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富民侯殺瘋了,所過之處到處都是斷城兩截的人,朝鮮人要被打崩了。”
熱氣球上,張次公看得眼皮直抽搐。
望遠鏡中,陸鳴沒有一合之敵,殺敵的輕松程度就像小孩拿著棍子橫掃路邊野草,單方面暴打。
三千多人,打的朝鮮人毫無抵抗之力。
“當年霸王就是這麼在高祖皇帝的軍陣之中沖殺的麼?”
張次公只從人們的口述中听說過霸王的勇猛,今日他覺得自己見到了,大抵也就是這個水平了。
衛青很欣慰。
陸鳴剛來到大漢之時,正好遇到第一次漠南之戰。
那時候霍去病第一次出征,只帶著自己的八百精銳,由衛青指揮全盤戰役,陸鳴還是個觀眾。
此後又一次掃蕩漠南,霍去病單獨領兵出征。
出征河西匈奴,南下出征南越和東越,都是霍去病和陸鳴一起出征。
今日的朝鮮戰場,是三人第一次各自領兵對付同一批敵人,威力之強,超乎所有人的預料。
衛青六萬兵馬,霍去病兩萬多人,陸鳴只帶了三千人,面對匈奴和朝鮮聯合在一起的十八萬大軍,反而瘋狂壓著他們打。
三路兵馬齊齊發力,匈奴人和朝鮮人成片的倒下。
王旗之下,伊稚斜雙眼猩紅,他想不明白,漢朝人是怎麼發現自己的意圖的。
“恐怕是朝鮮人泄的密。”
實在想不到別的答案,伊稚斜找到一個他自己能相信的理由。
“我們將近二十萬人,還打不過他們這點兵力麼?”
他大吼一聲,“左右大將,都給我沖上去,全力擊殺漢狗。”
早就听聞過漢朝征討河西匈奴之時的戰績,兩萬打十萬。但是他認為那是靠火器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若是刨開火器,漢朝人不可能打出那麼夸張的戰績。
如今雙方兵馬糾纏在一起,漢朝人最有殺傷力的火器無法使用,伊稚斜不信自己打不過他們。
他不信,但是朝鮮人信了。
陸鳴帶著兵馬一邊打一邊高喊衛右渠已死,朝鮮已經投降。本就被嚇破膽的朝鮮士兵大片大片的丟下武器投降。
六萬朝鮮士兵的陣型,被陸鳴帶著三千騎兵殺了幾個來回,徹底崩碎。
“放下武器,去城牆底下等著。”
朝鮮士兵是否會反叛並不重要,把他們清出戰場,才好集中力量對付伊稚斜。收拾掉伊稚斜之後,他們更加無關大局。
朝鮮人一撤,伊稚斜氣得差點從馬上跳起來。
“他們是豬麼,就是豬也不會被這麼快就被漢朝人打成這樣。”
一隊隊的朝鮮人自動排成一排,丟下滿地的兵器走向北倉城,都不用陸鳴派人押送。
攤上這種隊友,伊稚斜內心是崩潰的。
他們都比不上豬,豬起碼不會自動排隊等人發落,就算是六萬頭豬,漢朝人抓到下個月都抓不完。
“快去通知烏維,全速撤離,不要再和漢朝人糾纏。”
眼見大勢已去,伊稚斜果斷發揮匈奴人的優良傳統,不羞遁走。
漢朝人太陰險了,他必須保全匈奴核心戰斗力,以圖將來能有機會翻盤。
他們想逃,陸鳴幾人又怎麼會放過,帶兵緊追不舍,瘋狂殺傷。
但匈奴人逃跑的時候如同鳥獸散,四散奔逃,沒有太過集中的方向,主打一個人海戰術。
只要我們足夠分散,你們就不知道該追誰。
沒有糾結,陸鳴幾人立刻分頭行動,兩兩一組,瞄準一個主要目標,一路追下去。
霍去病和陸鳴瞄準伊稚斜,衛青安排公孫敖帶著步兵留守北倉城,處理朝鮮降兵,他帶著全部騎兵與李敢匯合,緊追烏維。
這父子倆逃跑時帶領的兵力最多,目標也最大。
“匈奴人會在逃跑後重新聚集在一起,咱們追著烏維,沿途他會收攏殘部,到時候又是一場大戰。”
李敢和陸鳴,任何一個單獨領兵追擊匈奴人,衛青都有些擔心。
他和李敢一組,霍去病和陸鳴一組,有領兵經驗,又有武力輸出,非常均衡。
在逃跑方面,烏維和他父親比起來還是要稍遜一籌,剛剛跑到朝鮮邊境,就被衛青率兵追上。
一番廝殺後,烏維率領兩千多王庭主力突出重圍,繼續奔逃。
李敢奉命領兵追擊,衛青留下清繳殘余兵力。
而陸鳴這邊,充分領略了什麼叫能屈能伸。
好不容易追上伊稚斜的大部隊,當時天色漸晚,又突然刮起大風,嚴重遮擋了雙方視線。
第二天天色重新亮了起來,趙破奴生擒一個名叫稽且王的小部落首領,才從他口中得知,
伊稚斜竟然趁著雙方鏖戰之時,自己帶著幾百人偷偷溜了。
溜了,他帶著幾百人溜了。
陸鳴和霍去病都有點傻眼,雖然你們匈奴人一向不羞遁走,但這次是不是太不體面了。
留下大部隊和漢軍血戰,自己悄悄溜了,以後還想不想當大單于了,其他人還怎麼服你?
陸鳴猶豫片刻,開口詢問道︰
“稽且王,假如你沒有被我們抓住,伊稚斜以後與你匯合,你還會認同他當大單于麼?”
霍去病和趙破奴也都看向他,等著他的答復。
“會啊,為什麼不認同?”
稽且王有些奇怪,漢朝人為什麼會問出這種問題,難道是因為大單于逃跑了麼?
打不過就跑有什麼問題,跑的時候讓屬下為自己吸引敵人注意,自己悄悄的跑有什麼問題?
陸鳴心中默默評價,伊稚斜真有高祖皇帝的幾分風采。
梟雄者,不可以常人的道德認知去衡量,成王敗寇對他們來說更現實。
但稽且王絲毫不覺得有問題,要麼說明他也是梟雄,要麼說明匈奴人沒有常人的禮義廉恥。
“伊稚斜會跑去哪里?”
伊稚斜已經跑了一夜,戰場附近又兵荒馬亂的,趁亂逃跑的不止他自己,很多痕跡都被破壞了,想要追蹤他有些困難。
“要不咱們扔鞋吧,指向哪個方向咱們就往哪個方向追。”
陸鳴想起了非著名相聲演員的一個段子,打算在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實踐一番。
霍去病十分動心,然後否定了他的提議。
“如果他想收攏殘部,維護自己大單于的位置,他會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