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以德行和庶政能力的基礎之上,再能有豐富的學識,自然便是上上之選!”,諸葛瞻笑著說道,“只是,任何事情做的時候,也需要因時而定。眼下,曹魏在北方虎視眈眈,國內又有災荒,學識的要求自然應當稍稍靠後,不知譙公以為如何?”
譙周沉默片刻還是點了點頭,雖然他也希望朝中多一些飽讀詩書之人,但眼下從政,諸葛瞻的想法也沒有什麼問題。
“對了,還未問譙公屬意的副試官是誰?”,諸葛瞻問道。
譙周笑著捋了捋胡須︰“譙某相中了,目前是民曹尚書的樊長元,思遠以為如何?”
“長元公,性格寬雅博愛,又是非分明,足堪大任。”,諸葛瞻也表示贊同。
譙周也點點頭︰“既如此,你我各自準備規則文稿,具體策論考校的地點、方式,三日之後,再來譙某宅邸,我們核對商議之後,在一起敲定了如何?”
“就依譙公之論!”,諸葛瞻站起身,又是一禮︰“瞻這就回去準備,就此告辭,譙公留步。”
諸葛瞻對他禮數周全,譙周也很滿意,也點點頭︰“好,思遠慢走!”
回到自家府邸之後,諸葛瞻也是開始細細地翻閱手中已經收集的資料,研究琢磨,又吭哧吭哧地寫了三天,最後頂著倆黑眼圈,去找了譙周。
譙周看到諸葛瞻的樣子都嚇了一跳,听完諸葛瞻的解釋又是哭笑不得,兩個人匯合了 正和樊建,針對具體的選定範圍,人數、地點等等,都基本做了敲定。
幾個人匯總好了,以譙周、諸葛瞻領頭,上奏劉禪,匯報了詳細的章程,呂�V則提議總考校的當天,劉禪與太子劉 也要到場旁觀,以振奮諸郡參加考校的人才。
于是到了十一月底,劉禪頒布了求賢策論的詔令,益州十六郡、南中七郡,皆可以按照朝廷公布的要求,推舉人才並由詳細說明推舉理由,由朝廷審核之後,同意者,發放路費前往成都參與考校。
不過蜀郡、犍為郡、廣漢郡因為路途較近,于是譙周建議這三郡的人才,由州郡上報之後,直接前往成都官學府進行第一波初試,直接篩選,劉禪表示贊同,並且讓已經退休的孟光與杜瓊參與旁听,協助初試。
于是十二月初十,就在臘日的前一天,策論的初試也就開始了。一百三十多個人齊聚一堂,滿懷期待的準備參加考試。
樊建于是也起身宣讀劉禪親手寫的詔書︰
“詔曰︰
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位乎廟堂之上,則思其廣納賢才,以為國之棟梁;生于斯世之間,則願普天之下,皆得其所,各展其能。治大國者若烹小鮮,非賢士無以致太平盛世,非英才不足以興邦安民。
昔周文王訪渭濱之姜尚,高祖築台拜將韓信,皆以求賢若渴之態,終成大業,澄清宇內。朕自嗣位以來,日夜思慮,深知治國平天下,非獨力所能及,必賴眾賢之力,方能興邦立業。朕特昭告天下,求賢納士,以圖國泰民安,共謀漢室中興。
今三郡之英杰,無論出身幾何,凡具經緯之才,胸懷濟世之志者,皆可參與策論考校,擇其賢者,待詔金門。”
“諸位考校官!學生有一問,不知可否解答?”,樊建的詔書剛剛宣讀完畢,一個看上去快三十歲的年輕人站了出來,眾人一看,卻是許靖的孫子,許游。
“元習,你有什麼要問的?”,一旁旁觀的杜瓊開了口,代替四位考校官發了問。
許游走了出來,淡淡說道︰“杜公,游有一事請教,陛下在此設堂召集各路士族英杰,召集策論,乃是為國舉賢,以實現國家的大治,既然如此,那麼考校之官,是否也應該有足夠的學問和見識,來擔當這份責任呢?”
杜瓊一愣,突然心中一驚,看向了諸葛瞻。
而許游這一問,大家一下子開始議論紛紛,許游這個問題看上去問的很是廢話,沒有足夠的學問見識,肯定不能擔當考官啊。
但有心人也立刻明白了,許游這句話直指諸葛瞻沒有資格,擔任主考,畢竟譙周身為益州學者之首,擔任主考無可厚非; 正擔當秘書郎,愛好學問,也是人所皆知;樊建性情文雅,談吐不俗,也是遠近知名。
可諸葛瞻,正如姜維擔憂的那樣,太年輕了,雖然也確實有實打實的軍政成績,但過來參與要求極高的考校之任,大家也心中覺得是不是劉禪拔擢的太過了,名不副實。
諸葛瞻心中一動,立時明白了許游的建議,但他面不改色,微笑著開口問道︰“還請元習公將話說的更明白一些。”
許游立刻接話︰“國家選賢用能,自是治國大道,選賢任能本是強國正理,但許某想問的是,射聲校尉素來不以才學築城,有何能力位列主考之位?”
眾人臉色均是一變,許游這兩句話直指諸葛瞻才學不足,沒有資格評判。
樊建臉色一變,當即出言斥責︰“許元習,你怎滴在此胡言!陛下當朝欽定諸葛校尉為主試官,若無才學,安能當此任?”
一旁的孟光也有些惱火,諸葛瞻畢竟是他學生,他也咳嗽了兩聲︰“元習,此乃考校之所,汝一家之言,做不得數。難道陛下所托非人嗎?”
諸葛瞻卻是站起來,先行了一禮,從容說道︰“元習公既有此問,倒也是為國之心,但本校尉秉承陛下詔令,與譙公主管考校,不知需要怎樣,元習公才會信服?“
許游立刻昂然說道︰︰“游以為,諸葛校尉以諸葛丞相蔭庇而居高官,雖有些軍功政績,但才學識人之能未必名副其實,眼下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哪怕非公所建倡,而百姓皆傳相告曰︰’葛侯之所為也。’游以為,校尉你美聲溢譽,有過其實。既如此,又有何資格,坐于此堂?考校眾人之事,有允南公、長元公之任也,公在此,有濫竽充數之嫌。”
喜歡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