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說這一場動亂、起義、造反為什麼會發生,屬于是多方面綜合的結果。】
【一來,這些年,明朝朝廷官府和當地土司之間多有嫌隙,主要是明朝這邊的問題。土司都是世襲制,他們的家族在地方上堪稱是土皇帝,也因此,這些家族內部的權力爭斗也非常激烈,既然內部斗爭激烈,那就是外部插手的好機會。】
【明朝朝廷若是能夠借助土司家族內斗的機會,加強對這些邊遠地區的控制和治理,這其實是一件好事兒——有助于進一步保證對土地和人口的控制,保證這些地方不會分裂出去。】
【但問題是,明朝官府在有些時候,他們插手不是為了達成這樣的、既有利于當下又有利于千秋的政治目標,而是為了個人私利……奢崇明的父親在位時,他的妻妾爭權,于是,當時的明朝總兵郭成等人就趁機插手,目的是掠奪大量財物……】
【他們還真的掠奪了不少。】
【雖然後來明朝朝廷介入調解了,但是雙方的梁子已經結下。這只是一個例子,總之雙方本來就多有嫌隙。】
【二來,這些土司家族也都有自己的野心,他們一點都不願意看到自己的權力被削弱,家族走向衰落——但是,如果明朝朝廷日漸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力的話,那這幾乎就是他們必然的未來,因此,土司們其實也都暗中有著自己的計劃。】
【特別是,這邊的土司家族多有相互聯姻,其中不少已經結成了相當牢固的同盟,比如奢家和安家。他們的勢力也在暗中逐漸發展。】
【而明朝朝廷,一來有相當一部分地方官員將領無能不作為,眼中只有錢財利益——比如搞出來掠奪財物的總兵郭成;二來,明朝整體實力下滑,確實對地方的控制力漸漸降低,給了土司們可乘之機。】
【第三,就是土司們叛亂的民眾基礎來了——不是,或者說,不只是因為他們多年盤踞在此,更是因為明朝這些年對百姓真的不怎麼樣,中原地區的百姓們受不了走投無路要起義,這些邊疆區域的百姓們——不論是漢人還是彝族或者換其他民族——也是一樣的感受。】
【他們也覺得日子很難過,也覺得要活不下去了,也受到了許多明朝官員的盤剝……對明朝朝廷的不滿和怨恨就此積攢起來,所以才能走到土司們一打出旗幟,不少人不見得多呢支持,但是也不反對的地步。】
【順帶一提,土司們其實也有些被官員盤剝的,他們對明朝朝廷的感觀有很多也不怎麼樣了……】
【總之,多重因素綜合作用之下,造就了這一場奢安之亂,又叫做阿哲起義。】
【當然,這一場起義最後還是被鎮壓下去了,但是西南地區卻並沒有就此平靜,幾年之後,又一場動亂在此爆發。】
朱棣氣得眼前發黑。
還真是,還真是這樣!
作為大明的官員和將領,這些人既貪婪,又愚蠢,既想要從土司們那里獲得各種好處,又愚蠢到根本意識不到土司們的力量逐漸壯大、甚至已經漸漸能夠反過來威脅大明了!
朱棣雖然非常非常不喜歡貪官,但是如果非要對比的話,他其實甚至不怕官員們有點貪婪——只要他們的能力足夠,能辦好朝廷交給他們的事情,如果,能夠讓地方變得更好、讓朝廷變得更好,那就更好了;同時,他們的腦子清醒,知道什麼時候能貪什麼時候不能,知道什麼東西能貪什麼不能……
如果能做到能力出色且腦子清醒,那麼,就算是貪一點,撈一點,那又有什麼不可以?
——反正,經過朱棣自己多年的政治經驗,他是確定了,那種絕對的清廉官員,可以說是萬中無一……即便是朝廷的法度再如何嚴酷,也依舊不能改變這一點。
當年太祖皇帝如何堅決懲治貪官,可是貪官還是成群結隊地出現!
所以,稍微貪一點,也不是不能接受——當然,該懲治貪官還是要懲治的,這一點絕對不能放松。
但,如果對比起來,如果能辦事兒又有分寸,那貪一點……也就貪吧。
朱棣最怕的、最厭惡的,其實是這種貪婪偏還又無比愚蠢無能的人。
隨隨便便給點好處,或者大量給好處,這些人就能被糊弄過去,讓不利于朝廷的事情飛速增多……這樣的蠢貨,他如何能夠容忍?!天底下怕是沒有任何一個皇帝能夠容忍!
結果,看樣子,大明在西南地區的官員將領,怕是有大半都是這個鬼樣子……
如果這樣的官員數量很少,那奢崇明等人也不可能發展至今。
愚蠢,短視!為了蠅頭小利,不只是看不明白土司的力量在逐漸壯大,甚至是主動要得罪那些土司,把那些土司往一塊兒去推!
或許原本還有一些人左右搖擺,但是經過地方官府這樣的操作後……這些人,也都變成奢崇明這樣的畜生的支持者了!
還有當地百姓……這些並非傳統中原百姓的百姓,本就更加需要小心對待,謹慎處理,因為他們更容易對朝廷產生不滿和敵意,但這些人,這些人是怎麼干的?!
大明,大明怎麼會有這樣多這麼愚蠢的官員!
難不成,日後的官員選拔制度出了問題?科舉不合適當時的需求了?還是說,科舉也已經不能真正選拔人才,而是被那些有家世背景的人給壟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