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試第二日,沈箏去了一趟同安布莊。
全身鏡是獻給太後的賀禮,壽宴前不宜出現在布莊,故而她退而求其次,給布莊帶去了幾面小鏡子,讓大家伙先嘗嘗鮮。
將鏡子交給晏巧,吩咐過注意事項後,沈箏便看起了賬簿。
晏巧靜靜站在她身側,時不時解釋一二。
晏巧將賬簿做得很干淨,就連沈箏看後都挑不出理來。
且有一點,讓沈箏很是驚訝。
——自晏巧接手賬簿以來,每筆賬,她都在上頭記了布匹或成衣貨號,且她用的......
是阿拉伯數字。
沈箏略感驚訝。
莫輕晚會用阿拉伯數字記貨號,但也是大半月之前的事,沒想到短短十幾日功夫,晏巧竟也學了個十成十。
晏巧見她一直看著那些數字不動,心頭逐漸生出緊張。
“大人.......”她躊躇著上前,對著賬簿解釋道︰“小女是看莫姐姐,會在賬簿旁如此批注,便也......”
意思是莫輕晚並沒有特意教過她?
沈箏頓了片刻,問道︰“那你可知,這些圖案是何意思?”
“知道......”晏巧指著其中一串數字,說道︰“這是二肆零零零零壹玖。”
沈箏眼楮微睜,忍不住坐直身子看向晏巧。
良久,她說︰“你.......在布莊好好干,多幫縣里帶來人出來,本官看好你。”
晏巧微愣。
這是夸贊吧?
反應過來後,她趕緊福身︰“小女必不負大人所望!”
......
鏡子突然出現,又在布莊掀起了一陣熱潮。
來往顧客不管買不買布,都會上去照上一照,隨即驚嘆︰“原來我臉上的皮膚,是這個顏色......”
因制作材料與工藝限制,銅鏡映照出的膚色,會偏黃暗。
而今日,她們用布莊這奇怪鏡子一照,才知道自己的臉蛋,竟也稱得上“明亮白皙”。
數十人將晏巧圍在了中間,七嘴八舌︰“晏掌櫃,你們這鏡子賣嗎?多少兩銀子一面?我可是布莊老顧客了,你若要賣,得先緊著我!”
“誰還不是老顧客了?如今我全家上下都穿的棉布衣裳,我還專門托人帶了兩匹棉布去撫舟府,讓我那小舅子也做兩身衣裳穿呢!晏掌櫃,如此算來,我還幫布莊吆喝生意了呢!”
“晏掌櫃,賣我!我出一兩銀子!”
“人晏掌櫃差你這一兩銀了?我加二兩,三兩!晏掌櫃,若你願意,我現在就掏錢,咱們銀貨兩訖!”
一面腦袋大鏡子,賣三兩銀!
不少人偷偷吸了一口涼氣。
要知道,一面打磨光滑、刻了花紋的銅鏡,售價基本在幾百文至一千文之間,可同安布莊這鏡子,竟上來就被叫到了三兩銀子......
這一高價,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但也有人覺得合理,“這鏡面如此剔透,一看就是整塊寶石制成,三兩銀,我覺得合理。晏掌櫃,這鏡子布莊賣不賣,你一句話的事兒。若要賣,另外幾面我都要了!”
開玩笑!
這可是同安布莊推出的“寶石鏡”。
暫且不說這晶瑩剔透的是何種寶石,就憑“同安布莊”四個字,這鏡子拿到外面去,隨便都能炒出個高價。
到時候,可就不是幾兩銀子能拿下的事兒了。
有人買鏡子是為了帶回家,自己照。但也有人......是盯上了這筆生意。
晏巧將幾面鏡子小心翼翼抱入懷中,抬頭笑道︰“大家稍安勿躁,听小女一言。”
眾人停止爭搶,一雙眼緊緊黏在鏡面上。
晏巧將鏡子遞給了一個店員,眼神示意對方先拿走,而後開口︰“首先,小女在此,感謝大家對鏡子的喜愛。”
這“首先”二字一出,不少人是听明白了。
今日想買下這鏡子?
——沒戲!
但這兒是同安布莊,是同安縣那位大人手底下的生意,沒人敢有情緒,也沒人敢鬧事,所有人都站在原地,靜靜等著晏巧下文。
“實不相瞞,這幾面鏡子,是沈大人在今晨親自送過來的。”
眾人一听直瞪眼。
“沈大人來布莊了?”
“我們咋沒瞧見?我早晨來過一次呀!”
“我早晨看見一位女子,氣質非凡,我當時都覺得有點像沈大人,但我不敢信呀!那會兒我轉念一想,沈大人現在可是六品官了,豈會獨自出行?所以我就懷疑了一瞬!哎喲,這會兒一想,那位該不會真是沈大人吧!”
“啥六品官啊?縣令不是七品嗎?你連這都搞不清楚?”
“哎呦——你不知道?皇上陛下給沈大人升官了呀!現在的沈大人,可是工部的六品大官了!”
“天老爺!六品官?那沈大人不是和府官平起平坐了?什麼時候的事兒?我咋一點兒信都沒听見?”
“就十幾天前!听說還是一位將軍親自來宣賞的呢,而且你們知不知道......”
這等談資一出,不少人將鏡子忘在了腦後,張嘴瞪眼等著下文。
“說書先生”也很是上道,輕咳一聲,眼珠一轉,衣袍一捋,起範兒了。
“沈大人要親自去上京給太後娘娘賀壽!而且去了之後,住的是皇帝陛下賞賜的大宅子!那宅子有多大,你們都想象不到......”
“多大呀?有三進宅子那麼大嗎?”
“三進?!你是在瞧不起沈大人,還是在瞧不起皇帝陛下?”
“......”
不知不覺間,人群中心不再是晏巧。
晏巧輕輕舒了口氣,小心翼翼擠出人群,對等候在旁的店員說道︰“任誰來問,這鏡子都不賣,就說是沈大人的意思。若有人實在想買,就說要等大人從上京歸來後,再做定論。”
店員點頭記下,晏巧又說︰“再做幾個標識牌子,鏡子易碎,不能隨意拿取。你們也要看仔細些,盡量不要讓鏡子離開視線。”
......
日落西斜,考試院門口人頭攢動。
學子家人、書童、小廝等人將考試院門口堵得水泄不通,所有人脖子伸直,耳朵放尖,就等著考試院的開門鐘。
府試雖不用延後一日出考試院,但開門放學子出來,也有講究。
需要所有學子都拾掇規矩,檢查歸一後,才排隊放人。
對這一規矩,還有不少人調侃——考試院怕學子偷桌子板凳。
喜歡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請大家收藏︰()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