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黃巾霸業

第472章 鮮于銀、鮮于紀決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房東家的大鳥 本章︰第472章 鮮于銀、鮮于紀決策

    純屬虛構,歷史架空,都是白話文,腦子寄存處)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人們總是在不經意間便迎來了離別。

    張牛角深知這是一種無奈,但他也明白,在這個風起雲涌的時代,只有不斷前進,才能不被淘汰。

    如今的大漢,各個諸侯都在厲兵秣馬,積極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而林北政權自然也不能落後。

    在與徐榮匆匆告別後,張牛角毫不猶豫地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對薊縣的攻打之中。

    投石機的咆哮聲響徹雲霄,此起彼伏,仿佛是一頭被激怒的巨獸,不斷地向薊縣的城牆發起猛烈的攻擊。巨石一塊接一塊地砸向城牆,每一次撞擊都帶來巨大的沖擊力,城牆在巨石的轟擊下顫抖著,留下了一個個深深的坑洞和破碎的巨石。

    然而,薊縣的堅固程度超出了張牛角的預期。這座城池不愧是劉虞的大本營,相較于公孫瓚的大本營,薊縣的城牆更加高大厚實,防御工事也更為嚴密。作為一名漢人,劉虞深刻地理解“高築牆”的重要性,而劉虞顯然將這一點發揮到了極致。

    不僅如此,劉虞在薊縣的威望可謂是如日中天,百姓對他的愛戴之情溢于言表。在劉虞的統治下,薊縣的百姓安居樂業,對他忠心耿耿。有了大量百姓的效力,劉虞自然能夠將整個薊縣打造得固若金湯,讓任何來犯之敵都望而卻步。

    面對這樣一座堅不可摧的城池,張牛角心中的憤恨愈發強烈。薊縣就像一塊難啃的骨頭,讓他無從下手,但他並沒有放棄,反而更加堅定了攻下薊縣的決心。

    在此之前,鮮于紀和鮮于銀所率領的這一支兵馬必須要被鏟除。因為他們已經失去了制衡的價值,繼續保留這支部隊,不僅沒有任何好處,反而可能會帶來諸多隱患。

    原本留下這支部隊,是為了防止劉虞再次派遣新的兵馬離開薊縣,以免失去他們的行蹤,導致失去對局勢的掌控。同時,為了避免劉虞可以利用這支部隊來聯絡外援,以增強自己的實力。

    然而,如今踏頓已經逃走,周邊地區也沒有其他諸侯願意援助劉虞。而西涼鐵騎更是朝著西邊進軍,使得劉虞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他現在面臨著兩種選擇︰要麼固守薊縣,要麼棄城而逃。鮮于銀和鮮于紀這一支兵馬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價值。

    劉虞作為漢室宗親,他又怎麼可能向張牛角這個曾經的黃巾賊寇低頭屈服!他的尊嚴和榮譽不允許他這樣做。所以,他唯有堅守本心,選擇固守薊縣這一條路,並且要一直堅持走下去。

    與此同時,張白騎和于毒二人已經將踏頓所掠奪的戰利品全部運送到了林北營地。完成任務後,他們馬不停蹄地再次奔赴戰場,抵達了張牛角的營地。

    張白騎和于毒的到來,讓張牛角心中涌起了一股強烈的欲望——消滅鮮于紀和鮮于銀。他精心策劃著每一個細節,確保萬無一失。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張牛角果斷地命令褚飛燕帶領張白騎和于毒,率領平州鐵騎前去圍剿鮮于紀和鮮于銀所率領的烏桓輕騎。褚飛燕作為張牛角最為親近的部將,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智勇雙全,完全有能力統御張白騎和于毒這兩位猛將。

    張牛角此舉,不僅是為了消滅敵人,更是為了鍛煉褚飛燕。因為在歷史上,褚飛燕在張牛角死後,改名張姓,成為了赫赫有名的張燕。他所統領的黑山軍,猶如一條盤踞在並州太行山一帶的巨龍,威名遠揚。

    與此同時,張牛角並沒有停止對薊縣的攻擊。他繼續下令保持對薊縣的投石機攻勢,不給城內守軍絲毫喘息的機會。而閹奴在苦風的帶領下,則開始在薊縣周邊挖掘戰壕,這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

    這些戰壕不僅可以有效地阻止薊縣內的部隊逃跑,還能拖延他們的速度,為張牛角的軍隊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一旦戰壕挖掘完成,薊縣內的守軍將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面對如此緊張的局勢,劉虞站在薊縣的城牆上,眼睜睜地看著城外發生的一切,卻無能為力。城外,浩浩蕩蕩的工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叮叮當當的聲音此起彼伏,不絕于耳。然而,由于距離較遠,劉虞根本听不到這些聲音,他只能在城牆上遠遠地觀望,看著巨石像雨點般頻頻砸向城牆。

    每一次巨石撞擊城牆所發出的巨響,都讓劉虞和他的同伴們的耳朵感到一陣麻木。這種持續不斷的噪音已經讓他們的听覺變得遲鈍,對于城外那些叮叮當當的聲音,他們完全無法察覺。

    與此同時,張牛角正在耐心地等待著。他知道,褚飛燕率領的部隊正在執行一項重要任務——將鮮于紀和鮮于銀斬殺。而閹奴們所展開的大規模工事,實際上只是為了掩人耳目,讓劉虞等人誤以為他們在阻攔自己逃跑。

    劉虞對這一切毫不知情,他心中雖然有些不安,但對于閹奴們的真正意圖卻一無所知。他只能焦慮地在城牆上踱步,祈禱著城牆能夠抵擋住巨石的猛烈撞擊,同時也希望冀州的韓馥能夠前來支援一二。

    褚飛燕率領著龐大的軍隊,如洶涌的洪流一般,氣勢磅礡地抵達了鮮于銀和鮮于紀所駐扎的區域附近。沒有絲毫猶豫,他果斷地下令全軍發起沖鋒,仿佛要以雷霆萬鈞之勢將敵人一舉擊潰。

    然而,鮮于銀和鮮于紀並非無能之輩,他們的軍隊雖然人數相對較少,但訓練有素,警惕性極高。在外圍負責巡邏站崗的哨騎,猶如敏銳的獵鷹,第一時間察覺到了褚飛燕隊伍的逼近。他們毫不猶豫地向著天空射出哨箭,尖銳的鳴鏑之聲劃破長空,響徹整個營地。

    這突如其來的警報聲,讓鮮于銀和鮮于紀瞬間警覺起來。他們深知褚飛燕來者不善,一場惡戰恐怕在所難免。但面對如此強敵,他們並沒有驚慌失措,而是迅速做出應對之策。

    由于烏桓輕騎的人數有限,與褚飛燕的大軍相比明顯處于劣勢,鮮于紀和鮮于銀當機立斷,決定放棄正面交鋒,率領部隊迅速撤離。他們明白,若繼續留在原地,恐怕只有死路一條。

    于是,他們毫不遲疑地指揮軍隊朝著其他郡縣的方向撤退,希望能在那里找到安全的庇護所。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避免與褚飛燕的正面沖突,還能保存實力,等待時機再行反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黃巾霸業》,方便以後閱讀漢末黃巾霸業第472章 鮮于銀、鮮于紀決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黃巾霸業第472章 鮮于銀、鮮于紀決策並對漢末黃巾霸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