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游此言一出,眾人臉色都是一變,諸葛瞻言過其實的流言一直都有,只是一方面大家礙于諸葛亮的面子都沒有說,另一方面諸葛瞻為人又謙遜好學,在地方亦頗有過硬的政績,所以也沒有人將這個事情放在心上。
此刻被許游翻出,而且言辭之間十分激烈,眾人一方面覺得許游吹毛求疵,另一方面也想看看諸葛瞻真正的才學究竟如何,大多默不作聲。
孟光和樊建有些著急,譙周雖然對許游也有不滿,但也更想看看諸葛瞻的應對, 正則始終老神在在,似乎並無擔心。
諸葛瞻笑著拱手道︰“元習公,且請安坐。”
許游慢悠悠坐了下來,他不認為諸葛瞻年紀輕輕就能掌握好選士這樣的事務,自己是許靖之孫,老老實實地等待父祖的蔭庇,自然就有官做,眼下諸葛瞻主持策論考校,他心中實在不服,故而也是特地干了過來,準備給他找點麻煩。
諸葛瞻笑著說道︰“元習公所言,也是治國之理,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公既疑我,不妨出言考校,若有不當,瞻自當請罪與陛下之前,離職去朝,不再尸位素餐便是。”
許游一驚,脫口道︰“什麼?諸葛校尉!你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眾人大驚失色,其實今日許游之言本有搬弄是非,忤逆聖旨的嫌疑,只是大家都沒有想到,諸葛瞻一口應承下來,還拋下承諾,如有不當,即便辭職,大家不由地有些拭目以待了。
孟光、樊建心中震驚,卻也就此冷靜了下來。譙周更是眼楮一亮,正了正精神,洗耳恭听。
諸葛瞻見許游猶在震驚之中,緩緩說道︰元習公,請出論吧。
許游定了定神,稍加思索便想出幾個問題,他無論如何也不相信諸葛瞻能有多大的能力可以領政一國。
想到此處,便躬身一禮,又問了一個問題︰“游一問,君子立身當國,何以修身?何以為臣?”
諸葛瞻回答道︰“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窮而志廣,貴而體恭,安燕而血氣不惰,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