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方面的改革,則是在經濟領域。】
【明朝的財政問題嘛,懂的都懂。】
【因此,張居正主要推行了兩項措施,一項是清丈全國田畝,另一項是推廣“一條鞭法”。】
【萬歷六年十一月,朱翊鈞下令,在福建省先行試點,看看這項政策的各種推行情況;經過兩年的試點試驗,萬歷八年九月,福建省的清丈田畝推行完畢,朱翊鈞和張居正趁熱打鐵,立刻再全國推行這一政令,而主要負責此事的戶部對此從清丈範圍、職責、政策、方法、費用、期限等制定了八項規定,並在十一月份就發到了各個地方。】
【這個效率,其實是不算低了。】
【而再過了兩年,到了萬歷十年十二月份,各個省份的清丈田畝基本上都在期限內大致完成。】
【至于說一條鞭法,則是另一項內容,這是賦稅徭役制度的改革——非常非常重要,,也非常非常困難。】
朱元璋沉默地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他現在已經意識到了一點︰別的不說,但是張居正的這一系列改革,其實反映的就是大明所存在的極為嚴重的幾個問題。
能夠在這種情況下強行推行也要進行的改革,不是關乎到了大明的存亡,不是至關重要的弊病,還能是什麼?
所以,由此看來,大明至少存在兩個方面的關鍵問題︰一個是官場風氣,或者說是官員任免考核問題;一個,就是經濟問題——而經濟問題又包含兩個方面,田畝登記和繳納賦稅的問題,以及賦稅制度問題。
至于說之前看的朱元璋心頭冒火、且膽戰心驚的邊軍兵變問題,還並不在這一次的改革範圍之中——當然,朱元璋不會因為這樣就覺得邊軍問題不重要、不關鍵、影響不大了。
他只能認為,這是因為張居正的改革也力有不逮,需要從一個方向下手,而不能同時多方面下刀子……那樣的話,要不是張居正第二天就被人發現身死,要不就是大明還沒有如何改革,就先一步自己四分五裂了……
改革,也是需要看情況,分輕重緩急,分改革項目的難易程度的。
如張居正這樣,已經幾乎可以稱作是大權獨攬、攝政、內外暢通的權臣,也不能隨隨便便想推行什麼改革、就能推行什麼改革的。
哪怕眾人都畏懼他的權力和地位,哪怕很多人都想要討好他從而換得更大的利益,那他也不能——他也需要考慮官員大族們的利益,不能直接和他們撕破臉,也不能直接和他們對著干。
否則,他身死都是小事兒;大明會不會被這些人干脆趁機掀翻了……那都難說。
想要真的和這些人對著干,朱元璋覺得,那或許只有自己、或者老四,倚仗自身的威望、手中的軍隊,才能一試,但也並不輕松簡單,同樣需要細細籌劃。
因為說句實在話,治理天下……朱元璋還沒有找到能夠保證君臣綱常的同時、還能夠替代這些人的方法、對象。
這樣一來,那就只能捏著鼻子忍了這群東西唄……雖然很不爽,非常非常不爽。
但是朱元璋其實也不是非常看好張居正的這一系列改革……當然,他不是否定張居正的功績——事實上,要是能夠親眼見到張居正,朱元璋是一定要給他充分的贊美和欣賞的!這可是力求挽救大明的忠誠功臣!
至于說什麼攝政控制權力……那也不是不能無視掉的……
但是,從理性的角度出發,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認,那個時候的大明,即便真的能夠在一定時間內落實這些改革,也就是多一段喘息的時間而已……這種時候,除非舉起刀兵,把那些霸佔了大量田地和人口的大族砍上一輪,否則很難掙脫出一個缺口來。
而這,顯然當時的大明朝廷是根本做不到的。
雙方的捆綁……非常深。
【這項改革其實在嘉靖時期就提出來了,是由內閣次輔桂萼提出,並嘗試性推行;但是沒多久,桂萼的改革就被楊一清等人強行阻止,不僅改革未能真正推行,他本人也不得不告老還鄉。】
【而到了張居正這里,他也決定要推行一條鞭法——無他,當時桂萼提出來這個改革,就已經是因為看到了明朝的現狀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嘉靖初年如此,萬歷初年則更是如此。】
【至于說為什麼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那基本上還是老一套,土地兼並,大地主免稅或者逃稅,大量百姓喪失土地,或者變成流民或者變成佃戶,同樣不再給朝廷繳稅,最終,從根本上還在給朝廷繳稅的人口就少了不知道多少,就算朝廷把稅額加到更高,也填補不了空缺。】
【更不要說,如今朝廷的財政支出還已經增長了不知道多少倍——皇室、宗室奢侈腐化的巨額開支,朝廷冗官冗員的俸祿,對外作戰的軍費、其中還要包括中飽私囊的部分……】
【所以,不得不改,必須去改,改了不一定有多大效果,但是不改,那一定會死得更早。】
【而一條鞭法的具體內容,簡單來說就是,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並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
【具體一點,那就是把以前按戶、丁出辦徭役,改為根據丁數和田糧攤派;賦役負擔除了朝廷需要征收米麥,則一律折收銀兩;農民及各種負擔力役戶現在可以選擇出錢代役,力役由官府雇人;賦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辦理,不再如以往那樣通過糧長、里長辦理,也就是從“民收民解”制,改為了“官收官解”制。】
【這個改革,配合上清丈田畝,給朝廷找出了不少應該繳納賦稅的土地;同時,簡化了賦稅的征收條目,讓地方官吏不再那麼容易巧立名目,至少短時間內是帶來了正面影響……此外,其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朝廷的財政危機,增加了財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