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796章 南洋府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796章 南洋府

    大明王朝接手南洋府後,一場關乎海外疆土治理的制度設計在此展開。

    實際上,在葉夢熊前來上任之前,制度都已經擬定的差不多了。

    朝廷以“因地制宜,恩威並施”為原則,迅速構建起一套融合中原官制與地方特色的政治軍事體系。

    南洋府下設八縣四州,每處州縣的核心權力中樞均由大明秀才擔綱。

    知州、知縣為一州一縣之首,總攬行政、司法、賦稅等要務,皆由吏部選派的大明秀才擔任,確保總督府以及中央政令暢通。

    縣衙核心屬官,縣丞,佐理知縣政務,分管糧馬、戶籍等具體事務,亦為大明秀才出身……

    主簿,掌管文書、簿籍,協助縣丞處理庶務,同樣由科舉出身的文人擔任……

    典史,負責監察獄囚、治安緝捕。

    教諭,主管推行漢話教學,儒學教化。

    當然,也設置土人官吏,在保留部分傳統治理架構的基礎上,朝廷對塔順國下轄的區域進行了特殊安排,原本官員中威望較高、願歸順大明的首領,可被任命為巡檢、驛丞等職,負責本族內部的事務協調與驛站管理,但需接受州縣主官的節制。

    這些官吏的任免需州縣衙們上奏總督府核準,其治所內亦會派駐一名大明秀才擔任“監吏”,既傳達政令,也監督其施政是否符合大明律例。

    軍事力量部署,這也是重中之重。

    朝廷調五千六百余名名精銳士卒駐守南洋府,按“上中下”三營編制,分別駐扎于府城及戰略要地。

    士兵皆來自大明內地,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是維護區域穩定的核心力量。

    除此之外,爪窪設立福建水師駐屯地,派駐六千余名水師官兵。

    他們不僅負責沿海防務,還承擔著海上貿易護航、抵御倭寇及海盜的職責,使南洋府的海陸防御連為一體。

    除了這些正規軍之外,還有本土的塔順國協從軍。

    選拔一萬多名塔順國青壯年組成協從軍,成員多為南宋移民後裔,以漢人為主。

    這支軍隊按大明軍制編練,裝備由朝廷供給,戰時听從大明正規軍將領調遣,平時協助維護地方治安,既是對本地力量的整合,也減輕了大明駐軍的防務壓力。

    因為在對付荷蘭人的時候,馬六甲區域的漢人海盜們立下了功勞,這次總督府設置,允許他們建造一城居住,但,他們也需給南洋府提供一千多人的壯丁安置在中部地區。

    與內地不同,每個縣衙,州衙都設置一千余人的武裝衙役,擁有常規衙役所不具備的殺傷性武器,如腰刀、弓箭甚至少量火器……

    他們的人員構成多從從塔順國中選拔,他們熟悉本地風土人情,便于在官衙處理與土人的沖突時發揮作用……

    這支武裝衙役,也可以稱之為防暴武裝隊,直接受知縣指揮,不納入正規軍序列,主要用于應對土人騷亂、鎮壓小規模叛亂,是維護區域穩定的“快速反應力量”……

    “以漢治漢”

    “以土制土”

    這是南洋府的最新政治架構,軍政架構。

    中原官制與地方實際相互結合。

    大明秀才主導的文官體系確保了治理的正統性與規範性,而土人官吏的設置則安撫了地方勢力,軍事力量的多層部署與防暴隊的存在,更形成了從戰略威懾到基層管控的完整體系。

    在這整一套的安排下。

    原先塔順國的那些大宋遺民,漢人們搖身一變,成了爪窪婆羅門,他們下面可是有著百萬地土人人口,來創造糧食,財富……

    可以說,在未來的二十年內,只要一出生,是男丁的,長大之後,身強力壯的都能混一個政府編制。

    而他們在五十年內,最大的敵人,還是印尼人。

    殘陽如血,將塔順國舊都的城樓染成一片金紅。

    這座臨海而建的城池,如今已掛上了“南洋城”的匾額,昔日的王都正悄然蛻變。

    總督府便選定于此,只因這里是大宋移民的根基所在,是漢人在南洋的一方熱土,盤踞著塔順國最堅實的漢人群體。

    此刻,總督府內燈火通明,一場盛大的宴席正在進行。

    數百名來自大明的秀才齊聚于此,他們剛完成長途跋涉,在此休整兩日,如今正身著嶄新的官服,臉上雖帶著一絲旅途的疲憊,卻難掩興奮與期待。

    幾日下來,他們心中的忐忑早已消散——原以為南洋是瘴氣彌漫的蠻荒之地,卻不想這里氣候溫潤,水土竟與福建沿海頗為相似,街道上處處是漢家風貌,耳邊盡是熟悉的鄉音,讓他們倍感親切……

    宴席之上,觥籌交錯。

    除了這些即將分赴八縣四州的秀才們,還坐著一些特殊的客人——原塔順國的官員們。

    他們身著改良後的大明官服,雖神情中仍有一絲拘謹,卻也努力融入這熱鬧的氛圍。

    這些大宋遺民的後裔,如今正見證著政權的更迭,也期待著在新的治理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諸位,”新任南洋總督葉夢熊舉起酒杯,聲音洪亮,“今日,我等相聚于此,是為大明開疆拓土之始,亦是南洋百姓安居之基!從此,南洋府便是我大明不可分割的疆土,諸位秀才即將赴任各地,擔起牧民之責,還望諸位恪盡職守,不負朝廷所托!”

    “大人放心,我等必當鞠躬盡瘁!”眾秀才紛紛起身,舉杯回應,聲音中充滿了豪情壯志。

    一位年長的秀才在這次擔任的是知縣一職,他端著酒杯走到一位原塔順國的老官員面前,笑道︰“老丈,晚輩初來乍到,對南洋風土人情尚需學習,日後還望老丈多多指點。”

    這個塔順國的老官員要跟著他一同前往赴任,擔任巡檢一職。

    老官員連忙起身,恭敬地回禮︰“大人客氣了,如今我等皆是大明臣子,自當同心協力,輔佐大人治理好地方。”

    酒過三巡,氣氛愈發熱烈。

    秀才們談論著即將赴任的州縣,規劃著如何推行漢法、發展生產;

    原塔順國的官員們則分享著本地的風土人情、部族關系,為秀才們出謀劃策。

    彼此間的隔閡在酒香中漸漸消融,一種新的共識正在形成。

    大樹已經開始生長。

    現在誰最近靠上,誰就能穩穩地立在這片土地上,家族繁衍生息,不斷壯大。

    宴席之外,海風輕拂,帶著咸濕的氣息。

    不遠處的港口,福建水師的戰船靜靜停泊,桅桿如林,彰顯著大明的海上威儀……

    城內,塔順國協從軍的巡邏隊邁著整齊的步伐走過,甲冑在燈火下閃爍著微光。

    這一切,都在昭示著一個新的時代已經到來…………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796章 南洋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796章 南洋府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