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們能向誰求援?”也有人更加關注正事兒。
安豐的情況顯然非常非常不好,就算目前還能守得住城,不然呂珍打進來,但是城里面已經沒了糧食,甚至到了人相食的地步——沒有糧食,那人心就是容易渙散;就算人心凝聚,那人的力量也就是不夠,吃得飽和沒得吃,這人能一樣嗎?
所以,這樣下去的話,那安豐也遲早是要被攻破的。
因此劉福通想要求援,那非常正常,也幾乎就是唯一的選擇。
要是他們能夠突圍而出,那早就突圍而出了,何至于到了人相食的地步?
但是,這個求援的人選……
“朱元璋,肯定是朱元璋!”有人斬釘截鐵,毫不猶豫。
肯定是朱元璋,也只能是朱元璋!
這周圍還有誰?什麼天完陳漢明夏,那都在十萬八千里之外,山東那邊也已經沒有余力過來支援了,所以,最近的,除了朱元璋,還能有誰?
之前和張士誠打來打去的就是朱元璋,俘虜了張士誠的弟弟的還是朱元璋,這一來能夠證明,朱元璋就在附近,總體上還是能夠趕過來的;二來,能證明朱元璋可以打得過張士誠,找他過來,不用擔心援軍不僅沒能救援成功反而還陷進來了這種問題。
所以,必然是他,也只能是他。
“那……朱元璋樂意過來嗎?”
“過來吧?畢竟張士誠是敵人,要是不管的話,張士誠變強了怎麼辦?”關鍵不在于朱元璋在乎不在乎韓林兒,關鍵在于他得在乎張士誠啊!
張士誠要是完蛋,那麼朱元璋肯定樂意見到;但似乎現在,萬一安豐打下來了,張士誠的力量稍微增強一點,騰挪的余地大一點,那都不會是朱元璋想要見到的。
【向誰求援呢?那就是當時在名義上還是韓宋政權麾下的江南行省丞相的朱元璋。】
【沒錯,朱元璋在這個時候,名義上依舊沒有脫離韓宋政權,他還是韓林兒的臣子,雖然已經是吳國公了。】
【收到劉福通的求援消息後,朱元璋麾下也有不同意見,贊同前去支援的就不說了,不贊同支援的則包括了劉伯溫,他提出了一個非常關鍵且嚴肅的問題︰“我們不能輕易出動,假使真的就出來了,那又該把他們安置到什麼地方?”】
【這個問題真的非常關鍵,非常重要。】
【說到底,韓林兒還是名義上的主君,朱元璋如果假裝沒有收到消息不去救援也就罷了;如果真的救出來了,他要如何對待韓林兒,如何安置韓林兒?】
【韓林兒可是小明王,是紅巾軍起義的一面關鍵旗幟!如今元朝末年的農民起義,基本上都脫離不了紅巾軍,大家也都承認這個小明王——所以,朱元璋要是把韓林兒弄回來了,那要如何安置?】
【現在,朱元璋及其部屬都早已有了稱帝、奪取天下的打算,那這樣,就不可能繞開韓林兒這個小明王,只要他還活著。】
【相反,若是干脆假裝沒有收到消息,到時候再去干掉張士誠,那還能佔據一點大義名聲。】
李世民點頭︰“老實說,這確實是個關鍵問題。”
這也不是什麼私人情感問題,而是韓林兒就是個棘手的存在。
他是小明王,作為在元朝末年的農民起義中的線條一樣的存在——明王,白蓮教,乃至于當年的韓山童,串起來了一群又一群人,串起來了無數對當前的情況非常不滿乃至于怨恨的百姓,也串起來了對當前的局勢不滿、心里面多少有些其他想法的有資產有地位的地主商人們。
這樣的存在,就是不一樣的。
就像是昔年秦末,有一部分人的口號就是恢復六國,那麼,作為六國國君的後人的一部分人,這些人的存在就是非常特殊,他們不一定有真正的權力,也不一定有多麼想要復國,但是他們存在,他們或者,那就是不同。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放在各種“前朝余孽”身上。
為什麼每一個新建立的王朝,都要謹慎小心仔細地處理前朝皇族宗室的問題?
那就是因為這樣!
大部分王朝,基本上都是要繼承“正統”的名分的,而這個正統的名分,就包括了從前朝手中繼承這個流程——所以,前朝的正統性就不能否認,而必須承認。
可既然承認了前朝的正統性,那麼就不能太過殘忍或者明目張膽地迫害前朝的皇族宗室,而需要提出來一個合適的處理方案。
不能殘忍,但是也不能給他們什麼聚攏人心東山再起煽風點火興風作浪的機會。
前朝皇室尚且如此,更何況還算不上是前朝,還依舊在不少人心里面佔據重要地位的小明王韓林兒?
況且,朱元璋現在也還不是新朝的皇帝,他還沒有奪取天下,也還沒有獲得正統的名號,甚至,他還是韓宋的臣子!
這樣一來,情況就會更加棘手。
當然,話說回來了,完全不管那邊也不是什麼最好的方法,這種做法的隱患也相當深的。
萬一這種裝聾作啞被人知道了呢?萬一什麼消息走漏出去,然後有人用這件事情來攻擊呢?
名望上的事情,重要,也不重要,但是真的有什麼事情發生了確實也不太好處理,所以,能夠不出岔子的地方,還是不要出岔子,省的事後彌補麻煩。
【不過,最終朱元璋還是否決了劉伯溫的提議,決定帶兵、而且是親自帶兵前去支援,原因倒不是說韓林兒和劉福通多麼多麼重要,而是“如果安豐當真被攻破,那張士誠的勢力就會更加強大。”】
【而張士誠變強了,當然不是好事兒。】
【于是,朱元璋親自帶兵前去支援,三月一日,抵達了安豐,並且成功擊敗了呂珍,呂珍跑了。】
【入城後的朱元璋,先是給城中的軍士每人兩斗白米,放在東門外,又準備糧食救助城中的饑民;隨後,前去拜見韓林兒,邀請韓林兒和他的母親、妹妹以及劉福通都前往廬州大營之中。朱元璋還親自在滁州迎接韓林兒,建造宮殿讓他居住。】
【不過,除了待遇極為優厚外,朱元璋還更換了韓林兒身邊的左右宦官侍從。】
【也在這一年,韓林兒追贈了朱元璋三代先祖各種官職爵位,而在第二年,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自稱為吳王,依舊尊奉韓宋為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