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左將軍這麼做,簡直是後患無窮。而這樣一來,陳友諒的大軍之中,又怎麼會有人不會生出其他的心思……”此人贊許點頭,接著道,“而且,產生這種想法的,還不只是底下的最普通的士卒,還會有不少將領——他們可是知道左將軍知道多少陳友諒這邊的機密信息的,也知道左將軍帶走的這些直系,會給陳友諒這邊的戰斗力造成多少影響的!”
普通士卒中,有那麼一個三個心思浮動了,其實也還不難處理。
但要是將領們心里面也都有了些其他想法……那可就完了!
“懂了懂了,你是說,右將軍之所以投降了朱元璋,是因為他覺得陳友諒是打不過朱元璋了,而這又和現在陳友諒的軍心士氣、作戰力量出現問題有關系;而這些方面之所以會出現問題,則又是因為左將軍之前那突然的率眾投降朱元璋……”
有人听明白了,簡單地總結了一下。
“對對對,就是這樣,我就是這麼個意思!”他高興點頭,為有人能這麼快听明白而高興。
其他人互相討論起來。
“好像確實是挺有道理的,和之前的情況也能一並串起來……”
“……那可不,最少也要比那個什麼左右將軍聯合起來試探陳友諒這種說法,可信多了!”
“不管怎麼樣,這確實是能說通的,要是我發現自己在的這條船根本修補不好了,馬上就要沉下去了,那我也肯定得找機會趕緊試試能不能從這艘船上脫身吶!”
“是這個理兒,估計那個右將軍也就是這麼想的……”
“……”
“不過,你們說,那要是右將軍是因為這個原因選擇了投降朱元璋,那之前那個左將軍,是不是也可能是這個原因呢?”有人舉一反三,腦子迅速地轉了起來。
“沒錯,就是那個左將軍一直覺得右將軍的做法非常不可取,然後,結果,陳友諒還是選擇了支持右將軍的建議……要是左將軍真心實意地認為,這麼做就一定會完蛋,那他肯定也不想要跟著這艘船一起沉下去啊……”
所以,左將軍選擇不和任何人打招呼,直接帶著自己的人馬向朱元璋投降了。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是真的覺得,陳友諒這邊走這條路,那是一點勝算都不可能有——而他也不想要因此而陪葬,于是,他選擇投降朱元璋去了!
“……這倒也確實能說得過去……”有人道。
是了,要是按照這麼個說法來解釋的話,那也確實能夠解釋通。
“不過不管怎麼樣,這左右將軍先後直接帶著自己的人馬跑去投降了朱元璋,對陳友諒這邊可是大壞事兒了!他這邊的情況肯定會直接變得更不好……”
左右將軍到底為什麼在這個關頭選擇投降,原因他們不知道,猜測很多,但這不是關鍵——關鍵在于,經過這兩件事,陳友諒的處境必然會大大的不好!
【這兩件事情發生後,陳友諒的處境越發困難起來。】
【在此時,朱元璋便給陳友諒寫了兩封信,這兩封信的大體內容是這樣的︰】
【其實我本來沒打算這麼過來和你決一死戰,和你在這個時候這麼硬拼的,我本來想著和你定個約定,咱倆各安一方,以待天命。但是你卻不願意配合——你盤算著盤算著,企圖加害于我,而當時,我軍只用了少量的兵力,就打下了你的龍興十一郡。】
【本來這件事情到這里也就結束了,我們繼續各自一方,但沒想到,有了這麼慘烈的教訓,你卻依舊不思悔改,甚至還重新挑起戰端。】
【這一次,你先是被困在洪都,後來又在康郎山慘敗,你自己的骨肉兄弟、如同骨肉手足一樣的將士們都葬身火海……】
【現在,你就算能夠僥幸生還,也應該取消你的帝號,老老實實等待著這天下的真正的主人,不然你必然會走到喪家滅姓的結果,到那時就悔之晚矣。】
【簡單來說,這兩封信就是又勸說又威脅,又表示了如今這一系列情況的根源都在陳友諒自己身上——現在你走到這一步,老老實實一點吧,乖乖地去了帝號,到時候還能留得一條性命。】
【陳友諒收到這兩封信會是什麼反應呢?】
【他當然是怒不可遏,憤怒無比,根本不打算給朱元璋回什麼信。】
“這話說的,以陳友諒的性格,怎麼可能真的接受?”劉邦看完了這兩封信件的大致內容,不由得笑出了聲。
他真的懷疑,朱元璋就是揣度了陳友諒本人的性格之後,故意這麼寫了兩封信的——這樣一來,既能夠展示自己的胸懷、氣度,又能理清楚這一系列戰事的原因在誰,然後還能順帶氣一氣陳友諒……
以陳友諒本人的性格,別說好好說話他到底能不能接受,但是這麼說話,他肯定不可能能夠忍得住脾氣;而只要他憤怒起來,他就不可能真的歸降朱元璋。
這樣,朱元璋就能夠順理成章地徹底清剿陳友諒的勢力了。
——劉邦估摸著,朱元璋應該是並不想要陳友諒真的投降自己的。
原因也很簡單,陳友諒這樣已經自立稱帝的人,如果真的投降了,事情就會變得很麻煩、非常麻煩。
一來,一個人真的能夠走到自立稱帝的地步,那不管他是不是在一些方面能力不足、存在缺陷,但總之,他在很多方面,在一些重要方面,那一定是有著比較過人的能力的!這種人,不好搞。
別說這是什麼時代的原因,這亂世之中起兵的人那麼多,有幾個走到了自立稱帝的地步了?別說稱帝了,稱王的又有幾個?
所以,這固然是有時代造就的機會,但是這少量的能夠稱帝的人,也是有過人之處的。
這種在一些方面有著超過常人的才能的人,本來就很難搞,要顧慮的方面很多,要考慮的問題很多,要做的事情……而這種有能力、又體會過大權在握說一不二萬人之上的地位和權力的有才能的人……
那就是難搞中的難搞,絕對的難搞!
當然,這難搞不是說就完全不能搞,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足夠的價值,那為什麼要平白給自己搞出來這麼多這麼大的麻煩呢?
完全沒必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