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逐蒙元,復興華夏,這個好啊!”看到這個分析,不少人非常高興,氣氛相當熱烈。
這可太好了!
中原就是中原,和那些外族有什麼關系?不是不能和他們和平相處,但是這底盤得先是我們的啊!然後,大家都能活下去,外面的那些外族不要沒事兒襲擾邊疆,老老實實的,那大家就能夠和平相處。
——咱也是普通人,咱也不喜歡打仗,咱也沒有什麼要憑借打仗獲得的軍功完成翻身的願望,也沒有這個能力……
總之,打仗帶來壞處,自己又不可能通過打仗有多少好處,那當然不喜歡打仗了。
但是,這麼多年,那些外族蠻夷就老是要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老是過來襲擊騷擾,甚至強行攻城……這,那誰能有什麼辦法?那就只能打唄!
“不過,明玉珍的父母都已經過世了,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要就是這兩年,那也太可惜了。”還有人對此倍感唏噓。
要是這兩人早早過世,那沒辦法,那也就這樣了;但要是這兩人就在這幾年間沒了……那完全就是可惜中的可惜!要是多撐上幾年,那都能直接親眼看見兒子登基稱帝,追尊先祖,這是多大的榮耀、多大的風光、多麼大喜的事兒啊!
可惜了,真的是可惜了。
明玉珍本人的年紀又不是太大,他還沒到那四五十歲的時候,他父母的年紀應該也不至于太大的……
“這四川,這些什麼什麼族好像不少啊。”朱棣擰眉思索。
之前那個什麼彝族自治州就是在這邊,現在這個羌族自治縣也在這里。而且,羌族,羌,這個名號可不是在後來才出現的。
所以,這難道就是古時候的那個“羌”綿延到了日後麼?
那麼那個彝族又應該是對應著什麼?
——至于說四川這個地方好像有不少這族那族的,仔細想想也不算意外。川蜀地區,除了那、沃野千里外,還有險峻大山,綿延不斷,根本看不到頭,外人也難以在山中行走。
這里面生活著各種沒有被正兒八經納入朝廷的管轄的部族,朝廷也不是不知道,只不過是不能夠特別清晰地確定他們各自的部族、歷史、彼此的區別等方面而已。
【天統元年,即至正二十三年冬天,,明玉珍派遣萬勝帶兵前往漢中,這其實並非重點,此時明玉珍的大部分注意力還放在內部的穩定上,因此,這一次出兵是他在初步穩定了內部之後的一次試探性進攻,目的就是搞清楚在漢中、在漢中周圍駐守的元朝軍隊是個什麼成色。】
【而這次試探非常成功,萬勝大獲全勝,元朝將領直接逃跑,余下的人馬都被萬勝俘獲。】
【直到天統二年,也就是至正二十四年三月份,明玉珍正式命人發兵進攻雲南。】
【這一次領兵的有三個主要人物︰作為司馬的萬勝,作為司寇的鄒必,以及指揮芝麻李——沒錯,就是這麼記載的,芝麻李,這也就是之前提到過的,在徐州城破之後,芝麻李下落不明,後來關于他的結局的一種說法。】
【即,他在明玉珍麾下領兵。】
“哦!是徐州那個芝麻李啊,我記得呢!”有人雖然原本對芝麻李的印象並不很深刻,但是經過故事中這麼一前後聯系、這麼一大致介紹,那他就是真的要能夠想起來的。
其他人也點頭。
他們也確實差點要忘干淨這個芝麻李了,但是這個時候這麼一提起,這麼一看抽到的卡,這麼一看……總之,沒有一個能看的!還能記不起來到底在哪里听說過嗎?不可能的。
“芝麻李……他真的還活著嗎?這種外號的稱呼,芝麻李,重名的概率有多大?”還有人正在認真思索著這一次提到的芝麻李,到底是不是之前徐州的那個芝麻李。
——沒辦法,按照這兩個地方的距離來說,這要是原本徐州那邊的人,直接跑到了蜀地……這還能怎麼辦?這麼遠的距離,這種流動,真的能夠成功做到嗎?
而且芝麻李也不是跑到明玉珍那邊當上一個無名小卒,所以,這到底是真是假?是真的有人回去過,還是說,這就是有人故意弄虛作假……看樣子,貌似就是想要擠壓其他派系、打著把這件事情鬧大的主意。
“不好說,誰也不能說如果芝麻李當年真的沒死,他就不能做到自己一個人把自己家的各種東西處理好、並且跑到了明玉珍這邊。但是如果芝麻李當時早早離開了徐州,那不就是說徐州的內斗其實比他們知道的可能要早……”
總而言之,這里面的說頭那是相當多的。
還有人經過這麼一琢磨,越發覺得芝麻李應該沒過來︰“這肯定就是重名,這邊也有個姓李的,家里面有很多芝麻,那就可以叫做芝麻李!至于說別的可能……從徐州跑到這邊來,這個距離,加上當時的動蕩……可能性真的不太高。”
【總之,這三人帶著共計號稱十一萬人進攻雲南,也自然兵分三路︰一路是萬勝帶領,他從敘南四川達州市宣漢縣)出發,而司寇鄒必從建昌四川西昌市)出發,最後一路由芝麻李帶著軍隊從八番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出發。】
【不過雖然明玉珍此次派兵號稱十一萬,但是只說萬勝那邊,他手里面的實際兵力甚至根本不到萬人。】
【雖然如此,萬勝所部還是勇猛無比,盡皆以一當十,以孤軍深入的方式在十二月的時候直接打進了雲南首府中慶路,也就是現在的雲南昆明,還是一個地方。】
【鎮守在雲南的蒙古親王以及雲南官員根本沒有想到萬勝的速度能有這麼快,因此,提前兩天這些人直接全部棄城而逃。】
【在控制了中慶路之後,萬勝繼續籌劃著下一步,他在天統三年,即至正二十五年的時候繼續深入大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