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三天,涂志明順利從東大銀行拿到了五億港元的貸款。
款項到位,他馬不停蹄的將錢投入股市,購買了九龍倉的股票。
為了避免引起股市波動,特意采用了多賬戶分頭買入。
六億港元買入,涂志明拿到了九龍倉百分之十三的股份。
此時包船王佔股百分之三十,怡和洋行佔股百分之二十,涂志明佔股百分之十二,散戶持股百分之三十八。
涂志明成了九龍倉第三大股東。
一切塵埃落定,涂志明變得清閑了起來。
每天不是陪著秀芝去芝明堂,就是去電影公司看吳玉森拍《古惑仔之戰無不勝》。
涂志明從大陸帶來的幾個武術演員全部參與到了電影當中,有的當替身,有的做武術指導,有的當起了群眾演員。
其中李連杰表現最為搶眼,被吳玉森安排到了一個重要角色。
有的時候你不得不服氣,有些人的成功並不是偶然,那是智商、情商、能力、背景、機會多重因素的集合促成的。
《古惑仔之戰無不勝》的片場彌漫著人造血漿的甜腥味。
吳玉森坐在監視器後,看著李連杰一個側翻避開砍刀,反手奪刃的動作行雲流水。
“cut!”吳玉森突然暴怒起身,“後面穿白衣服的!你他媽在演尸體還是演蛆?”
人群分開,一個瘦削的年輕人小跑過來。
他的白襯衫沾滿假血,卻掩不住眼里跳動的光。
“導演,我覺得中刀後的生理反應應該是……”
年輕人比劃著,“先肌肉痙攣,再瞳孔擴散……”
“你當是在拍bbc紀錄片?”吳玉森把劇本摔在地上,“場記!讓這個醫學博士立刻消失!“
副導演湊過來耳語道,“導演,這小子是耀東哥介紹過來。
這段時間一直幫著來回搬道具,不要工錢只想演戲。
我看他這麼誠心,就安排他做個臨時演員。”
吳玉森听言不再多說,余光瞥向涂志明的方向。
老板來探班,片場暴君也要收斂。
“小子,想演戲就給我好好听話。
下次再讓你死你不馬上死,立刻給我滾蛋。懂了嗎?”
此時涂志明正在一旁和張耀東、楊潔說話聊天。
不經意間注意到了這一幕,心里不由得掀起了驚濤駭浪。
“這還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正想找個和龍哥抗衡的人呢,這就又來了一個。”
涂志明對一旁馬鐵軍道,“你過去把導演給我叫來。”
片刻後,吳宇玉快步走來。
杰哥眼疾手快,立刻搬來一把椅子。
吳玉森客氣地沖涂志明點點頭,端正坐下︰“涂生,您找我?”
涂志明笑了笑,話鋒一轉︰“剛才听耀東說,您想推薦一位導演過來?不知是哪位?”
“是我的好友,徐克。”吳宇森答道。
涂志明心中暗喜,這運氣來了簡直擋都擋不住!
徐老怪和杰哥,一個擅長構建光怪陸離的江湖夢境,一個能將虛幻角色演活,簡直是天作之合。
從衣兜里掏出一盒三五,遞給了張耀東、吳玉森每人一支。
張耀東立即掏出打火機,把幾人的香煙都點著了。
涂志明沖著不遠處的周星星招了招手。
周星星屁顛屁顛的跑了過來,臉上掛著笑容。
“老板,您找我什麼吩咐?”
涂志明道,“知道附近有什麼好的奶茶店嗎?”
“知道!咱們公司對面就有一家,奶多冰少味道頂呱呱。”
“你幫我去通知一下,我請全場奶茶。
讓副導演算清人數,你去幫忙預定。”
杰哥立即道,“老板,我和他一起去!”
涂志明點頭,“可以,你們快去快回!”
等兩人離開,涂志明對吳玉森說道,“徐導咱們公司簽了!合同和你的一樣,您看行嗎?”
徐克是在 1980 年 9 月加入新藝城的,當下還沒和電影公司簽約。
他接拍了幾部恐怖片,結果票房都是慘不忍睹,一時間各大影視公司都對他避而遠之。
好在吳玉森和他是好哥們,就想拉他一把。
正好涂志明新成立了星河院線,而且現在電影公司正求賢若渴。
趁著涂志明探班,吳宇森便托張耀東幫忙舉薦一下徐克。
一听涂志明答應的爽快,吳玉森十分高興,連忙道︰“那我代他多謝涂生了。”
涂志明笑著道,“不用謝!還是那句話,咱們互相成就而已!”
吳玉森笑著道︰“實際上,老徐非常羨慕我的合同。
公司協助成立個人工作室,個人工作室有分紅權。
一旦立項,公司便不再干預拍攝過程。
創作團隊、演員配置全由導演說了算……”
可能是心情好,吳玉森竟把剛剛和耀東電影公司簽訂的合同復述了一遍。
末了,吳玉森嘆息道,“涂生,對于一個電影人來說,咱們公司的合同太有吸引力了。”
“單就分紅權和創作自由這兩項,就能讓各大導演趨之若鶩了。”
涂志明吸了口煙,笑著道︰“分紅權是用來激勵的,沒道理又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草。
至于立項之後的創作自由,我認為也是應有之意。
商業大忌就是外行指導內行,導演的活必須導演干,演員的事兒必須演員干。
難道還有誰比導演更懂自己的電影的嗎……”
涂志明這邊滔滔不絕,片場眾人聚攏在旁邊靜靜的听著。
就連楊潔導演的眼楮都是亮晶晶的,她的腦海里不斷重復著四個字‘創作自由’。
“這是我做夢都想要的啊!”
楊潔想,“以前讓我導演戲劇電影,我一半的精力都用來應付上級領導了。
要是允許我創作自由,我一定能把《西游記》拍成流傳百年的經典之作。”
說話之間,周星星、杰哥、還有奶茶店的工作人員拎著奶茶進了片場,開始給眾人分發奶茶。
涂志明耳邊傳來無數感謝聲。
“謝謝老板!”
“謝謝老板!”
……
張耀東喝著奶茶,看了看涂志明,又看了看周星星和杰哥,心中做了一個決定。
…………
七十年代末,航運業蕭條。
四大船王之中,包船王最有預見性。
因此早早做了布局,準備轉型地產對沖風險。
包船王沒有選擇自行買地,額外投資,而是選擇了英資老牌企業怡和洋行做對手。
這里面商業的考量自然有,但也包含著打擊英資,提振華商地位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