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任命為太尉之後,張士誠就開始了長期的與朱元璋的交鋒。】
【大體上來說,這兩方在短時間內是有來有往,而其中比較關鍵的戰事有一場——安豐之戰。】
“安豐?這不是那個韓林兒和劉福通那邊麼?”這個地名出現的次數不算少,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幾分印象。
這不就是那個劉福通和韓林兒,在被察罕帖木兒打下了開封之後,退守的地方,同時也是他們現在的京城嗎?
“是這個地方沒錯……”有人梳理了一下情況,然後到道,“不過也確實,之前韓宋政權那是形勢一片大好,哪兒哪兒都好,還三路北伐……對元朝朝廷看起來也這麼有優勢,那他們在起義軍周邊地區擴大勢力範圍也很正常……”
之前張士誠被韓宋政權打下了一個又一個地方,一個又一個關鍵地區,那確實在時間上差不多就是韓宋政權正值鼎盛,發動三路北伐的時候。
實力強盛,能夠把張士誠打成那樣也很正常。
但是這不是時間過去了麼,原本強盛的韓宋政權,沒能在北伐方面取得真正的突破,反而被人給困住了,消耗時間消耗力量,最終還被察罕帖木兒給打下了開封……
然後,他們退守到了安豐。
“那看起來韓宋的情況不太妙啊……退守其實也就算了,但是張士誠能夠打到安豐去……”另一個人有些唏噓,之前韓宋的聲勢何其浩大,但是現在,,竟然是衰弱的如此之快!
“沒辦法,之前的北伐還有戰敗損耗太嚴重了,估摸著這麼久他們也還沒緩過來……而且,現在這情況,不管是元朝朝廷還是其他的起義軍,估摸著都不會願意給韓宋多少喘息之機的。”另有人搖頭,但語氣中卻相當平靜,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不過,話說起來,這韓宋政權作為第一個起義的起義軍……是第一個吧?”不少人已經認定,這一戰估計韓宋政權就將迎來結束,因此,開始了對韓宋政權整體的評判和議論,“在這種第一個起義的類型里面,他們是不是已經算是存在的比較久的了?”
這個問題……不少人之前確實還沒有想過。
但這個時候一想,也頓時覺得,好像確實是這樣啊!
韓宋政權,或者說劉福通和韓山童,在元朝末年的起義浪潮中,確實可以算是第一個,不論是最開始的號召眾人,還是韓山童死後劉福通輾轉他鄉然後發動起義,都是第一個!
正是因為他們的起義活動,也正是因為他們最開始的獲勝並站穩了腳跟,才引動了天下各地也都紛紛發動起義——沒有他們,該起義的大約還是會起義,但是可能時間會晚一些,也可能會有其他不同……總之,他們的起義確實是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和意義。
而其他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大家也都看過許多,如果不是說那種單獨講一支起義軍的故事,比如方臘起義之類的話,而是那種天下涌動各處紛紛揭竿而起的情況,那往往,第一支起義軍隊伍確實在整體上存續的時間都不是很太長。
比如,隋朝末年,最開始好像是在白頭山還是什麼山,但是真正在當時的亂世之中站在中心的卻不是這支起義軍;再比如,唐朝末年的農民起義,黃巢也不是最開始的那個……
所以,這樣算下來,劉福通和韓山童韓林兒的這一支起義軍,能夠在最開始首倡義舉,然後又能站穩腳跟,不斷地發展壯大,成為引動天下風雲的關鍵力量之一,並且還長期持續與元朝朝廷正面對抗,還成功發動了北伐……
完全是不多見的存在!
“確實是挺久的了,就他們的處境,能夠堅持這麼久,還有過鼎盛時期,實在難得。”一個人便開口評價。
還有人從中得出了一個結論︰“這不就是說明,劉福通這人的能力還是相當出色的麼!”
最開始拉攏人手,組建班底,那確實是和韓山童有關系,韓山童如果活著,在後來估計也能發揮不小的作用,但是他死的太早了;至于說後來的韓林兒,那完全就是個傀儡象征,真正下判斷、做決定的還是劉福通。
所以,韓宋政權,幾乎就是劉福通一手撐起來的。
能夠撐起來這樣一個起義軍,還沒有“槍打出頭鳥”,劉福通的能力……確實非常出色啊!
“那確實,你們看看那個時間也比較早的天完政權……不是說不好,但是彭瑩玉死的太早,徐壽輝自己有把控不住權力,比韓宋政權沒的早多了……”更有人把起義時間不算晚、而建立政權時間比韓宋更早的天完政權給拉出來了充當對照物。
這麼一對照,眾人頓時更覺得劉福通的能耐相當不一般了。
雖然張士誠投降了,並且為元朝朝廷效力,但是忽必烈卻沒覺得這是多麼好的事情。
不管是之前還是現在,支撐起大元的到底是誰?都不是大元自己的原本的兵馬或者將領!都不是!
固然朝堂上也不是沒有什麼出色一點的人物,比如說那個劉哈剌不花,還有那個孛羅帖木兒,但是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朝堂上更多的都是些酒囊飯袋之輩,或者是一些腦子里面全都是個人私利、一心就想著搞黨爭政斗,把別人都拉下馬、然後把自己人推上去的家伙。
而支撐起大元的朝堂、大元的天下、大元的軍隊的,要麼是當年的脫脫——雖然是朝堂上的正統官員,但是也早就死了;要麼,就是非朝堂正統官員。
後者幾乎佔據了絕大多數,畢竟前者貌似也就那麼幾個人而已。
比如,察罕帖木兒,李思齊,擴廓帖木兒,還有這張士誠……不管是本來就選擇了支持大元朝廷,還是說後來投奔歸降的,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自己從最底下起家,自己拉起來了一支隊伍,自己拼殺出來的結果。
前面是察罕帖木兒支撐起了半壁江山,現在,擴廓帖木兒、張士誠等人又支撐起了半壁江山。
看起來,大元確實是又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得到了對抗這些亂民的力量。
但是——這真的能夠長久嗎?這真的是什麼絕對的好事情嗎?
忽必烈真心不這麼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