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要說還有誰沒有心生怨言的話,那就只有田間地頭的老農而已——但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從裁撤驛站驛卒這件事兒上獲得了多大的好處,而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沒有從驛站驛卒身上獲得過什麼好處,所以,現在驛站驛卒裁撤,他們也沒有什麼感覺。】
【哦,你說裁撤驛站驛卒應該對百姓們稍微有點好處,不是說要把多余的錢還到百姓身上嗎?】
【話是這麼說的,朱由檢也是這麼打算的,但是實際執行就是另一回事兒了……不管是朱由檢,還是劉懋,顯然都不是那種能夠在如今的環境下,真的把計劃制定完善並且執行到位的人。】
【按照崇禎四年二月份上報上來的情況,裁撤驛站驛卒,總共節省出了六十八萬五千余兩銀子,這些銀子本來按照規劃,那確實是要“以寬民力”,但是實際上,這部分錢已經全都被各級官府以修築邊防、建設工程等各種理由直接拿走了,一分多余的都沒有。】
“治標治本,確實可以先從標入手,繼而治本……但是不能一直都只停留在治標上面啊,如果不能逐步深入到治本,那就算這標表面上治理的不錯,也不過是空中樓閣而已……”更何況這個標有沒有治理的不錯,還是個問題。
劉邦搖頭。
這驛站驛卒的事情有沒有必要處理?當然有,有問題了就要解決問題嘛,這是永恆的真理。但是解決問題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如這上面反復強調的那樣,這驛站驛卒的問題固然有其本身因素,但從根本上來說,這還是明朝整個官僚體系出現巨大問題的外顯。
想要真的解決驛站驛卒的問題,其實還是要解決整個官僚體系的問題。
比如裁撤驛站驛卒,節省下來不少錢財,雖然對于軍費而言不算什麼,但如果真的能夠全都用在百姓身上,那必然能夠讓無數百姓得以活下去,自然也能夠讓明朝朝廷獲得一個比較安穩的內部環境。
指不定,那陝北的起義規模還能就此得到遏制。
但是結果呢?結果就是這些錢從這邊省出來了,那邊就吞干淨了,連聲響都听不見,一點水花都沒有濺起,甚至這些錢都還沒能被往上送到朝堂上、送到國庫中,就已經沒了……
直接就全都在底下解決了,根本和上面沒關系。
由此可見,明朝朝廷官僚體系的問題這個坑有多麼深、有多麼大、有多麼可怕,擇人而噬,又有多少人還在孜孜不倦地把這個坑挖的更大更深。
驛站驛卒這個“標”,也只能稍微治一治,想要更進一步,指望從這里入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比如從官場朝堂上入手才行。
當然,以如今明朝的境況,想要解決官僚體系問題……那還是打碎了重建更方便、效果也更好一些。
“還是那句話,這就是到了時候啊,沒有長生不死的人,也沒有千年不滅的王朝……”他感慨了一句,突然又覺得自己的話好像說得有點滿,他確實沒有見過千年不滅的王朝,但是這也不能就此斷言……
如明朝和其他許多王朝一樣,這就是數十年數百年積攢下來的弊病,越積越深,但如果有一個王朝能夠時時修正,時時改進呢?
那是不是就能夠避免很多越積越深的問題,至少能夠多延續上個許多年呢。
雖然這非常困難,但……從這個故事里面,他已經見識到了許多他從前也覺得不大可能的事情,誰能說這樣的成就,日後就一定沒有人能夠做到?
【顯然,不論是什麼原因導致,總歸裁撤驛站驛卒這件事情是搞砸了,于是,劉懋借口患病辭官而去。】
【不過裁撤驛站驛卒的事情卻並沒有就此停息,其相關影響也沒有就此停止。】
【要說原本驛站濫用那確實是事實,比如,自萬歷年間以來,全國的驛站數量就達到了上千個,但是等到到了崇禎八年,這上千個驛站就裁撤的只剩下了八十個——從上千到不足百,這是何等劇烈的變化!】
【不說裁撤驛站本來就不能隨意冒進,需要仔細斟酌,認真考量,就是那等比較適合一刀切的東西,在裁撤的時候,都不一定能夠經得起這樣劇烈的動蕩。因此,這對于整個明朝的運輸體系都是一場巨大的摧殘。】
【而且,這裁撤驛站還並不平衡,不是全國各地全都裁撤多少、然後各地剩下一個這樣,而是走極端——八十個僅存的驛站,其中有七十八個都在陝西境內。】
【陝西意外,竟然就只剩下了兩個!】
【不說什麼其他的事情了,就說這驛站的數量,真的能夠滿足其余地區的重要物資、文件等的運輸傳遞需求嗎?陝西這邊確實屬于九邊重鎮,而且還伴有起義;但是其他地方也不至于說就這麼不需要驛站進行各方面的運輸吧?】
朱元璋眼冒金星。
他的大腦中飛速運轉起來,意識在神秘的空間中打轉。
……有這樣高速旋轉的裁撤驛站驛卒的技術進入大明皇帝朱由檢是亡國兩個普普通通的官員決定了裁撤驛站驛卒上千個驛站在萬歷年間這人叫什麼來著是老四的後人要遵循一刀切的規矩只剩下八十個讓劉懋辭官冒進七十八個運輸體系……
他恍惚了有一陣子,才猛地清醒過來。
——不對!他剛剛腦子里面都在想些什麼!
這什麼見鬼的裁撤驛站驛卒!裁撤就裁撤吧,有你這麼裁撤的嗎?上千個當然不行,但是不到百個也不行啊!!!
更何況,不到百個,還都是在陝西里面,其余的地方就都沒有驛站了???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啊!到底為什麼!
喜歡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