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明朝官員們在對徐鴻儒起義的後續處理上,可能也起到了相當的反作用︰鄒縣、滕縣、鄆州等等地,戶口大減,這是因為許多百姓都參與了起義、沒有參與起義的百姓或者被裹挾、或者離開、或者被殺——被起義軍或者明朝軍隊所殺——導致。】
【但是山東巡撫趙彥選擇,把戰死的起義軍的尸體,以及無辜被殺的普通百姓大的尸體全都收集起來,根本不作任何區分,直接全都聚集在一處,封土形成高冢,築成了“京觀”,並且還立碑,目的就是為了恐嚇民眾。】
【“稗後之人觀之曰,此固向者妄竊名號,自干天誅者也,其誰復敢逞狼心而奮螳螂哉!”
“後來的人看到這些事)會說︰這本來就是過去那些妄圖竊取權力名位、自取滅亡的人,誰還敢再逞凶殘之心、行這等螳臂當車的事情呢!”】
有不少官員都皺了皺眉毛,但不是對趙彥的做法,而是對這故事中的評價︰“這有什麼問題嗎?築成京觀,警示後人,震懾宵小,有何不妥?”
趙彥的做法,不很正當嗎?
山東就是這一場暴民作亂的主要地區,在這個地方,聚集起那些亂民的尸體,做成京觀,從而產生警示作用,讓百姓們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這不僅是一方長官治理鎮守一方的職責,也是一方長官教化百姓的職責啊!
至于說京觀,那不就是常規操作麼,也不怎麼血腥,又能夠體現功勞和震懾,多好的選擇!大家都喜歡搞京觀,這根本不是什麼出格的做法。
又不是砍頭築成人頭塔,只是把尸體堆積起來而已。
至于說趙彥立的碑上面的那句話,那更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反賊如此逆天行徑,不是螳臂當車是什麼?他們做這件事情,不是因為妄竊名號、狼子野心,還能是因為什麼?
這樣的大逆不道之事,就應該這麼處置,就應該順帶著用來震懾和教化百姓!
不然的話,如果不嚴重處置,有人看到了打算效仿怎麼辦?
當然,也有人模模糊糊意識到了什麼。
雖然按照他們的認知,這種做法非常正常、非常正確、一點問題沒有,但是從後續效果上來看,那大約是不太行的……事情本身做的沒問題,築成京觀沒有問題,立碑警示沒有問題,只是偏偏效果就是不行!
這是後續大起義的前奏,是信號,那就是說,日後很快就會爆發更大規模的、接連不斷的造反——京觀和碑文的警示教化作用根本不夠,效力不行!
或許就是因此,這上面才會這麼評價,認為後續處理“起到了反作用”?
說不定反而推動了更多的人參與造反這種大逆不道之事?
可是如果不這麼做,那該怎麼做?京觀也好,立碑也罷,已經是他們在尋常狀態下能夠使用的最激烈、最嚴重、最強勢、最有震懾力的手段了。
不這麼做,難道還真的去把人的頭全都砍了,築成人頭塔,或者把人頭懸掛在一個地方?
那也太血腥殘暴了,而且肯定會被人指責批評乃至彈劾的。
所以,還有什麼辦法,能夠有效震懾並且教化百姓,讓他們不要再做這樣的逆天之舉呢?
【但是這有效果嗎?當然有,普通百姓哪里見過這樣的可怕景象,當然是會被嚇得戰戰兢兢,恐懼不已,甚至夜不能寐,就怕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有哪一天也成了那京觀中的一部分——但是他們對朝廷和官府的態度絕對不是正面的,只能是負面的,全然負面。】
【如果只是恐懼之情,那都算好的;說不定有很多人還會在恐懼之後漸漸產生恨意和敵意——因為這築造成京觀的,既有起義軍的尸體,也有普通百姓的尸體!】
【趙彥沒有做任何區分,根本沒有打算區分。】
【但是普通百姓能不知道自己的家人親朋到底有沒有參與起義軍嗎?】
【如果說兩方敵對,那麼,戰敗的那一方在戰後被立碑、被築成京觀,也算是師出有名;但是無辜被殺的普通百姓呢?——更不要說,雖然起義軍絕對不能說是那等清清白白、絕對不冤殺一人的存在,可是明朝軍隊的軍紀……大約也就是半斤八兩,指不定這些被築成京觀的無辜百姓中,有相當多是被朝廷所殺。】
【他們的家人能不有什麼想法嗎?】
【再者,就算這些無辜百姓中沒有什麼親朋好友,大家不考慮那麼多,只在意自己日後的情況——那也會意識到,朝廷不可靠,朝廷不可信。】
【因為不論是什麼人,最後朝廷都會將他們視作敵人、反賊、亂民,都會讓他們不得安息,換言之,如果再次遇到起義,而自己本身不是最開始起義的那一批人的話——那最好就是逃離當地;如果不打算逃離,或者沒辦法逃離,那最好的選擇,也就是加入這些起義軍。】
【反正最後都有很大的可能被殺,並且被視作是起義軍的一份子,那還不如干脆投了呢!】
許多百姓們用自己的反應證明了這些話。
他們在看到那樣的京觀的時候恐懼顫抖,面色蒼白,甚至有人直接抱住了自己的親人,更有父母緊緊地擁住了自己的孩子,好像想要借此保證,自己、自己的兒女親人,日後都不會陷入到這樣可怖的境地之中去。
但同時,在顫抖恐懼的同時,他們還有不少人依舊盯著畫面看著,看著那上面的一幕幕;還有人神情變幻,在恐懼的底色下面隱隱還有著什麼其他的情緒……
其實,這上面說的確實是對的。
如果能夠不卷入這樣的戰火混亂之中,他們當然還是希望不要卷入進去,能安安穩穩的生活,那就是最好的日子!
但是,如果還是要卷入這樣的戰火中——那他們難道還有什麼別的選擇嗎?
想到這里,不少人紛紛低眉斂目,下意識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