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

第966章 世家大族才是實際掌控者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要吃山竹 本章︰第966章 世家大族才是實際掌控者

    “第一,現行的官員任免權屬分散,各有管理,不利于朝廷進行統籌安排。

    吏部統一管理後,朝廷能精確掌握天下官員信息,統籌調度他們到各地任職。

    第二,能夠制定統一標準,完善考核制度,使官員的升遷獎懲都有據可依,更加公正。

    大漢如今的考核方式以上計制為主,主要包含賦稅、戶口等情況。

    考核內容有限,並不能全面體現官員的治理能力。

    吏部統一考核後,能總攬全局,制定更能全面體現官員治理水平的考核標準。

    考核出更有水平的官員,以便能為陛下分憂,為萬民造福。

    第三,吏部內部可以將任免與考核權力分立,各有掌管,雙方之間進行制衡。

    若有徇私枉法之事,追究吏部罪責即可。

    如今制度下,舉薦官員者,往往就是考核官員者,官官相護之下,難以控制貪腐。”

    話音落下,有些大臣的臉都快綠了。

    衛青你想干什麼,你和陸鳴是商量好的吧?

    第三點說出來,你是演都不演了。

    什麼叫舉薦者就是考核者,什麼叫官官相護,你這不是在憑空污人清白麼?

    大家都是一心一意為陛下分憂,為大漢效命的,你卻說大家官官相護,豈不是寒了大家的心。

    “陛下,大將軍之言臣不敢苟同。”

    太常孔臧有些激動。

    “滿朝大臣以及各地官員、賢良,舉薦官員之時無不是精挑細選。

    德行與才干全都是重要考察內容,符合要求者才會舉薦給朝廷,舉薦給陛下。

    自從陛下設置察舉制以來,諸位同僚及大漢各地舉薦出無數賢德之才。

    大漢如今國力強盛,橫掃外敵,百姓富庶,離不開這些官員的勤勉。

    固然有些官員出現貪腐問題,諸如馮京周放等人官官相護,貪腐朝廷賑災糧食,罪大惡極。

    但總體上,察舉制本身並無問題,十分適合當下情況。

    這是陛下前無古人的英明之舉,豈能因噎廢食,輕言改變。”

    孔臧這個人,陸鳴早就听說過他,除了太常的身份外,他還有孔子後人這個身份。

    他比孔安國高一個輩分,是孔安國的堂叔。

    如今的孔子後人當中,孔臧算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人物,半個話事人。

    陸鳴听說他舉薦了幾個孔氏族人在官府中任職,按照級別來說,正好應該歸吏部管理。

    當然,不排除他說這些話是真的大公無私,但客觀上,吏部制度確實損害了他的利益。

    他還挺聰明,推崇察舉制的時候,沒忘了把劉徹也吹捧一番。

    有他帶頭,立即就有其他官員跟上。

    ”陛下,如今察舉制運行得很好,大漢日益富強,天下安定,何必要貿然改變呢?”

    “陛下,若是覺得舉薦出來的賢才不夠好,可以改變舉薦標準,對舉薦出來的賢才嚴格考核。

    貿然改變察舉,恐怕會引得天下動蕩。”

    ……

    一個個說的義正辭嚴。

    劉徹心中一直冷笑,如果陸鳴提出來的是九品中正制,這些人背地里都要給陸鳴磕一個吧。

    察舉制下,背景和家世不是明面規則,他們所舉薦的人選,還要在孝行和才能方面超出他人,才能被舉薦為官。

    九品中正制下,出身成了明面上的評價標準,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出身決定前途。

    如果今天陸鳴提出的是九品中正制,他們還會在乎改變是否突然麼?

    他們不會,因為他們都是受益者,他們只會爭論自己的家世屬于幾品。

    世家大族,呵呵…

    這一次,朕就不給你們形成門閥的機會了,至于五姓七望,那又是什麼東西。

    “陛下,若是設置吏部,由其統一進行中下層官員的任免與考核,被考核者又從何而來?”

    誰都沒想到,汲黯會突然問出這樣一個問題。

    听起來沒有意義,實際上卻直指問題關鍵。

    察舉制下,被舉薦者要麼是被人推薦到舉薦人眼前的,要麼是舉薦者自己去尋找的。

    要是換成吏部管理,這些人又該從哪來呢?

    如果還是一樣的途徑,吏部的設置真的能發揮那麼多作用麼?

    汲黯很清楚,不管是衛青和陸鳴,還是太常孔臧等人,都有一個問題沒有明說。

    雙方都在克制,說出來就等于撕破臉了,誰臉上都不好看。

    設置吏部的好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與各級官員和世家大族爭奪官員任免之權。

    而各級官員往往就是世家大族的一部分,所以本質上就是朝廷與世家大族爭奪官員任免之權。

    如果吏部考核選拔的人員,還是由世家大族舉薦而來,官員通過考核後,依舊會與他們聯系密切。

    能通過考核的人,其實還是由世家大族所決定的。

    不符合世家大族的要求,你連被考核的機會都沒有。

    沒人說這事是吧,汲黯不管那麼多,別人不說他來說。

    “陛下,若是設置吏部,地方是否還應該保有舉薦之權。

    是否需要另外尋求途徑,使得天下賢才能進入到吏部考核之中。”

    汲黯剛說完,數道陰鷙的目光就投向他身上,但汲黯毫不在乎。

    怎麼,說得這麼客氣了你們還不服氣?出去單挑啊。

    劉徹真想給他鼓個掌,大噴子還是不錯的,誰都敢噴。

    陸鳴提出了下一環節。

    “陛下,右內史言之有理。察舉制中各地的舉薦本就是自有標準。

    而吏部統一管理,又必須有一套標準,兩種標準之間難免有沖突,若是同時存在,有損朝廷威信。”

    吏部模式和察舉制是無法並存的。

    察舉制中,舉孝廉是數量最多,覆蓋最廣的科目,佔據察舉總量的八成。

    而被舉孝廉的人之中,有九成的人並不需要另外考核就能當官。

    察舉制,可以簡單概括為被舉薦就當官,這也是世家大族能壟斷官場,門生故舊遍天下的根源。

    地方上的人是否孝順,千百里之外的皇帝又怎麼會知道,世家大族可以操控輿論。

    他們掌握舉薦權,實際上就掌握任命權。

    對于中下級官員,皇帝只是名義上的掌控者,世家大族才是真正的掌控者。

    掌控了中下級官員,也就掌控了地方的實際管理權,他們完全有能力讓皇帝的政令變成一紙空文。

    “為推行吏部制度,我認為應新建一個官員資格選拔制度。

    比如,科舉制。”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方便以後閱讀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第966章 世家大族才是實際掌控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第966章 世家大族才是實際掌控者並對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