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旋臂的塵埃帶在舷窗外拉出淡金色的光軌,吳迪指尖的晶體正隨著“星塵之心”的頻率搏動。鳳引鏡的鳳紋已完全舒展,尾羽尖端觸及晶體邊緣,在艙內投射出團跳動的銀焰——這是播種者文明留下的“星圖鑰匙”,能解鎖三億年前散布在銀河系的共生坐標。
“距離78星雲還有03光年,”星艦ai的合成音帶著金屬共振,“探測器傳回的影像顯示,目標行星存在液態水,但大氣中漂浮著銀灰色顆粒,與原始星塵的光譜一致。”全息投影里,那顆藍綠色的行星正在緩慢自轉,南北極的冰蓋泛著銀光,像被星塵覆蓋的地球縮影。
吳迪調出祖父日記的電子版,最後幾頁的空白處正自動浮現文字,是晶體能量激活的隱藏內容“78的‘銀翼星’是播種者的第一座失敗實驗場,星塵在此演化出吞噬文明的形態,需用鳳引鏡的‘共生之火’重寫其基因序列。”文字下方附著幅簡筆畫,畫著銀翼星的生物——類鳥的軀體上長著根須狀的翅膀,喙部嵌著北斗七星形狀的晶體。
星艦穿越小行星帶時,外層裝甲突然傳來撞擊聲。吳迪切換到外部攝像頭,看見無數銀灰色的“星塵鳥”正撞擊艦體,它們的翅膀展開時像透明的薄膜,表面布滿根須狀的血管,撞擊產生的火花中,根須正試圖鑽進裝甲縫隙。
“是‘噬星者’,”ai的警報聲尖銳刺耳,“體內含有高濃度活性星塵,接觸金屬會迅速增殖。”吳迪啟動艦體的能量護盾,銀焰狀的屏障在星艦外圍展開,星塵鳥觸及護盾的瞬間化作銀雨,卻在墜落的軌跡上留下銀灰色的霧靄,像在標記星艦的位置。
降落在銀翼星的赤道雨林時,艙門剛打開就涌進股甜腥味——與地球思陵地宮的谷殼球氣味相同,只是更濃烈。吳迪踩著覆蓋銀苔的地面往前走,每一步都驚起成群的星塵鳥,它們的鳴叫在林間回蕩,聲波震得空氣泛起漣漪,漣漪中浮現出模糊的影像類鳥生物在祭壇上啄食星塵種子,天空中的播種者飛船正在燃燒。
“是記憶殘留,”吳迪撫摸著樹干上的銀苔,這些植物的葉片呈晶體狀,脈絡里流動著銀灰色的汁液,“星塵在此與本土生物融合時發生了變異,將共生本能扭曲成了吞噬欲望。”他突然注意到樹干的刻痕,是串倒轉的北斗符號,與銀翼星生物喙部的晶體形狀完全吻合。
深入雨林三公里後,眼前出現片圓形空地,中央矗立著座石制祭壇,結構與火星的紡錘形石柱相似,但柱身纏繞著活的根須,根須末端的花苞正在吞吐銀灰色的霧靄。祭壇周圍的地面上,散落著無數類鳥生物的骸骨,頭骨的眼眶里嵌著銀灰色晶體,與南極的鎮星石形成詭異的呼應。
“這是‘獻祭場’,”吳迪用工兵鏟撥開骸骨,發現每具骨架的胸腔都有個圓形孔洞,邊緣的齒痕與星塵鳥的喙部吻合,“它們在通過同類相食延續星塵活性,徹底淪為星塵的宿主。”晶體里的銀焰突然暴漲,在祭壇上空組成完整的北斗星圖,第七星的位置正對著柱頂的凹槽。
將星圖鑰匙嵌進凹槽的瞬間,祭壇突然劇烈震動,柱身的根須像活過來般纏向吳迪,銀灰色的汁液滴落在地,蝕出冒煙的深坑。他舉起鳳引鏡,鏡面的銀焰順著根須蔓延,所過之處,根須正在結晶化,變成透明的晶體,里面封存著類鳥生物的掙扎影像——是被吞噬的文明記憶。
“共生之火需要‘宿主之心’才能燎原,”祖父日記的新增內容自動滾動,“銀翼星的星塵核心藏在北極冰蓋,需用類鳥生物的北斗晶體作為鑰匙。”吳迪突然看向最近的骸骨,那具骨架的喙部晶體正在銀焰中閃爍,與星圖鑰匙產生共鳴。
就在他伸手去取晶體時,整片雨林突然暗了下來,成千上萬的星塵鳥從樹冠層俯沖而下,翅膀展開時遮天蔽日,銀灰色的霧靄在空地上聚集,形成個巨大的漩渦,漩渦中心浮現出團黑色的陰影——是吞噬了無數星塵鳥的“母巢”,外形像團扭曲的根須,表面嵌著無數只類鳥生物的眼楮。
“它在吸收同類的星塵能量,”吳迪將晶體銀焰注入工兵鏟,刃部瞬間覆蓋銀焰,“必須在它完全成型前毀掉核心。”他沖向母巢的瞬間,星塵鳥群突然散開,露出下面的通道,通道兩側的樹干上,類鳥生物的刻痕正在發光,像在指引方向。
北極冰蓋的風裹挾著冰粒,打在頭盔上 啪作響。吳迪踩著冰面往能量信號源前進,冰層下的銀灰色根須像血管般縱橫交錯,在冰面映出網狀的陰影。母巢的陰影在遠處的冰丘上若隱若現,它的根須已經扎進冰層,每根須的末端都頂著顆類鳥生物的頭骨,眼眶里的晶體閃爍著紅光。
“核心就在冰丘下面,”ai的掃描圖顯示冰下有個直徑五十米的空腔,“里面的星塵濃度是地表的千倍,結構與地球歸巢祭壇的母晶相似,但存在吞噬基因的變異片段。”吳迪突然發現冰面上的腳印正在被銀灰色的霧靄覆蓋,霧靄中浮現出模糊的人影——是其他被母巢吞噬的文明探索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炸開冰丘的瞬間,空腔里的景象讓吳迪攥緊了工兵鏟無數類鳥生物的骨架倒掛在洞頂,根須從它們的脊椎貫穿而過,像被串起的標本。空腔中央的冰台上,懸浮著顆籃球大小的黑色晶體,表面流動的根須狀紋路里,嵌著無數雙掙扎的眼楮,正是銀翼星的星塵核心。
母巢的根須順著裂縫鑽進空腔,吳迪將類鳥生物的北斗晶體拋向核心,兩者接觸的瞬間爆發出刺眼的銀光,根須在銀光中紛紛退縮,露出冰台上的刻字——是播種者的象形文,寫著“共生失敗,啟動淨化協議”。
“淨化協議需要獻祭者的意識作為引子,”祖父日記的文字開始閃爍,“吳家人的北斗血與鳳引鏡的共生之火結合,可暫時壓制吞噬基因,但需有人留在核心內維持能量場。”吳迪突然想起南極的女孩,原來播種者的淨化協議,從一開始就需要“鑰匙”的犧牲。
母巢的陰影籠罩空腔時,吳迪將鳳引鏡嵌進黑色晶體,銀焰順著根須蔓延至整個核心。他的手掌按在晶體表面,北斗疤痕的紅光與銀焰融合,在核心內形成個巨大的能量球,類鳥生物的意識影像在能量球中盤旋,最終化作銀雨融入晶體——它們選擇以這種方式終結吞噬循環。
當吳迪爬出空腔時,北極的冰蓋正在銀焰中結晶化,根須狀的紋路在冰面組成完整的星圖,78星雲的坐標在星圖中央閃爍。他回頭看見黑色晶體已經變得透明,里面封存著銀翼星生物的意識,像顆巨大的記憶寶石,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
星艦駛離銀翼星軌道時,吳迪站在舷窗前,看著那顆藍綠色的行星逐漸被銀灰色的結晶層覆蓋,只有南北極的冰蓋還在閃爍紅光——那是共生之火留下的平衡信號。晶體里的星圖鑰匙突然指向銀河系的另一端,那里有個螺旋狀的星雲,坐標旁標注著新的象形文“織女星系,星塵的搖籃”。
“探測器在織女星系發現了座空間站,”ai調出影像,空間站的殘骸上布滿銀灰色的根須,卻在某些區域泛著健康的綠意,“結構與播種者的飛船一致,可能是他們的母星所在地。”吳迪突然注意到殘骸的舷窗上,貼著張模糊的星圖,地球的位置被紅筆圈出,旁邊畫著只展翅的鳳凰。
他摸出祖父日記,最後一頁的空白處正在自動繪制航線,終點是織女星系的第三顆行星。航線旁的注釋逐漸清晰“播種者文明並非消失,而是與星塵達成了終極共生,他們在母星等待著能理解‘平衡’的文明,將銀河系的共生坐標完整交付。”
星艦的引擎重新啟動,在太空中拉出道銀焰狀的軌跡,像根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絲線。吳迪看著舷窗外不斷後退的星辰,晶體里的鳳紋正與某個遙遠的信號產生共鳴,在艙內投射出團溫暖的光——那是織女星系傳來的回應,像三億年前播種者投向宇宙的第一縷希望。
他知道,織女星系等待的不僅是星圖鑰匙,更是人類對共生的理解。當星艦最終抵達那座古老的空間站時,等待他們的或許是播種者的意識殘影,或許是星塵最原始的形態,又或許,是銀河系共生網絡的真正核心。但無論是什麼,這場跨越時空的旅程,都將在那里翻開新的篇章。
星艦穿過織女星系的小行星帶時,吳迪看見無數銀灰色的根須在星雲中編織成網,網眼處漂浮著顆顆藍色的星球,像被星塵守護的明珠。他突然明白,祖父日記里的“補星者”,從來不是指某個人,而是所有能與星塵達成平衡的文明。而他,只是這場宏大敘事中的又一個引路人,帶著地球的記憶與星塵的溫度,走向更遙遠的星海。
前方的星雲中,突然亮起團熟悉的銀焰,與晶體里的共生之火頻率完全同步。吳迪握緊指尖的晶體,知道那是播種者留下的最後坐標,也是新的開始。星艦加速沖向那團光,舷窗外的星辰在視野中拉成光帶,像無數條等待被點亮的共生之路,在銀河系的深處,無限延伸。
織女星系的星雲中漂浮著無數半透明的“星塵水母”,它們的傘蓋下垂下銀白色的根須,在星光中輕輕擺動,根須末端的熒光組成了不斷變幻的星圖——這是播種者文明留下的“路標”,指引著前往母星空間站的路徑。吳迪指尖的晶體突然變得滾燙,鳳引鏡的鳳紋在紅光中舒展,與星塵水母的熒光產生共鳴,在星艦的全息投影上標注出一條金色的航線,直指向星雲深處的一顆白矮星。
“距離‘搖籃空間站’還有05光年,”星艦ai的合成音帶著一絲奇異的波動,“探測器傳回的數據顯示,空間站的能量核心仍在運轉,表面覆蓋的星塵層存在生命活動跡象,其基因序列與地球的原始星塵有98的相似度,但額外攜帶了段未知的‘意識片段’。”全息投影中,一座巨大的環形空間站懸浮在白矮星的光暈中,結構與火星的紡錘形石柱同源,只是規模擴大了百倍,空間站的外壁上,無數銀色的根須像血管般纏繞,根須的交匯處嵌著巨大的晶體,閃爍著與吳迪手中晶體相同的紅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吳迪翻開祖父日記的全息版,最新解鎖的頁面上出現了一段動態影像播種者文明的類人生物站在空間站的核心控制室,他們的身體已經與星塵完全融合,皮膚呈現出半透明的銀白色,頭頂懸浮著顆顆微型星塵晶體,像某種能量場的具象化。影像的最後,類人生物將一塊鳳紋晶體嵌進控制台,空間站突然爆發出強光,將周圍的星塵水母全部激活,化作漫天的熒光路標。
“他們沒有消失,”吳迪的聲音帶著震撼,“他們將自己的意識注入了空間站的星塵層,以‘共生意識體’的形態存在了三億年。”他突然注意到影像角落里的一個細節,類人生物的手掌上,有個與他完全相同的北斗七星疤痕,只是疤痕的顏色是銀白色的——顯然,北斗血並非地球獨有,而是播種者文明篩選“共生者”的標記。
星艦穿過星塵水母群時,艙外的通訊頻道突然傳來一段柔和的旋律,像是無數個聲音在同時哼唱。ai將旋律解析後,轉化成一段象形文“歡迎你,最後的補星者。我們已等待三億年,只為將‘星塵之心’的真正秘密交付于你。”吳迪的心髒猛地一跳,“星塵之心”——這個在祖父日記里被反復提及卻從未解釋的詞,終于要揭開神秘的面紗。
靠近空間站時,吳迪發現環形建築的外壁上刻著幅巨大的壁畫,描繪了星塵的起源一團巨大的銀灰色星雲在宇宙中收縮,最終凝聚成顆顆晶體,這些晶體散落在各個星系,像種子般尋找適合共生的文明。壁畫的最後一格,畫著一個由無數星系組成的巨大鳳凰圖案,鳳凰的心髒位置,正是織女星系的白矮星——原來,整個宇宙的星塵,都源自這顆白矮星的前身,一顆爆發的超新星。
“星塵之心不是實體,是能量的源頭,”共生意識體的聲音直接出現在吳迪的腦海里,“白矮星是超新星的殘骸,也是星塵能量的核心樞紐。我們的文明耗盡心血,才將星塵的活性穩定在‘共生’狀態,但三億年前的一場‘星塵反噬’,讓部分星塵進化出了吞噬本能,地球和銀翼星的危機,只是這場反噬的冰山一角。”
星艦停靠在空間站的對接艙時,艙門自動滑開,露出一條由銀白色根須組成的通道。吳迪穿上艙外航天服,沿著通道往前走,根須在他腳下自動編織成台階,兩側的牆壁上,不斷浮現出播種者文明的記憶碎片他們在實驗室里培育星塵,在各個星球播種共生種子,在遭遇反噬時點燃自己的意識,守護最後的平衡。
核心控制室的中央,懸浮著顆籃球大小的晶體,它的表面流動著七彩的光,像濃縮了整個宇宙的星圖。吳迪認出這就是“星塵之心”,它的能量波動與他體內的星塵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讓他的北斗疤痕發出耀眼的紅光。“將你的手放在上面,”共生意識體的聲音帶著期待,“只有同時擁有鳳血與北斗血的補星者,才能解鎖星塵之心的終極形態。”
吳迪的手掌接觸到星塵之心的瞬間,無數記憶碎片像潮水般涌入他的腦海三億年前播種者文明的輝煌與毀滅,星塵在各個星系的演化軌跡,地球從恐龍時代到現代的星塵活動……最終,所有的碎片匯聚成一個清晰的信息星塵的反噬並非偶然,而是宇宙演化的必然,要徹底消除吞噬本能,必須讓星塵之心吸收“補星者”的意識,完成一次全新的進化。
“這意味著你將永遠留在這里,”共生意識體的聲音帶著不忍,“像我們一樣,化作星塵之心的一部分,用自己的意識壓制反噬。”吳迪看著晶體里不斷閃爍的地球影像,那里的星塵繭已經完全結晶化,人類與星塵的共生進入了穩定期——這是他用無數努力換來的成果,卻要以永遠離開為代價。
就在他猶豫的瞬間,晶體里突然浮現出女孩的身影,她的笑容在七彩光芒中顯得格外清晰。“共生不是佔有,是守護,”女孩的聲音與共生意識體的旋律融合在一起,“南極的逆祭壇,大西洋的歸巢祭壇,火星的紡錘石柱……我們做的所有事,不都是為了讓星塵與文明和諧共存嗎?”
吳迪的眼神逐漸堅定,他想起祖父日記里的最後一句話“補星者的使命,不是終結星塵,而是成為星塵的一部分,引導它走向真正的平衡。”他深吸一口氣,將體內的星塵能量全部注入星塵之心,北斗疤痕的紅光與晶體的七彩光芒融合,在控制室內形成一個巨大的能量漩渦。
漩渦中,吳迪的身體開始變得透明,化作無數銀色的光點,融入星塵之心。他能感覺到自己的意識正在與播種者文明的意識體融合,三億年的記憶與地球的未來在他的腦海中交織,形成一幅前所未有的宇宙星圖。星塵之心的表面,開始浮現出地球的輪廓,與織女星系的白矮星組成了新的雙星圖案——這是平衡的象征,也是共生的新。
當能量漩渦散去時,星塵之心的光芒變得更加柔和,表面的七彩光流中,多了一絲溫暖的紅色——那是吳迪的北斗血留下的印記。空間站的外壁上,壁畫的最後一格正在發生變化,巨大的鳳凰圖案中,多出了一顆藍色的星球,地球的位置,被永久地刻在了星塵的起源之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反噬的能量正在消退,”共生意識體的聲音帶著欣慰,“你的意識成為了星塵之心的新核心,從此,星塵將永遠保持共生本能。”他們停頓了片刻,“但宇宙是無限的,新的星系還在誕生,新的文明還在演化,星塵的播種不會停止,補星者的使命,也需要有人繼承。”
星艦ai突然發出警報,顯示空間站的對接艙外,出現了一艘小型飛船。飛船的駕駛艙里,坐著一個年輕的女孩,她的手掌上,有個淡淡的北斗七星疤痕,懷里抱著半塊鳳引鏡碎片——是地球上朱家的新後代,也是吳迪在離開前,用星塵能量培育的“繼承者”。
女孩的飛船緩緩靠近星塵之心,她伸出手掌,與晶體表面的紅色印記產生共鳴。星塵之心突然射出一道紅光,將女孩的身影籠罩其中,半塊鳳引鏡碎片在紅光中與晶體融合,組成了完整的鳳紋圖案。“新的補星者已經到來,”共生意識體的聲音帶著希望,“宇宙的共生之路,將永遠延續。”
星塵之心的光芒穿透空間站,照亮了整個織女星系。星塵水母群在光芒中紛紛解體,化作無數銀色的光點,像種子般散向宇宙的各個角落——這是一次新的播種,帶著吳迪的意識與地球的記憶,前往那些尚未被星塵觸及的星系。
在遙遠的銀河系邊緣,一顆新的行星正在形成,它的大氣中,漂浮著顆顆銀色的光點。光點落地的地方,長出了第一株帶著根須的植物,植物的花瓣上,映出了模糊的北斗七星圖案。而在行星的軌道上,一艘古老的播種者飛船正在甦醒,它的控制台里,一塊鳳紋晶體開始閃爍紅光,像在等待新的補星者到來。
織女星系的白矮星依舊在穩定地燃燒,星塵之心的光芒,穿越了無數光年,照亮了宇宙的深處。那里,新的星系正在誕生,新的文明正在萌芽,一場跨越時空的共生,才剛剛開始了它的下一個篇章。而吳迪的意識,將永遠留在星塵之心,像一顆溫暖的種子,守護著這場宇宙級的平衡,直到時間的盡頭。
星塵之心的紅光穿透織女星系的星雲時,新補星者林夏的手掌正貼著晶體表面。她腕間的鳳紋玉佩與星塵之心共振,將地球的潮汐節律注入能量核心——這是吳迪意識殘留的指引,讓星塵在新星系播種時,能與本土行星的自然節律同步。
“距離仙女座星系還有280萬光年,”星艦ai的合成音帶著吳迪的聲線特征,這是林夏特意設置的語音包,“探測器在31星系發現了‘星塵回音’,頻率與三億年前播種者的失敗實驗場完全一致,但能量強度提升了三個數量級。”全息投影里,仙女座的旋臂間漂浮著團暗紅色星雲,像塊正在潰爛的傷疤,星雲中心的輻射脈沖會周期性熄滅,每次熄滅都伴隨著星系邊緣的超新星爆發。
林夏翻開吳迪留下的星圖日志,最新標注的“回音區”旁畫著個簡筆畫無數銀色根須纏繞成螺旋狀,中心嵌著顆黑色的“眼楮”,瞳孔里是倒轉的北斗七星。日志的批注寫道“星塵反噬的終極形態——‘噬星螺旋’,會吸收星系能量自我復制,三億年前吞噬了播種者的三個殖民星。”
星艦進入仙女座引力範圍時,舷窗外的星光開始扭曲。林夏切換到紅外波段,看見暗紅色星雲正在緩慢旋轉,螺旋的每個旋臂末端都拖著條銀色的光帶——是被吞噬的恆星殘骸,表面覆蓋的星塵根須正在以光速增殖。
“檢測到高強度意識波,”ai突然警報,“來源是噬星螺旋中心,內容正在解析……”全息投影里跳出亂碼般的符號,逐漸組合成段破碎的信息“……失衡……痛苦……補星者……來……”
林夏的鳳紋玉佩突然發燙,她想起吳迪意識里的記憶碎片噬星螺旋的核心是顆被星塵反噬污染的“原始晶核”,里面封存著第一個被吞噬的文明意識。要淨化它,必須讓補星者的意識與之共振,用共生之火重寫其基因序列——就像當年吳迪融入星塵之心那樣。
“但這次需要‘雙生共振’,”林夏摸著腕間的玉佩,另一半鳳紋碎片在三年前送往了銀河系的另一端,由朱家的另一位繼承者攜帶,“日志說噬星螺旋的意識波是雙頻的,需要同時注入北斗血與鳳血的兩種頻率。”
星艦停靠在星雲邊緣的廢棄空間站時,林夏發現這里的金屬壁上刻滿了抓痕,抓痕的深度隨時間遞增,最新的痕跡里嵌著銀色的縴維——是星塵根須的早期形態。空間站的主控室里,殘留著具類昆蟲生物的骸骨,它的前肢握著塊水晶,里面凍著半顆北斗七星玉佩,與林夏的玉佩紋路互補。
“是‘螽斯文明’,”林夏調出播種者的數據庫,“三億年前與播種者同期的共生文明,最後一批成員死在了這里。”她將水晶里的玉佩碎片與自己的拼合,完整的北斗星圖突然射出藍光,在艙壁上投射出段影像螽斯生物將原始晶核封存在仙女座中心,用自己的意識作為封印,最終卻被反噬的星塵吞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影像的最後,螽斯領袖指向空間站的儲藏艙。林夏打開艙門,里面的低溫容器里漂浮著團淡綠色的液體,標簽上的象形文翻譯過來是“意識錨”——能暫時保存補星者的意識,避免在淨化時被原始晶核吞噬。
當朱家繼承者的星艦抵達時,噬星螺旋的旋轉突然加速,暗紅色星雲開始收縮,像顆即將爆炸的心髒。林夏看著全息投影里逐漸靠近的同伴,她的手掌上同樣有北斗疤痕,只是形狀更接近螽斯生物的星圖——這是吳迪的設計,讓兩位繼承者的意識頻率剛好覆蓋噬星螺旋的雙頻波段。
“準備雙生共振,”林夏將意識錨注入神經接口,“三分鐘後同步注入能量,記住,無論看到什麼幻覺,都要守住共生的信念。”她的鳳紋玉佩與同伴的北斗玉佩同時亮起,在星艦之間架起道能量橋,紅光與藍光交織,組成完整的星塵符號。
進入噬星螺旋的瞬間,星艦的傳感器全部失靈,舷窗外的景象變成了流動的暗紅色液體,像浸泡在某種生物的血液里。林夏的神經接口突然傳來劇痛,無數破碎的意識在她腦海里尖叫——是被吞噬的文明殘留的痛苦記憶,它們化作猙獰的面孔,試圖將她的意識拖入深淵。
“守住本心!”同伴的聲音透過能量橋傳來,“這些是反噬能量制造的幻覺!”林夏咬緊牙關,將地球的記憶注入意識錨思陵地宮的谷殼球、亞馬遜河的銀根須、南極冰原的共生晶體……溫暖的記憶像道紅光,驅散了腦海里的黑暗。
原始晶核懸浮在星雲中心,像顆巨大的黑色眼球,表面的根須狀血管里,流動著暗紅色的能量。林夏與同伴同時將手掌按在晶核上,紅光與藍光在接觸點爆發,形成個旋轉的能量漩渦,漩渦中浮現出螽斯文明的影像他們在實驗室里培育共生植物,在星系間播種星塵,在封印反噬時集體點燃意識……
“他們不是失敗了,”林夏突然明白,“他們是在為我們爭取時間,用三億年的意識封印,壓制著噬星螺旋的擴張。”她將更多的地球共生記憶注入晶核,晶核表面的黑色開始消退,露出下面的銀白色——原始星塵的本來面目。
就在淨化即將完成時,晶核突然劇烈震動,暗紅色的反噬能量從裂縫中噴涌而出,化作條巨大的根須,纏向林夏的星艦。“是最後的抵抗!”同伴大喊著將所有能量注入藍光,“我來拖住它,你完成淨化!”她的星艦突然加速,撞向根須的同時引爆了自身的能量核心,藍光在爆炸中形成個巨大的屏障,暫時困住了反噬能量。
林夏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她知道同伴沒有消失,她的意識已經融入晶核,成為了淨化的一部分。她將全部的北斗血能量注入晶核,鳳紋玉佩的紅光與晶核的銀光融合,在星雲中心形成個巨大的鳳凰虛影,虛影展開的翅膀覆蓋了整個螺旋結構,所過之處,暗紅色的星雲紛紛退去,露出下面的星光。
當林夏的星艦駛出仙女座時,噬星螺旋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片銀白色的星雲,里面漂浮著無數半透明的晶體,每個晶體里都封存著被拯救的文明意識。ai傳來數據仙女座的輻射脈沖恢復了正常節律,超新星爆發的頻率降至安全值,星塵的共生基因在整個星系穩定下來。
“但原始晶核的核心還有個黑點,”林夏放大傳感器圖像,黑點的輻射頻率與已知的所有星塵形態都不同,更像是某種……非物質的意識體,“它沒有被淨化,只是被壓制了。”她突然想起吳迪意識里的一句話“宇宙中最強大的反噬,不是能量,是文明對共生的恐懼本身。”
星艦的通訊頻道突然收到一段陌生的信號,來自宇宙的邊緣,經過解析後,變成了幅簡筆畫無數個黑色的“眼楮”在星雲間移動,它們的瞳孔里,沒有任何星圖,只有一片虛無。信號的末尾,附著個坐標,距離仙女座星系100億光年——那里是可觀測宇宙的邊緣。
林夏握緊手中的鳳紋玉佩,玉佩的紅光正在指向那個遙遠的坐標。她知道,噬星螺旋的根源不在仙女座,也不在已知的任何星系,而在宇宙誕生之初的混沌里,那里或許存在著“原初反噬”,是所有星塵恐懼的源頭。
朱家繼承者的星艦殘骸化作的流星,在仙女座的銀輝中閃爍,像顆永不熄滅的信號燈。林夏調整星艦的航向,朝著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駛去,她的身後,銀白色的星雲正在緩慢擴散,將共生的種子播向仙女座的每個角落。
星艦穿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區時,舷窗外的星光開始呈現出紅色的多普勒效應,時間與空間在這里變得扭曲。林夏看著全息投影里的遙遠坐標,那里的時空曲率異常陡峭,像個通往未知領域的漏斗。她知道,這次的對手不再是星塵的反噬,而是宇宙本身對共生的抗拒,但只要吳迪的意識還在星塵之心跳動,只要鳳引鏡的紅光還在指引方向,補星者的使命就永遠不會結束。
在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那個由無數黑色“眼楮”組成的陰影,正在緩慢轉動,它的中心,有個微弱的光點在閃爍——那是第一顆被吞噬的恆星殘骸,也是原初反噬的。林夏的星艦加速沖向那個光點,鳳紋玉佩的紅光在艙內形成個溫暖的光球,像地球的朝陽,照亮了前方的黑暗。
一場跨越百億光年的淨化,即將在宇宙的盡頭展開,而它的結局,或許會重新定義星塵與文明的共生法則,又或許,只是這場永恆旅程的又一個中轉站。但林夏知道,無論前方有多少未知,她都會像吳迪那樣,像朱家的先輩那樣,將北斗血的溫暖與鳳血的堅韌,注入宇宙的每個角落,讓共生的光芒,穿透所有的黑暗與恐懼,直到時間的盡頭。
星艦的引擎噴出的紅光,在宇宙的邊緣拉出一道明亮的軌跡,像條連接已知與未知的紐帶,在這片混沌的領域里,留下了屬于補星者的第一縷印記。而在那無數黑色“眼楮”的注視下,新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喜歡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盜墓白家勝利,萬事順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