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營之中,左右郎將亦然發覺中計,慌忙下令回返。
卻不防,西側里轉出一將,白袍銀甲,面貌英俊,率領五千精兵殺來。
“我乃高郡公麾下郎將——段治玄,奉命在此等候多時。”
“爾等已然中計,還不束手就擒?”
兩人駭得面無人色,一番砍殺下,丟盔棄甲而逃。
驀然,東側里撞出一將,披頭散發,雙目炯炯,率領五千驍騎殺來。
“高郡公麾下郎將,哥舒浩,奉命取爾等項上人頭。”
兩人魂不附體,再無本分斗志,只顧逃命。
然而,段治玄、哥舒浩以逸待勞多時,怎會錯失良機?
只見段治玄策馬飛奔,手中長槍一擊,便于萬軍之中,將左郎將刺于馬下。
右郎將狠命揮鞭,恨不得戰馬插上雙翼,飛出重圍。
卻不防,斜刺里殺出一人,手中陌刀一橫,竟將他連人帶馬,劈成兩段。
“好刀法!”段治玄目光一亮。
哥舒浩大笑一聲︰“段郎將槍法,亦為三軍之冠。”
左右郎將既死,麾下萬余兵卒士氣全無,或降或逃。
段治玄、哥舒浩二人伏擊成功,收降五千余人,去向高楷復命。
混戰之中,那河池縣令亦然身死。
高楷听聞稟報,自是大喜︰“諸將听令,隨我迎擊李紅芝。”
“得令!”
霍金剛見勢不妙,急忙虛晃一招,率領殘兵敗將奪路而逃。
大營之外,李紅芝眼見此景,只覺喉頭翻涌,一張口吐出血來。
“大將軍!”眾親兵慌忙扶住。
“走,速退!”李紅芝一咬牙,神智清醒幾分,當即下令。
“是!”
不多時,銅鉦聲響徹四方,李紅芝率領一萬多兵馬,迅速後撤。
“殺!”
“殺李紅芝!”
身後,喊殺聲陡然響起。
“此人跑得倒是挺快。”高楷笑道。
徐晏清感慨道︰“他屢次三番,中了郡公妙計,已是驚弓之鳥。”
高楷一笑︰“敬德、治玄、哥舒浩,你們三人各率五千兵卒,前去追擊。”
“是!”三人領命而去。
一番沖殺之下,李紅芝率領七千殘兵,連夜奔出百里,方才返回鷺鷥山下大營。
正想喘一口氣,卻見大營之中,火光四起,喊殺聲再次襲來。
“殺李紅芝!”
“襲營?”李紅芝駭然失色,張口吐出一道鮮血,竟一頭栽落馬下。
“大將軍!”眾親衛慌忙扶起,卻見李紅芝雙眼緊閉,已然昏死過去。
又逢夏侯敬德三人追來,一番沖殺,殺得殘兵四散奔逃。
七千兵馬,至最後,只剩三千之數。
“這該如何是好?”眾殘兵六神無主。
所幸,這關鍵之時,霍金剛策馬趕來,當即下令,扶李紅芝上馬,奔回鳳州治所——梁泉城。
“可惜,讓霍金剛和李紅芝逃走了。”
三人追出百里,卻未能建功,夏侯敬德頗不甘心。
“窮寇莫追!”段治玄擺手道,“主上囑咐,鳳州刺史蕭宇,老成持重,非易與之輩。”
“不必再追擊,以免落入算計。”
夏侯敬德頷首,三人領兵回返。
半個時辰後,梁泉城頭,刺史蕭宇听聞稟報,感慨道︰“高楷麾下,果然人才濟濟。”
“老夫設下伏兵,卻徒勞無功,唉!”
他轉而問道,“李將軍如何了?”
“大將軍氣急攻心,嘴歪眼斜,已然……已然瘋癱了。”
“什麼?”蕭宇倏然一驚。
李紅芝可是郭羽任命的大將軍,三軍主帥,如今竟然癱瘓了。
這該如何抵擋高楷兵鋒?
“即刻派人,去往南鄭向節度使稟報,請他派兵增援。”蕭宇沉聲喝道。
“是!”一名都尉匆匆去了。
蕭宇佇立城頭,遠眺蒼茫夜色,不由嘆息︰“多事之秋啊!”
西有高楷來勢洶洶,東有裴行基虎視眈眈。
這偌大的山南西道,一十七州,百萬軍民,該何去何從?
另一頭,高楷听聞三人稟報,笑道︰“李紅芝不足為慮,霍金剛有勇無謀,逃了也無礙。”
“倒是這蕭宇,老而彌堅,須得慎重對待。”
唐檢點頭︰“此人出身蘭陵蕭氏,先帝在時,曾官至尚書右僕射。”
“為人剛正不阿,光明磊落,屢次直言勸諫,卻惹得先帝大怒,貶為梁泉縣令。”
高楷微微頷首︰“李紅芝既然大敗,我們正可趁機拿下河池、兩當二縣。”
“再率領大軍,圍攻梁泉,奪取黃花。”
“平定鳳州。”
徐晏清拱手道︰“郡公,我自入麾下,卻並無寸功,願憑三寸不爛之舌,前去說服兩當縣令來投。”
“略盡綿薄之力。”
高楷點頭︰“你既有此心,大可一試。”
“治玄,你率五千兵卒,與晏清同去。”
“是!”徐晏清、段治玄二人領命。
至于河池縣,縣令戰死,守卒空虛,待大軍兵臨城下,當即開門投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楷率領文武,暫且于城中駐扎。
三日之後,兩當傳來捷報,縣令獻城歸降。
高楷大喜,封徐晏清為司兵、參軍事,下令起兵,前往兩當駐扎。
又派奉宸司探听軍情,厲兵秣馬,準備攻取梁泉。
……
話分兩頭,且說山南西道,洋州。
治所興道城外,宣威將軍裴行基勒馬佇立,遠見城中一片汪洋,軍民嘶喊哀嚎不由笑道。
“崔記室果然妙計,一舉拿下興道。”
“如今,黃金縣,洋源縣,西鄉縣,華陽縣,再加上這興道縣,洋州攏共五縣,皆已平定。”
“洋州盡在掌控之中。”
“這一切,皆仰賴崔記室籌謀之功。”
“將軍謬贊了。”身側,一峨冠博帶的郎君謙遜道,“卑職愧不敢當。”
這人正是崔孝寬。
裴行基搖頭︰“崔記室不必自謙,我豈是不能容人之人。”
“我軍不到半月,便奪取洋州,你當居首功,我必上稟齊公。”
崔孝寬拱手道︰“那便謝過將軍美意了。”
裴行基驀然問道︰“我有一事不明,還請崔記室解惑。”
崔孝寬面色平淡︰“將軍但說無妨。”
“崔記室如何得知,這洋州刺史王庸,會坐視我等掘漢水?”
“王庸正如其名,一介庸才。”崔孝寬侃侃而談。
“我命兵卒,于壕溝外填河造堤,便是為了迷惑他。”
“他只見護城河堤水淺,遠不能淹沒興道,便放松警惕。”
“卻不見我已提前派人,于漢水上游,截斷水源。”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