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玉珍讀過書,從五歲識字,到十歲進入官學,從小學讀到了大學,讀到了十八歲……這麼長的時間,其中還存在著小學大學這樣的進階情況,那再不濟,他也和其他許多人不一樣了。
眼界、認知方面,他就要與其他許多百姓存在極大的差距——而有的時候,大部分人的常規能力差距還真沒有那麼大,可是眼界的差距就能夠拉開許多距離;
同時,這麼長時間的學習和讀書,明玉珍的能力也想必是被提高了不少……至少,總是要比他不讀書的情況下高出來許多的。
如此一來,這樣的人,心里面有一些大志向也非常正常,要是沒有讀書沒有眼界沒有什麼認知的人,他反而很難有這種和天下相關的大志向。
志向,其實也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啊。
小門小戶,貧苦百姓,那是真的少有能夠具備大志向——這話雖然可能不太好听,但是事實。
而恰好,明玉珍又踫上了元朝末年的亂世局面。
這樣的亂世,他必然有想法,繼而會有行動。
然後,嬴政就看到了和明玉珍談話的老者,不由大嘆︰“耆老之智,有如明燭啊!”
家鄉有這樣的老者,也不怪明明是一個世代務農的家庭,卻還願意並且堅持要從明玉珍識字讀書了……就算那是什麼元朝的官學,估計有一些對學子的優厚待遇,但對這種普通人家而言,應該還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可是明玉珍還是讀書讀了這麼多年……這正是因為他們這個地方的長者有見識啊!
家中如果有這樣見識深遠、頭腦清晰的長者,對于這個家族、甚至對于這整個地區而言,都是極大的幸事。
而且,這個老者還能針對這種亂世風雲提出一個比較可信的建議……
【至正十三年冬天,徐壽輝听說了明玉珍這個人,他派人來招攬明玉珍︰“我起兵舉義,是期盼著日後能夠驅逐元虜,安定中原。如果你願意歸到我的麾下,與我共商大事,那很好;如果你不願意,那我就先派兵來誅殺你。”】
【那個時候,雖然明玉珍的麾下有了十萬之眾,但是這些人並不都是正值壯年的男丁,其中也包括了許多老弱婦孺——因為這些人都是他的鄉親。因此,听到徐壽輝的威脅,明玉珍感到了恐懼,最終,為了保護自己的家鄉,他決定還是接受徐壽輝的招攬。】
【明玉珍在加入徐壽輝所部後,徐壽輝待他頗為優厚,授予他統兵征虜大元帥一職,依舊帶領他原本的部眾,鎮守在沔陽地區。】
【而明玉珍也展現了自己的能力,戰功卓著,深得人心——至正十三年冬,元軍將領、四川行省政事哈麻禿帶兵、和當地元軍武裝一起想要鎮壓沔陽地區的起義軍,明玉珍與其交戰,最終,明玉珍大獲全勝,哈麻禿不得不退回四川。】
【順帶一提,哈麻禿在至正十七年的時候又和明玉珍交了一回手,這一次,他直接被明玉珍俘虜了。】
【而在沔陽湖這一次交手中,雖然明玉珍大獲全勝,但是在激戰過程中,他被飛矢射中了右眼,雖然在事後經過了治療,但最終無果,還是失明了——可這次受傷,不僅沒有損傷明玉珍的威信,反而讓他威名大振,從此被稱為“瞎子元帥”“明眼子”“明瞎子”。】
【再往後,就是他听從倪文俊的命令,在沔陽連年洪澇、百姓們只能以野菜和河魚為食的時候,率眾前去蜀中地區獲取糧食。這種任務他做了兩次,一次是天完政權起復之前,至正十四年的秋天;一次是天完政權已經重建後,至正十六年的秋天。】
【兩次任務他都完成得很好,既給天完政權找到了足夠的糧草,又沒有讓蜀地的百姓受到襲擾。】
“這樣的首領確實很不錯的樣子。”百姓們對明玉珍目前的行為評價也很高。
“是啊是啊,能夠想著家鄉的人,帶著家鄉的人一起發展,保護家鄉;還能對外面的百姓也做到沒有騷擾侵襲……這真的是個很不錯的人了,哦,而且是真的能夠領兵打仗的不錯的人。”周圍人也紛紛開口贊同。
明玉珍一開始的時候,就能想到元朝亂世,然後想到保護家鄉人——雖然這和他心懷大志、想要做一番大事業有關系,但是他也還是願意留在家鄉、組織家鄉父老鄉親來一同保護家鄉,也沒有放棄家鄉的老弱婦孺……
這就很不容易了。
那麼多心懷大志,想要在亂世成就一番事業的人,但是選擇在一開始、選擇有很多的時候留在家鄉,組織家鄉的人手,保護家鄉地區,並且沒有直接扔掉某種程度上就是負累的老弱婦孺的人,其實也不是很多。
有不少人他們可能直接帶著家人或者朋友,就去投奔那些已經有些名聲的起義軍去了,而不是留在家鄉,和父老鄉親們一起。
這就讓不少人對他的好感增加許多。
亂世來臨之際,他們就需要這樣的人啊!
不是誰都能成為一方霸主,也不是誰都想要在亂世的時候趁機成就一番大事業,更不是誰都有那個能力在這種混亂之際組織好人手保護好自己的家人乃至家鄉……
大部分人在這種時候,都需要一個領頭人來組織和規劃,讓他們只需要出工出力、認真跟隨就可以。
而那些在亂世心懷大志又有能力的人,就是這種領頭人的最好人選——可是這些人有多少在一開始的時候會留在沒有什麼大型起義軍的家鄉呢?
百姓們不知道,也沒有相關的數據,但是他們根據自己以往的認知和經驗判斷,這樣的人當然不少,但是也沒有那麼那麼多。
換言之,如果運氣不好,那他們如果遇到亂世,那就真的可能踫不上這樣一個能夠帶領家鄉父老的領頭人的。
那就很不幸了。
沒有這種領頭人,大家只能各自為戰,一盤散沙,能不能活下去、能活多久都全憑運氣……
而明玉珍不僅在一開始選擇了留在家鄉、組織父老鄉親們一同保護家鄉,他還在徐壽輝招攬威脅的時候,選擇了接受而非耍心眼——當然不是說不能有其他想法,但是按照當時的情況,一旦雙方發生沖突,那麼明玉珍估計能夠帶著一部分精銳離開,可是大量的鄉親就要成了炮灰。
明玉珍沒有讓這種事情發生。
當然,這里面肯定也有他的其他考量,但亂世嘛,要求不能那麼高,人家還能考慮到這些父老鄉親就很好了……
想到這里,不少人又有些哀嘆。
喜歡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