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

第2181章 尸易無限(86)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姒洛天 本章︰第2181章 尸易無限(86)

    林深攥著那張泛黃的信紙,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信紙是三天前在父親書房最底層的抽屜里發現的,折疊得整整齊齊,藏在一本線裝《水經注》的夾頁中。上面只有寥寥幾行字,字跡潦草,卻透著一股難以言說的急迫︰“西出陽關,黑石為記,遇河而止,慎入七星。若吾未歸,速焚此信,勿尋。”

    落款是“父字”,日期是十年前——正是父親林正明失蹤的那一天。

    十年前,林正明還是考古界小有名氣的學者,主攻西北絲綢之路沿線的古城遺址。那年夏天,他帶著一支小型考察隊前往河西走廊,說是要尋找一座史料中記載極少的“黑石城”,此後便杳無音信。搜救隊找了三個月,只在戈壁深處發現了半塊帶有奇怪紋路的黑石,再無其他線索,最後只能按失蹤結案。

    這些年,林深從青澀的大學生長成了博物館的年輕研究員,關于父親的記憶漸漸被日常的瑣碎覆蓋,直到這張信紙的出現,再次將塵封的傷口撕開。他反復摩挲著信上的“黑石為記”,忽然想起父親失蹤後,母親曾將他書房里的東西打包收進閣樓,其中好像有一個裝著黑石碎片的木盒。

    林深連夜趕回老宅,在堆滿雜物的閣樓里翻找了三個小時,終于在一個落滿灰塵的樟木箱里找到了那個木盒。打開一看,里面果然放著半塊黑石,巴掌大小,表面刻著細密的螺旋紋路,邊緣還殘留著斷裂的痕跡,與當年搜救隊發現的那半塊似乎能對上。

    更讓他心跳加速的是,木盒底部貼著一張小小的地圖,用朱砂勾勒出一條從敦煌出發,向西延伸至戈壁深處的路線,終點處畫著一個不規則的五角星,旁邊標注著“七星灘”三個字。

    “西出陽關,黑石為記,遇河而止,慎入七星”——信上的話突然串聯起來。陽關在敦煌以西,黑石碎片是標記,“河”或許是指疏勒河的支流,而“七星”,極有可能就是地圖上的七星灘。

    林深拿著地圖和黑石,一夜未眠。他知道戈壁凶險,父親當年就是在那里失蹤的,自己貿然前往,無異于冒險。可一想到父親可能還在某個地方等著,或者至少要弄清楚他失蹤的真相,他就無法抑制心中的沖動。

    第二天一早,林深向博物館遞交了年假申請,又去戶外用品店購置了沖鋒衣、睡袋、衛星電話等物資,還特意請教了有過戈壁探險經驗的老驢友,準備了應對沙塵暴和缺水的應急方案。出發前,他給母親留了一封信,告訴她自己要去完成父親未竟的事,讓她不要擔心。

    一周後,林深抵達敦煌。他沒有聲張,只是在當地租了一輛四驅越野車,又雇了一位名叫老周的向導。老周是土生土長的敦煌人,常年在戈壁里跑運輸,對地形十分熟悉。听說林深要去七星灘附近,老周皺了皺眉︰“小伙子,那地方邪性得很,常年刮黑風,指南針到了那兒都沒準頭,而且傳說底下有座埋在沙子里的古城,進去的人沒幾個能出來的。”

    “我父親十年前就是去那里考察,然後失蹤了。”林深拿出父親的照片,遞給老周,“我想找到他,哪怕只是弄清楚發生了什麼。”

    老周接過照片,仔細看了看,嘆了口氣︰“十年前?我好像有點印象,當時確實有支考古隊去了七星灘,後來就沒了消息。行吧,我帶你去,但丑話說在前頭,到了七星灘邊緣,你要是還想往里走,我可不陪你,我還想多活幾年。”

    林深連忙答應,兩人當天下午就出發了。越野車駛出敦煌市區,一路向西,公路漸漸變成砂石路,最後徹底淹沒在茫茫戈壁中。車窗外,盡是望不到邊的沙丘和礫石,偶爾能看到幾叢耐旱的駱駝刺,在風中搖晃著稀疏的枝葉。

    第一天還算順利,他們在疏勒河支流旁扎了營。傍晚時分,夕陽將戈壁染成一片金紅,林深拿出那張地圖,對照著周圍的地形,發現他們已經離七星灘不遠了。老周在一旁燒著篝火,烤著干糧,突然指著遠處的沙丘說︰“你看,那就是七星灘的方向,晚上別往那邊看,听說有時候能看到鬼火,其實是地下古城里的磷火。”

    林深順著老周指的方向望去,遠處的沙丘在暮色中顯得格外陰沉,像一頭蟄伏的巨獸。他握緊了口袋里的黑石碎片,指尖傳來一絲冰涼的觸感,讓他稍微安定了一些。

    第二天一早,他們繼續出發。越靠近七星灘,天氣變得越惡劣,風越來越大,卷起的沙石打在車身上,發出“ 里啪啦”的聲響。老周不得不放慢車速,小心翼翼地避開沙丘間的溝壑。

    中午時分,越野車突然陷進了一處松軟的沙地。兩人下車查看,發現沙地下面似乎是空的,車輪已經陷下去了大半。“糟了,這是流沙區!”老周臉色一變,“趕緊挖,不然車就要被吞進去了!”

    林深趕緊拿出工兵鏟,和老周一起挖沙子。就在這時,他的工兵鏟突然踫到了一個堅硬的東西,發出“當”的一聲脆響。他心中一動,加快了挖掘的速度,沒過多久,一塊黑色的石頭露了出來——和他口袋里的黑石碎片一模一樣,只是更大一些,表面的螺旋紋路也更加清晰。

    “這就是你說的黑石?”老周湊過來,好奇地打量著,“這石頭看著不一般,說不定就是傳說中黑石城的東西。”

    林深將黑石挖出來,發現它的一側有明顯的斷裂痕跡,似乎是從更大的石塊上掉下來的。他拿出自己的黑石碎片,試著拼合了一下,雖然不完全吻合,但紋路的走向卻能對上。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刺耳的風聲,老周臉色驟變︰“不好,黑風來了!快上車!”

    林深抬頭一看,只見遠處的天際線處,一團黑色的風沙正迅速向他們逼近,像一堵巨大的牆,遮天蔽日。他趕緊和老周一起,將工兵鏟等工具扔進車里,然後鑽進駕駛室。老周發動汽車,猛踩油門,可車輪卻在流沙里打轉,根本無法前進。

    “完了,車動不了了!”老周急得滿頭大汗,“我們趕緊躲到車後面,用睡袋裹住身體,盡量別讓沙子進嘴里!”

    林深剛想下車,突然看到剛才挖出黑石的地方,沙子正在快速下陷,露出一個黑漆漆的洞口。他心中一動,對老周說︰“快,那里有個洞,我們躲進去!”

    老周順著林深指的方向一看,也顧不上多想,跟著林深鑽進了洞口。剛一進去,黑風就席卷而至,整個大地都在顫抖,沙石撞擊著洞口的岩壁,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

    林深和老周蜷縮在洞口內側,用沖鋒衣裹住頭,不敢出聲。過了約莫一個小時,風聲才漸漸減弱。兩人松了口氣,拿出手電筒,照亮了周圍的環境。

    他們身處一個狹窄的通道里,岩壁粗糙,上面刻著一些模糊的符號,看起來像是某種古老的文字。通道盡頭隱隱有光線傳來,似乎通向某個更大的空間。

    “這……這不會就是黑石城的入口吧?”老周的聲音有些發顫,既興奮又害怕。

    林深握緊了手電筒,點了點頭︰“很有可能。老周,你要是害怕,可以在這里等我,我進去看看就回來。”

    老周猶豫了一下,搖了搖頭︰“算了,都到這兒了,我跟你一起去。好歹有個照應,而且我也想看看,這傳說中的黑石城到底長什麼樣。”

    兩人沿著通道往前走,通道漸漸變寬,光線也越來越亮。走了約莫十分鐘,他們來到一個巨大的石室里。石室的頂部瓖嵌著一些發光的礦石,將整個石室照亮。石室中央有一個圓形的石台,石台上放著一塊巨大的黑石,上面刻滿了螺旋紋路,與他們之前發現的黑石碎片一模一樣。

    更讓林深激動的是,石台旁邊放著一個熟悉的背包——那是父親當年考察時常用的登山包!他快步走過去,打開背包,里面果然有父親的筆記本、指南針和一些考古工具。筆記本的最後幾頁,記錄著他發現黑石城的過程,還有一些關于螺旋紋路的研究筆記。

    “我父親真的來過這里!”林深的聲音有些哽咽,他快速翻閱著筆記本,希望能找到父親失蹤的線索。

    就在這時,老周突然指著石室的一角,驚呼道︰“林小子,你看那是什麼!”

    林深順著老周指的方向看去,只見石室的角落里,有一個人影靠在岩壁上,一動不動。他心中一緊,趕緊跑過去,用手電筒照亮了那個人的臉——正是他失蹤十年的父親林正明!

    “爸!”林深激動地喊道,他伸手摸了摸父親的鼻息,又探了探他的脈搏,心中一沉——父親已經沒有生命體征了。

    老周也走了過來,看到這一幕,嘆了口氣︰“節哀吧,林小子。你父親能找到這里,已經很不容易了。”

    林深強忍著悲痛,仔細檢查了父親的遺體。父親身上沒有明顯的外傷,只是臉色蒼白,像是睡著了一樣。他的手里緊緊攥著一塊小小的黑石,上面刻著一個奇怪的符號,看起來像是一個“星”字。

    林深將父親手中的黑石拿出來,又看了看石台上的巨大黑石,突然發現巨大黑石的表面,有七個凹槽,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狀,而父親手中的黑石,正好能放進其中一個凹槽里。

    “七星灘,七星……”林深喃喃自語,他想起了信上的“慎入七星”,還有地圖上的五角星標記。難道這七個凹槽,需要七塊刻有不同符號的黑石才能填滿?

    就在這時,石室突然開始震動,頂部的礦石紛紛掉落。老周臉色一變︰“不好,這里要塌了!我們趕緊走!”

    林深也意識到情況危急,他將父親的筆記本和背包收好,又拿起父親手中的黑石,對老周說︰“我們快出去!”

    兩人沿著原路返回,通道里的岩壁不斷有石塊掉落,他們只能加快腳步,拼命往外跑。就在他們快要沖出洞口的時候,林深突然想起石台上的巨大黑石,還有那些螺旋紋路。他回頭看了一眼,只見巨大黑石的表面,螺旋紋路正在發出微弱的光芒,似乎在指引著什麼。

    “等等!”林深停下腳步,“那些螺旋紋路,可能是某種機關的開關。我父親的筆記本里提到,這些紋路與古代的天文歷法有關,或許能打開什麼東西。”

    “都什麼時候了,還管這些!”老周急得直跺腳,“再不走,我們就要被埋在這里了!”

    林深沒有放棄,他快速回憶著父親筆記本里的內容,那些螺旋紋路的排列方式,確實與北斗七星的位置相對應。他拿出父親手中的黑石,又看了看自己口袋里的黑石碎片,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老周,你幫我看著,我去試試!”

    他不顧老周的勸阻,轉身跑回石室。石室的震動越來越劇烈,頂部的礦石大量掉落,隨時可能坍塌。林深沖到石台前,將父親手中的黑石,放進了巨大黑石的一個凹槽里。

    就在黑石放進凹槽的瞬間,巨大黑石的表面,螺旋紋路突然發出強烈的光芒,石室的震動也隨之停止。緊接著,石台緩緩下降,露出一個地下通道。

    林深心中一喜,他趕緊跑回通道口,對老周說︰“老周,快進來!這里有個地下通道,可能是黑石城的其他部分!”

    老周半信半疑地跟著林深走進石室,看到下降的石台和地下通道,驚訝得說不出話來︰“這……這也太神奇了!”

    兩人沿著地下通道往下走,通道里一片漆黑,只能靠手電筒照明。走了約莫半個小時,他們來到一個更大的地下空間里。這里像是一座地下古城,街道、房屋、城牆一應俱全,只是都被厚厚的灰塵覆蓋著,顯得格外荒涼。

    古城的中央,有一座高聳的塔樓,塔樓的頂部瓖嵌著一塊巨大的發光礦石,將整個古城照亮。林深和老周沿著街道往前走,發現街道兩旁的房屋里,散落著一些陶器和石器,看起來像是古代居民的生活用品。

    “這里就是黑石城了吧?”老周感嘆道,“沒想到真的存在,而且還保存得這麼完整。”

    林深點了點頭,他注意到街道的地面上,也刻著螺旋紋路,這些紋路相互連接,最終通向中央的塔樓。他沿著紋路往前走,來到塔樓的底部。塔樓的大門緊閉,門上刻著一個巨大的螺旋紋路,中間有七個凹槽,與石台上的巨大黑石一模一樣。

    “看來需要七塊黑石才能打開這扇門。”林深說,“我父親找到的,只是其中一塊。”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還有手電筒的光芒。林深和老周趕緊躲到旁邊的房屋里,屏住呼吸。

    只見三個穿著沖鋒衣的人,拿著洛陽鏟和撬棍,朝著塔樓的方向走來。為首的是一個中年男人,臉上有一道刀疤,眼神凶狠。“老大,你確定這里就是黑石城?”一個瘦高個問道。

    刀疤臉冷笑一聲︰“當然確定。我找了這麼多年,終于找到了。只要打開塔樓的大門,里面的寶貝就都是我們的了!”

    “可是老大,我們只有三塊黑石,不夠啊。”另一個矮胖的男人說。

    “放心,我已經查到了,還有幾塊在附近的沙丘里。等我們集齊七塊,就能打開大門了。”刀疤臉說。

    林深和老周躲在房屋里,听著他們的對話,心中一驚。原來這些人也是來尋找黑石城的,而且還想盜走里面的文物。

    “怎麼辦?他們有三個人,還有工具,我們打不過他們。”老周小聲說。

    林深皺了皺眉,他知道不能讓這些盜墓賊得逞,否則黑石城的文物將會遭到嚴重破壞。他看了看周圍的環境,突然有了一個主意︰“老周,你還記得我們進來的通道嗎?我們去把通道堵上,然後報警,讓警察來抓他們。”

    老周點了點頭,兩人悄悄離開房屋,朝著地下通道的方向跑去。可剛跑了沒幾步,就被刀疤臉等人發現了。

    “站住!”刀疤臉大喊一聲,舉起手電筒照向他們,“你們是誰?怎麼會在這里?”

    林深和老周不敢停下,拼命往前跑。刀疤臉等人在後面緊追不舍,還不時用石頭砸他們。

    就在快要跑到地下通道的時候,林深突然被一塊石頭絆倒,手電筒掉在地上,摔碎了。老周趕緊停下來,想拉他起來,可刀疤臉等人已經追了上來,將他們團團圍住。

    “跑啊,怎麼不跑了?”刀疤臉冷笑一聲,用手電筒照著林深的臉,“我看你面熟,你是不是十年前那個考古隊的人的兒子?”

    林深心中一緊,沒想到刀疤臉竟然知道父親的事。“你是誰?你怎麼知道我父親?”

    “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父親當年找到了一塊黑石,卻不肯交出來,最後死在了這里。”刀疤臉說,“現在,你把你手里的黑石交出來,我可以饒你們一命,不然的話,你們就和你父親一樣,留在這里吧!”

    林深握緊了口袋里的黑石,他知道不能把黑石交給這些盜墓賊。他看了看老周,對他使了個眼色,然後突然朝著刀疤臉撲去,大喊道︰“老周,快跑!”

    刀疤臉沒想到林深會突然襲擊,被他撲了個正著,兩人一起倒在地上。老周趁機撿起地上的一塊石頭,朝著瘦高個砸去,瘦高個躲閃不及,被砸中了肩膀,慘叫一聲。

    矮胖的男人見狀,趕緊朝著老周撲來。老周雖然年紀大了,但常年在戈壁里跑運輸,力氣不小,他和矮胖男人扭打在一起。

    林深和刀疤臉在地上翻滾著,刀疤臉掏出一把匕首,朝著林深刺來。林深趕緊躲閃,匕首刺在了地上的螺旋紋路上,發出“當”的一聲脆響。

    就在這時,地面突然震動起來,街道上的螺旋紋路發出微弱的光芒。刀疤臉和林深都愣住了,停止了打斗。

    “怎麼回事?”刀疤臉疑惑地說。

    林深突然想起父親筆記本里的記載,螺旋紋路不僅與天文歷法有關,還能感知金屬的氣息。刀疤臉的匕首是金屬做的,刺在紋路上,觸發了某種機關。

    只見街道兩旁的房屋里,突然涌出大量的沙子,這些沙子順著螺旋紋路流動,朝著中央的塔樓匯聚。刀疤臉等人臉色大變,想要逃跑,卻被沙子困住,動彈不得。

    “這……這是什麼鬼東西!”刀疤臉驚恐地喊道。

    林深和老周趁機掙脫,朝著地下通道的方向跑去。他們跑回地下通道,發現通道里也開始涌出沙子。兩人不敢停留,拼命往上跑,終于沖出了洞口。

    洞口外,風沙已經停了,陽光照在戈壁上,顯得格外刺眼。林深和老周癱坐在地上,大口地喘著氣。

    “嚇死我了,差點就埋在里面了。”老周說。

    林深點了點頭,他回頭看了一眼洞口,沙子還在不斷涌出,很快就將洞口掩埋了。他知道,黑石城又被埋在了沙子下面,那些盜墓賊也永遠留在了那里。

    “我們趕緊離開這里,然後聯系文物局和警方。”林深緩過勁來,掏出衛星電話。信號在戈壁深處時斷時續,他舉著電話走了十幾分鐘,才終于接通了敦煌文物局的電話,將發現黑石城和遭遇盜墓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明。

    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听完後十分震驚,當即表示會立刻組織考古隊和警力趕來,讓林深在原地等候,注意安全。掛了電話,林深和老周回到陷在流沙里的越野車旁,試圖將車挖出來,可流沙松散,挖開的沙子很快又會填回去,兩人忙活了半天,也只讓車輪露出了一小截。

    “算了,先別管車了,等文物局的人來了再說。”老周擦了擦額頭的汗,“我們先找個陰涼的地方歇著,戈壁的太陽太毒,待久了會中暑。”

    兩人在附近的一塊大岩石下坐下,林深拿出父親的筆記本,再次翻閱起來。最後幾頁除了記錄黑石城的發現過程,還有一段模糊的字跡,似乎是父親臨終前寫下的︰“黑石為鑰,七星為門,內藏文明之火,亦藏毀滅之劫。慎之,慎之。”

    林深心中疑惑,“文明之火”或許指的是黑石城的文物和歷史,可“毀滅之劫”又是什麼?難道塔樓里藏著什麼危險的東西?他想起那些盜墓賊,若是他們真的集齊七塊黑石,打開塔樓大門,後果不堪設想。

    傍晚時分,遠處傳來了汽車的轟鳴聲。林深和老周趕緊站起來,朝著聲音的方向望去,只見十幾輛越野車和警車朝著他們駛來,為首的正是敦煌文物局的局長張教授。

    張教授下車後,快步走到林深面前,緊緊握住他的手︰“林深同志,辛苦你了!你發現的黑石城,對研究絲綢之路沿線的文明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林深將父親的筆記本、黑石碎片和地圖交給張教授,又詳細講述了進入黑石城的經過,以及遇到盜墓賊的事情。張教授听完後,臉色凝重︰“沒想到竟然有盜墓賊盯上了這里,幸好你及時發現,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我們已經聯系了當地警方,會對這一帶進行全面搜查,防止還有其他盜墓賊潛伏。”

    隨後,考古隊和警方開始行動。警方在附近的沙丘里搜索,果然發現了那三個盜墓賊的蹤跡——他們被困在流沙里,已經奄奄一息,被警方成功解救並逮捕。考古隊則在林深的帶領下,來到掩埋黑石城入口的地方,開始進行發掘。

    發掘工作進行得十分艱難,戈壁的風沙很大,剛挖開的沙子很快又會被掩埋。考古隊員們只能一邊挖掘,一邊用木板和鋼架固定,防止流沙再次將入口掩埋。

    三天後,黑石城的入口終于被重新打開。張教授帶領考古隊員,帶著專業的考古工具,小心翼翼地走進地下通道。林深和老周也跟了進去,他們想要看看塔樓里到底藏著什麼。

    再次來到地下古城,考古隊員們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街道、房屋、城牆保存完好,陶器、石器等文物散落其中,仿佛一座沉睡了千年的古城,剛剛甦醒。

    “太不可思議了!”張教授激動地說,“從這些文物的風格來看,這座古城應該建于漢代,是絲綢之路沿線的一座重要城市,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會被埋在地下。”

    考古隊員們開始對古城進行系統性的發掘和記錄,林深則跟著張教授,來到中央的塔樓前。塔樓的大門依舊緊閉,門上的七個凹槽清晰可見。張教授仔細觀察著凹槽,又看了看林深帶來的黑石碎片,說︰“這些黑石應該是打開大門的鑰匙,只是我們現在只有兩塊,還需要找到另外五塊。”

    接下來的日子里,考古隊在古城及其周邊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搜索,陸續找到了另外五塊黑石。每一塊黑石上都刻著不同的符號,分別對應著北斗七星的七個星位。

    集齊七塊黑石後,張教授決定打開塔樓的大門。考古隊員們小心翼翼地將黑石放進凹槽里,當最後一塊黑石放進凹槽的瞬間,塔樓的大門緩緩打開,一股古老而神秘的氣息從里面撲面而來。

    塔樓內部是一個螺旋形的樓梯,通往頂部。林深和張教授帶著幾名考古隊員,沿著樓梯往上走。樓梯的牆壁上,繪制著精美的壁畫,記錄著黑石城的歷史——原來這座古城曾經是絲綢之路沿線的商貿重鎮,後來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沙塵暴,被埋在了地下,城中的居民也因此遷徙他鄉。

    走到塔樓頂部,眾人看到一個圓形的房間,房間中央放著一個巨大的青銅鼎,鼎中燃燒著一團微弱的火焰,火焰周圍擺放著七件青銅器,分別刻著北斗七星的圖案。

    “這就是‘文明之火’吧?”林深輕聲說,“父親筆記本里提到的,應該就是這個。”

    張教授點了點頭,他仔細觀察著青銅鼎和青銅器,說︰“這些青銅器都是漢代的珍貴文物,尤其是這個青銅鼎,上面刻著的銘文,詳細記錄了黑石城的歷史和商貿活動,對研究漢代的絲綢之路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就在這時,房間突然開始震動,青銅鼎中的火焰變得異常旺盛,牆壁上的壁畫也開始脫落。張教授臉色一變︰“不好,塔樓要塌了!我們趕緊出去!”

    眾人趕緊沿著樓梯往下跑,剛跑出塔樓,整個塔樓就轟然倒塌,揚起的灰塵彌漫了整個古城。考古隊員們都松了口氣,幸好撤離及時,沒有人員受傷。

    雖然塔樓倒塌了,但考古隊在黑石城的發掘工作仍在繼續。他們在古城中發現了大量的文物,包括陶器、青銅器、玉器、絲綢等,這些文物不僅數量眾多,而且保存完好,為研究漢代的歷史、文化和商貿活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林深站在古城的街道上,看著考古隊員們忙碌的身影,心中百感交集。他終于找到了父親失蹤的真相,也完成了父親未竟的事業。父親的遺體被考古隊妥善安葬在敦煌的烈士陵園,墓碑上刻著“考古學家林正明之墓”,旁邊還放著一塊從黑石城出土的黑石,象征著他對黑石城考古事業的貢獻。

    老周因為幫助考古隊找到了黑石城,還提供了重要的地形信息,被文物局授予了“文物保護志願者”的稱號。他逢人就說︰“我這輩子跑遍了戈壁,沒想到還能為保護文物出一份力,值了!”

    幾個月後,黑石城的考古發掘工作基本結束。出土的文物被運往敦煌博物館,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黑石城文明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和考古專家。林深作為黑石城的發現者之一,也受邀參加了展覽的開幕式。

    開幕式上,張教授發表了講話︰“黑石城的發現,填補了絲綢之路沿線文明研究的空白,讓我們對漢代的商貿活動和文化交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些文物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民族的寶貴財富。我們要感謝林深同志和他的父親林正明先生,是他們的堅持和付出,讓這座沉睡千年的古城重見天日。”

    林深站在台上,看著台下的觀眾,心中充滿了自豪。他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歷史和文明等待著被發現,還有更多的文物需要被保護。他會繼承父親的遺志,繼續在考古和文物保護的道路上走下去,為守護民族的文化遺產貢獻自己的力量。

    展覽結束後,林深回到了博物館,繼續從事他的研究工作。他將父親的筆記本和黑石城的考古資料整理成冊,編寫了一本《黑石城考古記》,詳細記錄了黑石城的發現過程和考古成果。這本書出版後,受到了考古界和歷史學界的廣泛關注,成為了研究絲綢之路文明的重要參考資料。

    閑暇之余,林深還會回到敦煌,去黑石城的發掘現場看看,去烈士陵園給父親掃墓。每次站在父親的墓前,他都會想起父親信上的話︰“西出陽關,黑石為記,遇河而止,慎入七星。”他知道,父親的話不僅是對他的提醒,更是對所有文物保護者的告誡——文物保護之路充滿了艱辛和危險,但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守護好民族的根脈和歷史的傳承。

    這天,林深收到了一封來自國外的郵件,發件人是一位著名的考古學家,他在郵件中說,看到了《黑石城考古記》,對黑石城的文明非常感興趣,希望能與林深合作,共同研究絲綢之路沿線的其他古城遺址。

    林深看著郵件,臉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父親未竟的事業,正在以一種新的方式繼續下去,而他,也將帶著父親的期望,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去發現更多的歷史奇跡,守護更多的文化遺產。

    林深握著鼠標的手微微一頓,郵件末尾那句“期待與你共同探尋絲綢之路的文明密碼”,讓他想起父親書房里掛著的那幅絲綢之路地圖——泛黃的絹布上,用朱砂標注的路線像一條蜿蜒的血脈,連接著東西方的文明。他深吸一口氣,指尖在鍵盤上敲擊,寫下“期待合作”四個字,點擊了發送。

    三個月後,林深登上了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航班。此次合作的對象是土耳其考古學家凱末爾,對方團隊在安納托利亞高原發現了一處疑似漢代商隊遺址,希望能結合黑石城的考古資料,還原絲綢之路中段的商貿路線。飛機穿越雲層時,林深打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里面夾著父親當年考察時拍攝的照片,照片里,父親站在戈壁灘上,身後是連綿的沙丘,眼神里滿是對未知的向往。

    抵達伊斯坦布爾後,凱末爾親自到機場迎接。這位五十多歲的考古學家,留著濃密的胡須,笑容爽朗︰“林,你的《黑石城考古記》我讀了三遍,那些關于螺旋紋路的研究太精彩了!我們發現的遺址里,也有類似的紋路,或許這是漢代商隊留下的標記。”

    林深跟著凱末爾前往安納托利亞高原。遺址位于高原深處的一片河谷旁,四周是連綿的雪山,考古隊員們已經在這里搭建了臨時營地。凱末爾帶著林深走到遺址中央,指著地面上的紋路說︰“你看,這些紋路與黑石城的螺旋紋路幾乎一致,只是規模更小,像是人為刻畫的路標。”

    林深蹲下身,用手輕輕拂過紋路表面,指尖傳來粗糙的觸感。他拿出隨身攜帶的放大鏡,仔細觀察紋路的細節,發現紋路的末端刻著一個小小的“漢”字。“這確實是漢代的風格,”林深激動地說,“而且這個‘漢’字,與黑石城陶器上的銘文完全相同,說明這里曾經有漢代商隊停留過。”

    接下來的日子里,林深和凱末爾的團隊一起,對遺址進行了系統性的發掘。他們在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漢代文物,包括五銖錢、陶俑、絲綢殘片,還有一些刻有螺旋紋路的黑石碎片。更讓他們驚喜的是,在遺址的一個窖穴里,發現了一本用絲綢包裹的竹簡,竹簡上的文字雖然有些模糊,但仍能辨認出是一封漢代商隊寫給家人的家書。

    “這太珍貴了!”凱末爾拿著竹簡,激動地說,“這封家書不僅能證明漢代商隊曾經抵達過這里,還能讓我們了解他們的生活和情感,是研究絲綢之路人文歷史的重要資料。”

    林深點了點頭,他想起父親筆記本里提到的“文明之火”——這些文物、這些文字,不正是跨越千年的文明之火嗎?它們在歷史的長河中沉睡,如今被重新喚醒,向世人訴說著絲綢之路的繁華與滄桑。

    就在考古工作進行到關鍵階段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襲擊了高原。暴雨引發了山洪,遺址的部分區域被洪水淹沒,一些剛出土的文物也面臨著被損壞的危險。林深和考古隊員們冒著大雨,用塑料布覆蓋文物,將已經出土的文物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不行,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凱末爾看著不斷上漲的洪水,焦急地說,“遺址的核心區域很快就會被淹沒,我們必須盡快搶救里面的文物!”

    林深環顧四周,發現遺址旁邊有一座廢棄的石屋,他趕緊說︰“我們可以把文物轉移到石屋里,那里地勢較高,應該能避開洪水。”

    眾人立刻行動起來,冒著大雨,將文物一件件搬到石屋里。林深負責搬運那本珍貴的竹簡,雨水打濕了他的衣服,他卻絲毫不敢怠慢,小心翼翼地將竹簡抱在懷里,生怕有一絲損壞。

    經過幾個小時的奮戰,所有文物都被安全轉移到了石屋里。林深和考古隊員們站在石屋門口,看著洪水淹沒了遺址,心中既慶幸又擔憂——慶幸文物沒有受損,擔憂遺址會被洪水破壞。

    暴雨過後,林深和凱末爾的團隊對遺址進行了重新勘察。他們發現,洪水雖然淹沒了遺址的部分區域,但也沖刷出了一些新的遺跡,包括一條通往山谷深處的通道。林深和凱末爾決定沿著通道探索,看看是否還有其他的發現。

    通道狹窄而陡峭,兩旁的岩壁上布滿了青苔。走了約莫半個小時,他們來到一個寬敞的洞穴里。洞穴的牆壁上,繪制著精美的壁畫,壁畫上描繪著漢代商隊與當地居民貿易的場景,還有一些西域的動物和植物,色彩鮮艷,栩栩如生。

    “這些壁畫太精美了!”林深驚嘆道,“它們不僅記錄了絲綢之路的商貿活動,還展現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凱末爾仔細觀察著壁畫,突然說︰“林,你看這里!”他指著壁畫的一個角落,那里畫著一個巨大的黑石,黑石上刻著螺旋紋路,旁邊站著幾個穿著漢代服飾的人,像是在舉行某種儀式。

    林深心中一震,這個場景與黑石城石台上的巨大黑石何其相似!難道漢代商隊與黑石城有著某種聯系?他趕緊拿出父親的筆記本,翻到關于黑石城螺旋紋路的記載,對比壁畫上的圖案,發現兩者的紋路完全一致。

    “我想,我們找到了黑石城與西域商隊的聯系!”林深激動地說,“這些壁畫證明,漢代商隊不僅將中原的文化和商品帶到了西域,還將黑石城的文明符號傳播到了這里,形成了一條跨越東西方的文明紐帶。”

    凱末爾點了點頭,眼中滿是贊同︰“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它不僅豐富了我們對絲綢之路的認識,還為研究古代文明的傳播與交流提供了新的視角。”

    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林深和凱末爾的團隊對洞穴和遺址進行了深入的發掘和研究。他們在洞穴里發現了更多的文物,包括漢代的銅鏡、西域的金銀器,還有一些刻有螺旋紋路的黑石,這些文物進一步證明了漢代商隊與黑石城、西域之間的密切聯系。

    考古工作結束後,林深和凱末爾共同撰寫了一篇題為《絲綢之路中段的文明紐帶——從黑石城到安納托利亞高原》的論文,發表在國際頂級的考古期刊上。論文一經發表,就引起了考古界和歷史學界的廣泛關注,許多專家學者都對他們的發現給予了高度評價。

    回到中國後,林深受邀參加了在敦煌舉辦的絲綢之路國際文化論壇。在論壇上,他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介紹了黑石城和安納托利亞高原遺址的考古成果,展示了那些珍貴的文物照片和壁畫臨摹圖。

    “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商貿之路,更是一條文明之路、文化之路。”林深站在台上,聲音堅定而有力,“從中國的黑石城到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高原,從漢代的竹簡到西域的壁畫,這些跨越千年的文物和遺跡,見證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與融合。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需要我們共同守護、共同傳承。”

    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凱末爾坐在台下,朝著林深豎起了大拇指。林深看著台下的觀眾,心中充滿了感慨——父親當年追尋的文明夢想,如今正在被更多的人續寫;黑石城的“文明之火”,不僅照亮了中國的考古事業,還點燃了世界對絲綢之路文明研究的熱情。

    論壇結束後,林深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國家文物局決定成立“絲綢之路文物保護與研究中心”,邀請他擔任副主任,負責協調國內外的考古合作項目。林深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邀請,他知道,這是一個新的開始,也是一個新的責任。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林深帶領團隊,與多個國家的考古機構開展合作,先後在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伊朗等國發現了多處絲綢之路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他們還建立了絲綢之路文物數據庫,將各國的考古資料整合起來,為全球的絲綢之路研究提供了便利。

    這天,林深帶著團隊來到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這里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在一處唐代遺址的發掘中,他們發現了一塊刻有螺旋紋路的黑石,黑石上還刻著一個“林”字。林深拿著黑石,心中一震——這個“林”字,與父親筆記本上的字跡何其相似!

    他趕緊將黑石收好,回到營地後,仔細查閱父親的考察記錄。在記錄的最後一頁,他發現了一行被忽略的小字︰“撒馬爾罕,黑石為信,盼後人續之。”

    林深的眼眶瞬間濕潤了。他終于明白,父親當年的考察,不僅僅是為了尋找黑石城,更是為了追尋絲綢之路的文明脈絡。而自己,不僅完成了父親的遺願,還將這條文明之路延伸到了更遠的地方。

    夕陽西下,林深站在撒馬爾罕的古城牆上,看著遠處的沙漠和綠洲,心中充滿了希望。他知道,絲綢之路的文明探索永無止境,還有更多的遺址等待著被發現,還有更多的文物等待著被保護。而他,會帶著父親的期望,帶著對文明的敬畏,繼續在這條路上走下去,讓絲綢之路的“文明之火”永遠燃燒,照亮人類文明的未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方便以後閱讀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第2181章 尸易無限(86)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第2181章 尸易無限(86)並對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