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丁征看著父親氣沖沖離去的背影,也快步追了上去,此時的張丁征,內心是很激動的。
在他看來。
上天給的機會。
他抓住了。
如果,有朝一日,證明他自己確實不是那塊料,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他也不後悔。
張丁征本身就具備一種冒險精神,不然,也不會想著在北京城去搞那些見不得光的買賣。
回到家中,張丁征立刻將自己關在書房,開始精心謀劃那份海貿規劃。
他憑借在海上的經歷,仔細梳理著各地的貿易資源、以及他現在所接觸到的海外強大的國家。
在他看來,大明的航海,只是在初步階段。
有很多需要完善。
而他在列的這份規劃,有作為皇商的規劃,也有他對大明在海上之路的諸多想法,見解。
熬了一個通宵,在張四維上班之前,在府門口攔住了他。
而張四維看著兒子遞過來厚厚一沓書函,他看向張丁征︰“看來真是用心了。”
“都已經在陛下面前,立下了軍令狀,兒子不敢不用心啊。”張丁征還是笑著。
而張四維接過書函,只看了一頁,便重新遞給了張丁征。
而張丁征接過之後,頗為不解。
“字那麼丑,給陛下看,是失禮,等我回來,給你謄錄一番,你也趁著這個時間,在好好想想,還有什麼需完善的,你父親我啊,在朝中多年,雖然不知道海上是怎麼回事,但,卻知道這朝廷是怎麼回事, 也能幫幫你……”
听著張四維的話,張丁征大喜,趕忙扶著自己的老爹上了馬車。
此時北京城仍被夜色籠罩,天空中尚有幾點寒星閃爍,四周一片寂靜,唯有馬車行進時發出的轆轆聲,在空曠的街道上回蕩。
張四維坐在馬車里,雙目微閉,似在養神,實則內心思緒萬千。
昨夜,這老頭一夜無眠,愁的啊。
到了最後,他也只能用兒孫自有兒孫福來寬慰自己了。
馬車緩緩前行,張丁征還跟在車旁一會,腳步輕快,直到將張四維乘坐的馬車送出街道的拐角,才返回。
回到家中,張丁征並未休息,而是再次走進書房,他望著桌上那尚未完善的海貿規劃,心中滿是憧憬。
此時,書房外的庭院中,鳥兒開始歡唱,晨曦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斑駁光影……
以前的張丁征,只是有些小聰明。
可在海上的那段特殊遭遇,也著實鍛煉了他。
小聰明,也能變成大智慧。
他當船工的時候,想的事情,就是怎麼拉帆繩用什麼動作可以省點力,他根本就不會考慮天氣風暴,這種能夠威脅到船隊的事情,當然,那個時候的他,也沒有精神去想這些事情……可等他當了船長的副手後,他不用干活了,也能抽出空,去學習更多,思考更多。
而他的這份規劃書,說白了,就是他思考許久,寫的全是皇帝那個視角想要看到的。
貿易,稅收,以及更深層次的與海外諸國的關系……
張丁征在書房中,又是待到了下午,直到熬不住之後,才趴在桌子上睡了會……張四維到了晚上回來,從規劃書函第一頁開始過起,頻繁的提出自己的建議……
一直到深夜,才算全部過完……
而到了第二日,也是在朱翊鈞召見張四維,張丁征的第三日。
張丁征的這份規劃書,送到了朱翊鈞的案前。
這次送來的只有張四維一人。
朱翊鈞也不急著打開,而是看著站在下面的張四維︰“張愛卿,可曾看過。”
張四維听完之後,趕忙說道︰“陛下,臣看了。”
朱翊鈞笑了笑︰“有可用之處沒有。”
“臣不知海上之事,還是要陛下詳看之後,在做結論。”張四維低聲應道。
听完張四維的話後,朱翊鈞才打開了冊子,細細查看起來。
冊子很厚。
寫了很多東西。
朱翊鈞也看了許久。
張丁征總結的很是到位,也給了些許的見解,雖說寫的很多,但在朱翊鈞看來有價值的就六條。
第一條,就是人力之察,大明朝開展海貿之外,人力短缺,這是有目共睹的,而張丁征也知道這一點,這一點是困擾陛下的,他竟直接給了解決方案,“觀海外之行,如葡萄牙船隊,見有幽黑之人操持粗役,其狀甚眾。此或可資我用,然其非我族類,可置于海外,為我勞作,弗使入我大明之境。或購于葡夷,或後圖他法,皆為海貿添力之舉。”
就是將船上的苦活,交給這些黝黑鬼來做。
開海至今,死亡率最高的群體,就是來自于在船上干體力活的人,為了解決朝廷人力短缺,可直接買黝黑鬼,或者,直接找到這些黝黑鬼的老家,也抓一批……
這一條,朱翊鈞也想了許久,張四維提了出來,這多少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再怎麼說,也是出自書香門第,心也能這麼黑。
第二條,就是洋勢之御。“葡夷與西夷,其于西洋海上,權勢頗盛,船堅炮利,臣之船隊數逢,險象環生。若非軍備,幾為所乘。宜遣水師勁旅,巡弋西洋,鎮撫海域,保我商路無虞,使彼不敢妄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明的海船在航道上是需要保護的,要不然,踫到西洋船只,只怕他們心生歹念,朝廷的水師要在航道上有所存在,這樣能夠威懾西洋諸國。
第三條,據地之建。“西夷、葡夷于西洋諸島,皆設據點,以控海疆。我大明欲興海貿,通航道,亦當效之。擇要地而據,屯軍駐守,方可根基穩固,往來暢達。”
簡單明了,搶地盤,自己建,哪有搶的來的快。
第四條,稅政之理。“今之船貿,稅制紊亂,賬目紛雜,朝廷征榷,如乞于路,權柄未彰,利入無恆。宜整飭稅則,嚴管船商賬目,使財賦歸公,商貿有序。”
朝廷收稅,就跟跪著要飯一樣,不應該如此,官府應該更嚴格,要站著把飯吃了,把錢收了,還不能少……
而第五條,算作是第一條的延申,中轉之置,“尋海外曠土,地僻人稀,距大明未遠,闢為中轉要地,船隊泊此,易換勞役,補給修整。既利貿易周轉,亦得人力之便,且防異俗擾我邦本。”
意思就是,不管大明朝的船隊從哪里出發,海上的勞工不屬于船隊,而是有著自己身份的,他們的職責就是將船弄到這個中轉地,而後,大明的子民坐船周轉回來,換上一批買來的黝黑鬼,繼續遠航……這樣會減少大明勞工的死亡率。
其六,利祿之分。“海貿之業,歲取利二至三成,余者盡歸朝廷。所營諸事,必遵國法,合宮闈之規。于海上交涉諸夷,亦秉聖意,宣我朝威德,護國家之利……”
這個算作是張丁征的承諾,他只取兩成的收益,而後全歸宮里面所有,在承諾之後,他也要了作為官商的的權限,就是在必要的時候,能有跟海外諸國的交涉權……
朱翊鈞看完之後,不動聲色的將冊子扔到了案子上。
朱翊鈞知道,張丁征提出來的每一條,都是未來的,想要真正的落實下去,需要五年,十年的時間……不過,朱翊鈞也清楚,萬里之遙始于足下,第一步,永遠是最重要的。
朱翊鈞看向張四維,輕聲道︰“你這個兒子,有點意思,朕很喜歡他,當個皇商,也屈才了……”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