不住感嘆︰“不出門,不知天地之大。”
“我這老嫗,從此也算見多識廣了。”
敖鸞笑道︰“這才一條陳倉道,姑母便有此嘆言。”
“等將來,表哥以整個天下、兩都十六道奉養,姑母又該如何?”
“你這猴頭,又拿我說笑了!”張氏笑罵一聲。
說者無心,听者有意。
眾丫鬟僕役、諸位夫人聞言,卻止不住期待起來。
秦國公若能一統天下,他們自是跟著主家、夫君沾光、同享富貴繁華。
張氏忽然問道︰“我听聞,從南鄭到長安,儻駱道才是最近的路,為何棄之不走,反倒走這最遠的陳倉道?”
“阿娘有所不知。”楊皎回言,“儻駱道雖然路途最短,卻最為險峻,極難行走。”
“倒不如這陳倉道,地勢較為平緩,雖然遠些,卻省卻一番顛簸勞苦。”
敖鸞附和道︰“李將軍擔心姑母您身子吃不消,特意改走這陳倉道。”
“縱然耽擱些時日,只要平安抵達,便是最好。”
“原來如此!”張氏恍然,“蘭桂,你代我道謝一聲,多虧他想得周到。”
她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了,一路車馬勞頓,確實疲憊。
“是,老夫人!”蘭桂領命去了。
說到這,張氏忽然想起一事︰“謝氏可曾來了?”
楊皎點頭︰“夏侯將軍特意交代,請謝夫人同行。”
張氏嘆道︰“她為守寡也一年多了,我看吶,可以成親了。”
“敬德年近而立,卻無一兒半女,也該娶妻生子,綿延後嗣了。”
敖鸞展顏一笑︰“姑母既然感念夏侯將軍一片痴情,不如親自為他與謝夫人主婚,豈不更好?”
“我正有此意!”張氏頷首一笑,“等到了長安,便和楷兒商議,擇個吉日操辦起來。”
楊皎笑道︰“到時候,我們可得討一杯喜酒喝。”
巧惠、嫣然等丫鬟皆是附和,夏侯將軍與謝夫人好事多磨,總算要結成眷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