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其實亂軍也只需要撐上一年也就差不多了。
因為亂軍固然拖不起,可朝廷難道就願意繼續下去嗎?
朝廷調動大軍,糧草銀錢從哪里來?
人手從哪里來?時間從哪里來?
這個時候的明朝朝廷當然不至于說就已經連一場長期的仗都打不起了,但是,這樣的仗對于他們來說,也完完全全就是在消耗自身!
消耗了,還討不到什麼好處。
因為他們攻打的地方,本來也就是明朝的地方;他們攻打的對象,本來也是明朝的士卒。
如果他們打贏了,那就是把明朝本來的地方給搶回來;而如果他們一直沒能獲得最終勝利……
至于說前面打贏了搶回控制權——可是只要赦免了這些人,不殺了他們,讓他們老老實實投降,那這些地方的控制權也能夠回到朝廷手里面啊!
所以,何必要多多花費時間呢?
至于說這樣的“奪回控制權”,其控制權未必穩固……那也都是日後的事情了。
實在不行的話,難道他們不能再加強控制權嗎?
【至于說早年間的甘州兵變,其實根源也是軍餉的問題,和大同的還有略微不同。】
【當年,甘州的巡撫叫做許銘,據記載,他還是一個不錯的官員,有能力也有公心。】
【而在邊鎮地區,當時的明朝的權利格局大體如此︰巡撫、總兵、加上一個鎮守太監,三足鼎立,互相制衡。】
【其中,總兵顧名思義,就是負責管理軍務和征伐的;而巡撫,則是負責處理糧草、士卒訓練、修築城池、管轄貿易等多方面的問題;鎮守太監呢,則是專門用來制約巡撫的,沒有什麼具體的職權。】
【換言之,這邊疆上的士卒受到的是雙重領導。既要听巡撫的話,也要听總兵官的話,如果兩者的話一致那自然沒問題;但要是二者的命令和立場有所沖突……】
【士卒們要麼發生撕裂,要麼只能選擇一方跟隨,徹底和另一方撕破臉。】
【當時,許銘作為巡撫,在處理軍隊糧餉問題上,進行了一項改變︰他決定,把軍餉的發放形式變上一變。】
【原本,士卒們的餉銀可以有兩種發放形式,一種是每個月發放一石米,一種是每個月發放七錢銀子,總之就是二選一,都行。】
【而許銘認為,一來現在朝廷缺錢,銀子儲備不是非常充裕,因此供應不是非常穩定;二來,當時的米價非常低,和以往不太一樣了。而且邊軍的長官盤剝嚴重,有時候會從士卒手中拿走大半。】
【因此,他認為,與其助長搜刮之風,還浪費開支,倒不如直接走銀錢,把軍餉減半發放,以現在的糧價,確保每個士卒都至少能夠買到一石米,這就夠了——反正原本的規定不就是每個士卒一石米或者七錢銀子嗎,這也沒有損害士卒的利益啊。】
【這樣一來,既能節約開支,又能治一治軍中盤剝的風氣,一石二鳥。】
朱元璋的臉綠了。
“鎮守太監???”他不是立下了規矩,不能讓宦官識字或者掌權嗎?
怎麼這日後的大明,還能跑出來鎮守太監這種東西?
——這職位,這職權範圍,要說這些太監不識字他都不相信!不識字的太監,如何充分制衡一個掌握了如此大權的巡撫?
而同時,專門負責制約巡撫而沒有專門職權的鎮守太監,其實際上的權力恐怕可以放到無限大……
這樁樁件件,無一不是違反了他立下的規矩!
這日後的大明,日後的大明……好一個孝子賢孫!真夠孝順的!
至于說許銘……看起來好像確實是個好官,為朝廷著想,為天下著想,還想著要幫助朝廷節流,並且治一治軍中的盤剝之風,這很好,很不錯。
但是——作為有過在底層摸爬滾打經驗的人,作為有過那種餓肚子整天的目標就是要活下去的經歷的人,也作為認識同樣情況的人的人,朱元璋的臉色照舊是綠的。
他一看就知道,許銘這個想法,看起來好像很好,但是實際上……一個不慎,就能引發大風暴!
因為這個方法實際上的可行性不是很高,至少短時間內不是很高。
對于士卒們來說,他們考慮不了什麼朝廷不朝廷,也考慮不了什麼盤剝之風的問題,你許銘說你是為了朝廷節省銀子,也是為了治一治軍中的盤剝之風——為了我們好,那所以呢?
我們想得到那麼多嗎?我們考慮得了那麼遠的事情嗎?
我們想不到,我們也考慮不到,我們唯一的目標就是能夠吃飽、然後如果可以的話多攢一點錢!
至于更多的東西……沒有精力考慮,也沒有興趣考慮,首要的目標只有活著,自己活著妻兒活著,父母活著……
但是你要把軍餉減半發放……這讓我們日後如何活下去?讓我們如何維持家中的生計?
至于說原本就算發了這麼多錢也不能全到了我們手里面,那和這件事情不沖突。好像就算只發這麼一點錢,那些將領就不會從我們這里要錢一樣。
【但是事實上,這個決定是很有點問題的——倒不是說許銘的出發點不對,也不是說別的, 只是說他所認為的“不損害士卒的利益,又能夠避免軍中將領過度盤剝手下士卒”的想法,是有點問題的。】
【在士卒們看來,原本他們能夠領到七錢銀子,雖然說要被軍中的將領盤剝走不少,但是差不多點的話,那也能夠買到比一石米更多的糧食,這樣一來,就算是手中有余錢了;但是許銘過來這麼一砍,固然將領能夠盤剝的數額少了,可是他們手里面的余錢也少了。】
【至于說什麼原本規定就是一石米,那不重要。】
【當然,也可能軍中將領的盤剝會很多,多到甚至有時候可能讓士卒們連一石米都買不到……但是在士卒們看來,這確實很有可能發生,但這屬于另一碼事兒。】
【現在的關鍵是,他們本來能夠領到的錢少了,許銘這可是減半發放啊!】
【士卒們當然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