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姜維撤退了!”,司馬望趕到大帳,向著父親司馬孚稟告戰況。
司馬孚點點頭,又感慨了一下︰“這個姜維實屬難纏,幾萬軍隊打不下蒼耳嶺,還有了幾千人死傷,這次又搶走了長城的全部軍械和糧草,我軍這虧吃的也不小。”
“父親,軍隊是不是要撤回去?”,司馬望問道︰“眼下蜀軍已退,士卒可以回洛陽休整。”
司馬孚還是搖了搖頭︰“祁山方向蜀軍仍有異動,不可輕忽,依然需要謹慎布防,另外,魏興郡的州泰讓他暫時回返房陵,但仍然不要解散軍隊,記得犒賞三軍,保持住士兵的斗志,來年開春仍有戰事!”
“這……開春了還會有戰事嗎?”,司馬望有些跟不上節奏。
司馬孚笑道︰“二哥要處置一些內部的事情,打一頓吳國,讓他們老實一些,不要起歪心思。如此,才好進一步整頓內部。”
“原來二伯尚有如此深的考量……那姜維的軍隊,要不要追擊?”
“算了,儻駱道崎嶇難行,我們的糧草本來也不是很充足,再來一次興勢之戰就難過了,大軍不動,安排好關中——隴西一帶的防務,戰報回報洛陽,等進一步的回復。”
“明白了父親,孩兒這就去做。”
駱谷道中,經過三日行軍,漢軍已經到達了三交口,傅僉跟了上來︰“衛將軍,身後的魏軍沒有追趕,我軍已經安全。”
姜維點點頭︰“這個司馬孚用兵雖然不如司馬懿,但也是個謹慎老道之人,要想對他用奇計看起來也不容易。也罷,此番我軍兵力不足,能有這些戰果,已經是將士們奮力沖殺所得,不可再貪心了。”
“駕!駕!”,遠處,一個人策馬奔了過來,正是漢中護軍劉敏。
“劉護軍!”,姜維對這位老將還是十分敬佩的。
“姜將軍!”,劉敏笑了笑,隨即說道︰“漢中的營地已經安置妥當,儻駱道沿途也搭建了幾個水糧補給的地方,將軍回程可放心取用,另外……”,緩了一下,又說道︰“太子殿下奉陛下之命,親自趕來勞軍,很快也要到達漢中了。”
“啊?太子殿下親自到來?”,姜維顯然十分驚訝︰“都到年關了,太子殿下,還特地到前線來勞軍?”
“正是,陛下仁厚,體恤將士們思鄉之情,應該也是讓太子殿下特地來陪陪這些將士。”
姜維也有些動容︰“陛下和太子殿下,真乃是仁德之人。如此,我等也要加快退兵的速度了。允平,你去後軍找找休然和休明,讓他們組織好後軍秩序,加快行軍!”
“是!將軍!”,傅僉領命之後,也是立即策馬奔向後方。
十日之後,興勢圍,五年前戰爭的硝煙似乎還沒有散去,劉 與鎮北大將軍王平站在城牆之上。
“太子殿下親自前來勞軍,我三軍將士無不振奮異常,感念殿下一片厚愛。”,王平不善言辭,此刻也是真心致謝。
“王老將軍不必如此。”,劉 笑了笑︰“孤見識過戰場,大漢每一位將士都是百戰之後幸存下來的精銳之人。哪一個人戰場廝殺的經歷,都比孤強得多,這些微薄的犒賞又豈能當得起他們的奉獻?”
“太子有此愛兵如子的心思,臣也就放心了。”,王平笑了笑,眯著眼看向遠方︰“當年,先昭烈帝征伐漢中時,與諸位將士同吃同住;丞相領兵,也是通宵達旦,悉心呵護;當今陛下雖然從未涉及軍旅,對于賞賜和懲處的指令也是處理的十分及時。如今,殿下也有了一些大將之風,這便是我大漢的傳承,臣相信,殿下有朝一日也能堂堂正正地帶著我大漢王者之師,一舉擊破那些烏合之眾一般的賊軍。”
劉 心里很高興,但還是搖搖頭︰“能得到王老將軍的稱贊,孤在此謝過了,然而,領兵作戰,非同尋常,沙場建功的確是孤曾經的向往,然而如今,孤寧願坐在大帳之中,等候諸位宿將的捷報,也不會輕易指揮,畢竟,眼下孤還沒有那個能力。”
王平笑道︰“平曾听丞相說過︰天下之將,仁愛治天下,信義服鄰國;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明地理。四海之內,視為室家。殿下當再勉之。”
“哈哈哈,好,多謝老將軍勉勵,有朝一日,孤會做到的。”
王平突然指向前方︰“殿下您看,衛將軍他們回來了。”
劉 抬頭望向遠方,只見淡淡的晨霧在陽光的照射下正漸漸散去,露出一支隊伍的身影。正是由衛將軍姜維率領的北伐軍,歷經十數日的行軍之後,終于回到了漢中的地界。士卒們的面容上雖有疲憊,但眼中卻燃燒著不滅的斗志。
到了興勢圍的關城之下,姜維帶著士兵走近了才發現太子劉 已經帶著一行人在關城下迎接,趕緊下馬,上前行禮︰“臣姜維參見太子殿下!”
“衛將軍快快請起!”,劉 高興地將他扶了起來︰“此番將軍以數千之眾,殺傷魏軍兩千余人,奪取了長城糧草軍械,也是不小的勝利。可喜可賀,孤已經在城中備了酒水,為將軍和三軍將士接風洗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姜維又行了一禮,感激道︰“臣乃大漢將軍,為國殺敵理所應當,安敢受此大禮?”
劉 笑著拉著他入關︰“將軍當不起,就沒人當得起了,三軍將士還餓著呢,讓他們入關吧!”,兩邊趕來百姓和士兵家眷,看著一隊隊士兵返回,也是歡呼著。
夜幕降臨,繁星點點綴滿了天際,城內的景象卻是另一番溫暖與安寧。在太子劉 的安排下,士兵們的營帳沿著城牆邊緣整齊排列開來,每一頂帳篷都像是小小的家,散發著溫馨的光芒。每一個火堆旁,士兵們圍坐在一起,分享著手中的美酒佳肴,笑罵聲驅散了連日征戰帶來的疲憊與陰霾。
一處高坡上的姜維,看著下方士兵們的歡笑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至少在大漢,這些勇敢的士卒,能夠得到朝廷的重視。
“將軍,”一名親兵輕步走來,打斷了他的思緒,“大軍都已按太子殿下和鎮北大將軍的吩咐得到了妥善安置。太子殿下,請您去大帳,有些事情,想與您商議。”
姜維點頭,臉上浮現的笑容,“辛苦你了,先去休息吧,我馬上就去。”
回到營帳之後,立刻就見到了太子劉 ,以及旁邊一個十歲左右的少年好奇地打量著他。
“臣見過太子殿下,不知道有何吩咐。”
劉 笑了笑,指著一旁的座位︰“衛將軍請坐。”,等著姜維坐下之後,開口詢問︰“此番前來,朝中一些事情也該讓將軍知曉,眼下……”,于是便將朝中關于整頓軍隊,修築道路以及徭役、免役制度的一些改制,詳細給姜維說明了一下。
說的差不多了,劉 笑了笑︰“大致便是如此,來時思遠說了,若以統軍練兵,便是向老將軍也不如你,孤想听听衛將軍您的見解。”
“也難為尚書令與軍師將軍了。”,姜維笑著感慨一聲,隨即道︰“啟稟太子殿下,眼下前線大軍的確尚未做好北伐的準備,不過,臣有信心,講兵演武一年之後,便可為虎狼之師。”
“大軍再成,非一朝一夕之事,衛將軍真有如此信心?”,劉 也算了解不少兵事,還是有些擔憂,並不十分放心。
姜維笑著安慰道︰“太子放心,論步軍,我軍有虎步軍、虎騎軍,另有向老將軍的中軍所在,作為基礎班底,整軍便不是難事。此外駐兵陰平的厘鄉侯馬承有重騎五百,弓騎一千,輕騎三千,另外,沓中一帶的羌人、氐人亦可出兵至少三千人協從我軍,遠方的西海羌,親近大漢,也能獲取至少萬余兵馬助力。再有便是前線三郡的屯田軍,亦可以組織起三萬人馬,作為後備之力。十萬之師,不是難事。”
劉 听了也是放下心來,隨即又問道︰“那糧草如何?”
“前年有旱災蝗災的消耗,又逢連年戰亂,眼下漢中以及陰平武都的糧食,供應十萬大軍,可以支應十個月。不過等待蜀中兩路糧道完成進一步的修繕,蜀中運糧的效率可以等到有效的提升,一兩年內,當可以囤積十萬大軍夠吃一年半的糧食。”,姜維也是給出不錯的數據,“多虧當年諸葛將軍在武都、陰平拓展屯田的策略,尤其是沓中那邊除了供應糧秣,商市也能換取一些牛、羊、馬等等。關鍵在于,能與羌人部落,互通消息。”
劉 猶豫了一下,還是問出了一個隱憂︰“羌人素來尚力無信,孤有些擔心……衛將軍以為如何?”
“殿下所慮雖然有理,然此一時彼一時,自從五年前曹爽開始,對西海羌人不斷征兵征糧,羌人的壓力越來越大,後來大舉起事,才有了藥蘭泥、迷當兩位酋長入蜀的舉動,眼下兩個部族實際上已經逐漸進入半牧半耕的生活方式,實際上逐漸在適應漢人的生活方式,他們眼下也不會舍得這樣的生活方式去再轉投魏國。另外,禿發鮮卑以及姚羌部之前因為魏軍的出賣,死傷了不少,與魏軍素有嫌隙,與我們不會全力迎戰的。”
“原來如此……將軍既然都這樣說了,孤也不擔心了……”
姜維拱手道︰“方今之計,我等還是要等待合適的時機,強我大漢,弱其敵眾。”
劉 點點頭,沉默了一下,還是說道︰“不知道淮南那個老王凌來不來得及起事。”
喜歡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