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翊鈞身邊都是活生生的人,他從來沒有小瞧過身邊的任何一個人。
他們對朱翊鈞算是忠誠,但在忠誠之外,也都是有著自己的小心思與謀劃。
陳矩的上位,是因為張鯨意外死亡,張宏等人根本就沒有跟馮保扳手腕的實力。
所以,朱翊鈞才想起已經被發配到南京的陳矩來。
而陳矩回到北京城,當然對朱翊鈞感恩戴德,可這並不代表,他能用同樣的方式,對待發配他的馮保。
近些年來,隨著皇帝陛下的年齡增長,對馮保越發得信任了。
而陳矩雖然是司禮監第一秉筆太監,又提督東廠,但進步這個事情,誰會嫌快呢。
在皇帝陛下身邊伺候,都有自己的權力圈子,陳矩因為在南京待過,他的圈子就比較偏靠南方……
昨夜的兩個女子,她們原本不屬于宮里面,在萬歷七年的時候,陳矩才安排她們入宮當宮女。
而二人都是從江南來的,也不是貧民百姓出身。
家中要嗎從商,要嗎祖上為官。
她們雖不是出身高貴,但也從小錦衣玉食。
相貌出眾,琴棋書畫,無一不通,特別是吹簫的那個女子,家里面有涉及海事的生意,從萬歷五年就開始學習西語,此時精通西語……
陳矩安排兩人入宮,靠近皇帝,是受南方舊識重金所托,萬一,這兩個有才有貌的女子真的得到了皇帝的寵愛,對于陳矩來說,也是一件大好事……
看著陳矩不停的磕頭,口喊恕罪。
朱翊鈞擺了擺手,神色平靜,“朕已經說過了,饒恕了你這一次,起來吧,別耽誤了行程。”
“是,陛下。”陳矩忙不迭地謝恩,聲音里帶著幾分劫後余生的慶幸,這才緩緩起身。
朱翊鈞也不再提這茬,只是吩咐道︰“就讓她們兩個先在宮里面伺候吧。”
“是,陛下。”陳矩應道,聲音恭謹,心里卻清楚,陛下這是暫且將此事放下,往後行事可得更加小心謹慎。
一切安排妥當,朱翊鈞便啟程前往西苑。
此番出行,並未大張旗鼓。
錦衣衛指揮使張國之穿著便服,騎著高頭大馬,神色冷峻,在前面開路,數百名穿戴便服的錦衣衛簇擁著注意檢查乘坐的的馬車。
朱翊鈞坐在馬車中,撩起車簾一角,靜靜地看著外面的京城街道。
街邊百姓來來往往,做著各自的營生,並未有人知曉車中坐著的是當今聖上,自然也沒有下跪行禮。
小販的叫賣聲、行人的談笑聲,聲聲入耳,他的目光在這些市井煙火中掃過,神色平靜,若有所思。
街道不寬,馬車緩緩前行,車輪轆轆作響。
不遠處,偶爾有孩子追逐著皮球,笑聲清脆。
朱翊鈞看著他們,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極淡的笑意。
不多時,西苑的巍峨宮牆便映入眼簾。
張國之一揮手,錦衣衛們整齊地停下,待馬車停穩後,陳矩快步上前,撩開車簾,恭恭敬敬地說道︰“陛下,西苑到了。”
朱翊鈞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袍,穩步踏出馬車……
而與此同時。
李成梁騎著馬,帶著麻錦以及數名親兵,從官驛出發,走到了半路,遇到了前往西苑的戚繼光,李如松等人……
李成梁趕忙勒住韁繩,臉上浮現出爽朗的笑容,抬手拱手道︰“戚將軍,別來無恙啊!”
戚繼光亦是滿臉笑意,回禮道︰“李將軍,許久未見。”
李如松雖為李成梁之子,此時也規規矩矩地拱手,恭敬喊道︰“父親。”
李成梁微微點頭示意,便不再多言。
隨後,戚繼光與李成梁並轡而行,兩騎在前。
麻錦、李如松及一眾親兵在後面跟著。
戚繼光感慨道︰“此番大捷,實在是我大明之幸啊。”
李成梁嘆了口氣,側頭看了一眼戚繼光︰“不知陛下為何在西苑召見我們?”
“你沒有去過西苑嗎?陛下好像多次在西苑召見我。”
李成梁稍稍一愣,思緒瞬間飄遠,想起自己第一次見到皇帝,還是帶著努爾哈赤入京的時候,那一次便是在西苑被召見的,而努爾哈赤也因此留在了北京。
這一次,是第二次在西苑被召見,好家伙,自己也要留在京師了。
想到這里,李成梁的內心開始糾結起來。
遼東,那是他經營多年的地方,那里有他的根基啊。
在遼東,他是說一不二,擁有著無上的威望。
可皇帝陛下要給的國公之位,又讓李成梁無法拒絕。
一旦成為國公,便是站在了大明勛貴的最頂端,家族榮耀更勝往昔,子孫後代都能享盡榮華富貴……
他昨夜,可真是想了一整夜。
總是舍不得。
真的舍不得。
雖然遼東苦寒,但苦不是他吃的,寒也不是他受的,對于他來說,遼東如江南一般。
看著李成梁听完自己的話後,一言不發,只是悶頭趕路,戚繼光便知,他也得到了些許的消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將軍,事事要向前看,這次歸京,你我二人都要收收心了,給年輕的將領一個機會,也讓自己輕松幾年。”
“啊,我還不老啊,我還能提的起刀,真的想在為朝廷,為陛下在守幾年我大明遼東萬里疆土啊……”
戚繼光聞言苦笑一聲︰“那待會面聖的時候,你可以把這句話在講給陛下听嗎,想來,陛下感念將軍一心為國,能改變主意。”
“聖意,誰也不能改變,我啊,只是在戚將軍面前發發牢騷罷了,當然,我也清楚,關外可以發牢騷,北京城是不能發牢騷的,可總是忍不住。”
戚繼光苦笑搖頭。
兩人說話間,便到了西苑宮門,眾人翻身下馬,朝著在宮門外等候的陳矩走去。
“見過陳公公……”
陳矩趕忙還禮,客套一番後,便帶著戚繼光,李成梁,李如松,麻錦四人進入了西苑……
原本在西苑的工匠們都被安置在萬壽宮周圍。
可近些年,皇帝陛下來到萬壽宮的次數越來越多,甚至還帶著皇後來,為此,西苑的值守太監在稟告陛下之後,在宮城的北面專門劃分出了一片宮殿群,安置各個行業的工匠,而將萬壽宮又重新布置成了皇帝辦公的政治場所……
這次眾人被召見的地點,就是萬壽宮。
眾人在陳矩的引領下,踏入萬壽宮。
殿內莊嚴肅穆,朱翊鈞端坐在高高的法壇龍椅之上。
戚繼光、李成梁、李如松和麻錦四人剛一邁進殿內,便整齊下跪,齊聲高呼︰“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回蕩,久久不散。
朱翊鈞說道︰“免禮。”
四人這才緩緩起身。
此時,原本布置在法壇周邊的紗帳隨風輕輕飄動,若隱若現……
李如松從未見過皇帝,心中滿是好奇,雖極力克制,仍忍不住時不時偷偷瞥一眼紗帳之後,試圖一窺聖顏,可無論他怎麼努力,從自己所處的角度,除了那層朦朧的紗帳,什麼也看不到……
“大將南征膽氣豪。”
“腰橫秋水雁翎刀。”
……………………
“電閃旌旗日月高。”
……………………
“太平待詔歸來日。”
“朕與先生解戰袍 。”
“好詩啊,好詩,自從得知遼東打了勝仗的消息,朕每時每刻都在想著世宗皇帝曾寫的這首詩文……朕與先生解戰袍。”
“當年的毛伯溫是先生,在朕看來,靖海侯,寧遠侯,也會是先生。”
“這首詩,朕送給你們二人……”
朱翊鈞話語落後,戚繼光,李成梁趕忙躬身應道︰“多謝陛下……”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