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第226章 海瑞勸學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光頭李三 本章︰第226章 海瑞勸學

    朱翊鈞听完張居正的話後,稍稍一愣,而後,苦笑一聲︰“朕覺得沒有這個必要了吧……”

    “陛下,開海之事,是大事,百官應該知曉此事,不然,朝野會認為是臣等蒙蔽陛下,定會引得流言蜚語……”

    朱翊鈞听完張居正的話後,點了點頭,他看向高拱︰“高愛卿覺得如何?”

    “陛下,臣也認為可放在朝會上議一議,真金不怕火煉,若是朝野百官皆不認可,那日後推行起來,定會多了很多麻煩。”

    而後,朱翊鈞再次看向了郭樸。

    “陛下,兩位大人說的有理,可在明日的朝會上議一議……”

    三人在這個問題上保持了一致。

    朱翊鈞點了點頭︰““隆慶開關是父皇在時的舊制,此番也是遵跡而行,朕覺得,可有內閣上書,朕下詔同意行之,由各官署衙門告知各級官吏,若是有官員覺得不可行,先上奏疏奏陳一二……”

    “考成法之時,朝會之上亂糟糟的,朕看著心情不佳,事情嗎,要先辦著,百官同意,開海之事要辦,百官不同意,也要辦……”

    “天下事在朕,在六部,在諸位愛卿……而不在百官悠悠眾口中……”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既謀之,則行之,勿為旁言所惑……”

    張居正三人想在朝會上議論一番,是為了求穩,而朱翊鈞拒絕,便是怕太穩了……

    說完這些後,朱翊鈞也不給三人反應的時間。

    “三位愛卿,就按照今天所議之事所行,高愛卿……”

    “臣在。”

    “任重而道遠,日後還要多多操勞……”

    “臣萬死不辭……”高拱趕忙應道。

    而張居正,郭樸兩人听著,只能默不作聲……

    ………………

    在送走三人之後,朱翊鈞便獨自一人在乾清宮中沉思。

    他清楚,在大明這個龐然大物之中,存在著諸多不同利益集團的矛盾與沖突。

    文官系統,已經壓過了武勛體系,他想要成事,就必須分裂文官系統。

    當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朝堂之上,清流之間,分歧亦是良多。

    在文官體系中,保守派,與革新派算是兩大陣營。

    張居正,高拱,郭樸是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張居正的接任者,現在的吏部左侍郎張思維等人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

    雖然,此事革新派佔據上風,但保守派的勢力依然龐大。

    一些保守勢力可能會反對海上爭霸,擔心其帶來的社會變革和影響傳統秩序,他們與皇帝一樣都是統治基層,在他們看來,天下最為機要的事情,無外乎一個“穩”字。

    任何變革都會影響他們積極追求的“穩”……

    當然,朱翊鈞也清楚大規模的開海可能導致部分沿海地區的人口流動加劇,管理難度增大,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但,正如,他跟張居正三人說的那句話,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他所追求的長治久安,可不是只求一個穩……

    現在大明的水師在海上還是具備了一定的實力,而歐洲各國也在不斷發展和競爭。

    歐洲列強在大航海時代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技術……

    大明一旦開放,進入這場勝利果實搶奪的游戲中,這些歐洲列強一定會對明朝的海上擴張進行挑戰,甚至還會引發沖突和爭奪資源,據點,以及殖民地的戰爭……

    這一場場的海上戰爭也是不穩定的因素……

    開海之後,海上爭霸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財力,這可能會對國家的財政造成一定壓力……而朝廷需要在國內和海外之間進行平衡。

    若是在開海之後,有了大量的海外領土,就必須要有新的管理體制來管理……這其中涉及到海關制度、稅收政策、大明律法等方面的建設和完善……

    放眼看去,全是挑戰,但若不接受挑戰,便要步步落後于人。

    此時的大明的競爭力,在世界上幾乎沒有對手,但如何利用這股競爭力……

    改變百姓,官員的思想,讓他真的能夠把蛋糕做大,這卻需要長時間的引導……

    不過,朱翊鈞也清楚,大明終歸是農耕民族,是陸地大國,去海上發展,只是為了得到更多的資源,而不是為了改變民族特性……

    什麼東西都會過期,種糧,種菜,才是永恆不變的主題……

    朱翊鈞正在思考的時候,張鯨進入乾清宮通報,海瑞求見……

    听到海瑞來了,朱翊鈞收起心思,苦笑一聲。

    自己一個月未開經延課程。

    海瑞可是急不可耐,明君的苗子啊,不好學了,這怎麼整……

    他數次上書朱翊鈞,卻沒有回音,數次求見,卻都被拒絕,不過,他也養成了習慣,時不時的就要過來踫踫運氣……

    而這次,朱翊鈞沒有拒絕。

    海瑞進入了乾清宮之中,行禮之後,便是一篇繪聲繪色的勸學……

    “陛下承宗廟之重,負蒼生之望,當以學為先,不可荒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學如弓弩,才如箭鏃。弓弩愈勁,箭鏃愈遠。今陛下為萬民之主,當博學以明事理,睿思以辨忠奸,勤習以通古今,方能治國安邦,造福黎庶。”

    “古之賢君,無不勤學好問,宵衣旰食。陛下若怠于學,何以知民生之艱,何以馭群臣之忠,何以保社稷之安?”

    ………………

    朱翊鈞就這樣安安靜靜的坐在龍椅上,听著海瑞對自己的勸學說,臉上一直帶著微笑……

    海瑞烏泱泱說完之後。

    朱翊鈞點頭回應︰“海愛卿說的有理,朕明白了,愛卿還有何事要奏,若無其他事情,便先退下吧……”

    你說的有道理,但朕可沒有那麼多的心思,在去學典籍論語了……

    海瑞聞言,臉色變了又變︰“陛下雖言明悟,然臣憂心未減。陛下願為明君,當知古今興衰之理,學業之重甚于泰山……今陛下春秋尚幼,正乃博學積識之良時。若荒于嬉,怠于學,縱有天縱之智,亦難應朝局之變,民生之需……”

    朱翊鈞听完之後,略有些許不耐煩,不過,他對海瑞還是很客氣︰“朕已知,卿勿復言。”

    “陛下,臣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安能不言?今陛下以敷衍之態對臣之勸,實非明君所為。臣願陛下收心向學,以圖大業,勿負萬民之望。”

    朱翊鈞嘆了口氣,他看著海瑞,想要發作,卻還是忍耐下來了。

    在某些情況下,應付海瑞,要比應付張居正難得多了……他說的都是大道理,你幾乎挑不出毛病來……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226章 海瑞勸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第226章 海瑞勸學並對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