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敗如山倒,不外乎如是。”看見張士誠所部節節敗退之景,有人感嘆。
現在的張士誠所部,哪里還有之前那樣威風赫赫,四面出擊的樣子?
不論是早前,還是起義軍身份的時候;還是後來,被方國珍七戰七捷殺到城下不得不選擇歸降的初期,張士誠這邊的狀況都還算可以。
最好的時候,那確實是四面出擊,到處擴張,掌控了大量的關鍵地區,聲勢赫赫,影響天下;一般般的時候,那也能夠差不多穩住自身情況,對外可能有勝有敗,但大體的情況還算穩當。
哪有像是現在這樣,打一場,敗一場;打一場,投降一部分;打一場,被俘獲不少人員物資……
一點點上風都佔據不了,一點點優勢也都沒有展現出來。
全面地落入了下風啊!
要說走到如今這一步,和之前的多次對朱元璋方面不利沒有關系,那他不能信。
旁邊有人听懂了一半,不理解一半︰“這張士誠這邊情況完全不怎麼樣我知道,但是這兵敗如山倒……和前面的境況有多大關系?”
這個問題,理解的人不少,都紛紛熱情解答。
“這不就是因為之前老失敗老失敗,所以現在才越發的不行麼!當然是有關系。”有人道,非常的大而化之。
也有人解釋得比較詳細︰“其實就是之前,張士誠這邊對朱元璋經常失敗,總是戰敗,所以說不定讓他們對朱元璋這邊交戰的時候,都會直接產生畏懼之心,乃至于慌亂恐懼……這還沒開打呢,心就亂了,怎麼可能沒有影響?”
就算是之前還有獲勝或者打平的可能,那現在這戰前軍心將心已亂,也就根本不可能了。
這不是和之前的戰敗有關系,還有什麼能有關系?
“哦,意思就是因為之前老是打不贏,所以他們心里面就已經覺得自己很難打贏朱元璋那邊, 所以一看見朱元璋那邊來人,就先慌了,就先覺得自己打不贏……然後這種心理反過來進一步導致他們打不贏,然後這一次失敗再反過來會繼續加深他們這種想法……”這人很快听明白了,直白地總結道。
其他人都點頭︰“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徐達這人,常遇春這人,作為後來點名的明朝開國功臣,這兩人的軍事能力顯然不需要多說。
但是要說張士誠這邊就一定不可能在這些交戰中獲勝一兩場,不能稍微地擁有一點優勢,那恐怕也不至于——雖然這也改變不了最後朱元璋還是會獲勝的結果。
可,張士誠這邊的人馬,恐怕已經被之前的屢屢失敗而擾亂了軍心,只要一听見朱元璋所部,听見徐達常遇春,說不定心里面就自己先給自己判了死刑,自己覺得自己一定打不贏……
有這種心態,怎麼可能獲勝?
原本能行,現在也就不行了。
“所以,張士誠這邊知道這個問題嗎?”一個人好奇問道。
另一個人直接給了這個問題一個白眼︰“他知不知道……他知不知道重要嗎?他就算知道了又能怎麼樣?他難道還能夠解決這個心態上的問題?”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敗朱元璋所部,大獲全勝,用勝利來告訴手下的將領和士卒們,他們也是能獲勝的,朱元璋那邊不是那麼的可怕,不是什麼不可戰勝的存在。
但問題是,張士誠他能做到嗎?
他手底下的人打不過徐達常遇春等人,難道他就能做到了?他之前自己也沒打過朱元璋啊!
【在之後,依舊是湖州的一系列戰事。】
【三里橋一戰,張士誠方面兵分三路,黃寶是南路,其余還有北路和中路,結果徐達也以兵分三路應對,常遇春迎戰黃寶一路,黃寶敗逃,想要逃回城內,但是吊橋早已斷開,最終,黃寶被常遇春俘獲。至于中路軍和北路軍,都已經退回了城中。】
【隨後,張士誠派遣李伯升支援湖州,從水路走,潛入了城中,但這一次支援不僅沒有發揮作用,反而是又給朱元璋所部送了一批可以俘獲的對象。】
【而湖州的這個地方實在關鍵,作為長三角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位于浙江省北部,處于浙江、江甦、安徽的三省交匯處,東邊挨著浙江嘉興市、江甦甦州市,南邊又連著浙江杭州市,往西走是安徽宣城市,北面還能接上江甦無錫市,此外,湖州的東北還靠近太湖,完全可以和江甦無錫隔湖相望……】
【這樣額地理位置,加上“甦湖熟天下足”的經濟條件,張士誠並不想要隨隨便便放棄湖州。】
【因此,他再度派人支援。】
“甦湖熟,天下足?”這個消息,對于前面幾個朝代的皇帝而言,遠比朱元璋如何獲勝更加重要。
江南地區的富庶情況,從後面的這些王朝的大致故事中,他們多多少少也能看得出來。
就像唐朝時期,關中地區還非常依賴江南地區的糧食漕運一樣,如果不是這邊糧食產量高,東西富足,又怎麼會有這樣的情況?
但是,單單一個湖州,哦,或許還要加上那個“甦”——應該是甦州,就能夠達到“天下足”的結果……確實還是相當超乎了不少皇帝們的預料。
而江南地區,又不只是甦州湖州。
如果說甦州和湖州兩地的糧食產量,就已經足夠整個天下頗為富足,或者,至少供應得上天下不少地方的糧食需求的話……那江南地區的其他城池呢?
這些城池,就算比不上甦州和湖州兩地的糧食產量,可也應該比不少地方要好許多。
所以,江南地區,後來的朝代到底是怎麼開發的?
“最有效的開發,應該是那個晉朝,從西晉變成東晉,然後不得不把大量百姓和那門閥士族往南遷移的時候……”劉秀推算了起來。
大漢也不是沒有對江南地區進行開發,事實上,這個時候,雖然大漢的重點依舊不是江南地區,但那邊也絕對不是什麼無人居住的不毛之地,也不是什麼流放犯人的艱難困苦之地。
不過,大漢如今到底沒有那麼深度地對江南地區進行開發,也沒有遷移太多的人口過去。
——大漢的核心,到底還是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